探究我國競技武術進入奧運會的阻礙

時間:2022-01-18 11:10:00

導語:探究我國競技武術進入奧運會的阻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我國競技武術進入奧運會的阻礙

摘要: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中國武術在走向奧運的過程中仍面臨著多方面的問題。文章試從奧運會項目設置產生的影響以及兩種不同文化的沖突和趨同,自身發(fā)展及武術規(guī)則和裁判方面存在的問題,來分析武術入奧所面臨的困難,并能給制訂解決問題的對策提供參考。

關鍵詞:武術中國文化奧運會裁判發(fā)展

在經歷了幾千年的發(fā)展后,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到今天,武術作為中華民族特有的體育項目正漸漸地被世界所接納。而且面臨2008年的機遇我們已經做了多年的努力,競技武術自身的改革和發(fā)展都圍繞著進入奧運這個目標。事實上進入奧運的難度相當大,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國際奧委會的“瘦身”計劃對武術的負面影響

這是武術進奧面臨的最大的難題。從第一屆夏季奧運會至今,在項目設置的數(shù)量和內容上變化之大令人震驚。如第一屆奧運會僅有田徑、游泳、舉重等9個大項、43個小項。在以后的比賽中參賽的項目則成幾何數(shù)增加,奧運會龐大的規(guī)模使舉辦城市日益不勝重負,國際奧委會早已意識到奧運會規(guī)模該控制了。國際奧委會項目委員會原來提出,由于現(xiàn)在的項目不斷增加,他們準備削減現(xiàn)有的比賽項目并嚴格限制新項目的進入。1990年,國際奧委會特意提高了新項目進人奧運會的標準:將男子項目須在三大洲50個國家和地區(qū)開展,改為在四大洲75個國家和地區(qū)開展;將女子項目須在三大洲35個國家和地區(qū)開展,改為在三大洲40個國家和地區(qū)開展。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取消了表演項目,這使運動員人數(shù)稍有回落。2001年7月,羅格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后開始大力提倡奧運會“瘦身計劃”,一些有識之士也呼吁,奧運會應該追求“(規(guī)模)更小、(人數(shù))更少、(水平)更好”。這些措施成為武術進奧的巨大阻力。

從奧運會比賽來說,增加的新項目要具備幾個特性:國際性、觀賞性、可操作性。而且涉及到參賽人數(shù)、比賽規(guī)模、比賽時間、比賽場館、電視轉播等方方面面的問題。而對奧運會新項目的評估,則涉及到項目的代表性、女性參與情況、與原有項目是否類似或重疊以及電視收視率等因素。而且放棄任何一個奧運項目都意味著最終判決,它們將永遠沒有機會再重返奧運會,所以在沒有項目被裁減出奧運會之前,是絕不可能增容的。同時在進入奧運會的進程中武術受到了來自其它項目的竟爭。

二、不同文化內涵的沖突與外在形式的可趨同性

中華武術,經過幾千年的悠悠歲月,至今形成為一項民族形式的傳統(tǒng)體育,它與中國文化水乳交融,始終與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交融,滲透了民族的風格、習慣、心理、情感、思維及欣賞方式,武術由于受到本身所處的特殊文化環(huán)境的影響,在其發(fā)展過程中自然帶上了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并得到了與本地文化環(huán)境相適應的發(fā)展。形成了現(xiàn)在的融防身、健身、娛樂、休閑等功能為一體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而西方競技體育是在與對手、自我和自然的競爭中取勝,通過決定勝負來體現(xiàn)征服對手和克服自然的價值,具有鮮明的競爭意識。西方體育崇尚人體力量和自身形象的真與美,奧運會是以西方體育思想為依托的世界體育盛會。從世界范圍來看,當今世界是以西方尤其是工業(yè)文明后的價值觀及文化模式為主導的。

所以說二者之間存在著極大的差異,中國武術與奧林匹克之間的差異主要來自產生過程中的不同文化本原,武術運動產生于以“儒道”思想為主宰的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農業(yè)文化)氛圍中,它的文化內涵強烈地展示著“中庸”思想。謙讓、禮儀、含蓄、隨和的民族道德觀念常常伴隨著武術的發(fā)展,這種文化價值標準導致武術的競技性發(fā)展以追求道德的完善為重點。眾所周知,奧林匹克文化是以西方文化(海洋文化或者說是工業(yè)文化)為背景的,它體現(xiàn)出來的是個性的強化和發(fā)展,是以競技運動項目為主干的一種體育文化形態(tài)。他們的差別歸根到底是民族文化個性的差異。

東西文化的差異使二者之間的距離看似有不可逾越的屏障。但是,總的來說二者還是有互相結合的趨勢。比如說武術的攻防和技擊的內涵和奧林匹克精神并不相悖。武術要想進入奧運會就必然要使本身的文化同西方文化恰當?shù)慕Y合,吸取他們的長處。把固有的內涵用適當?shù)男问奖憩F(xiàn)出來。把文化沖突轉變成文化融合,把差異變成一個結合點,在一個平臺上能容納各種不同的文化,奧運精神也更加精彩。在保留自我的同時去接近西方文化,這不僅是武術進入奧運會的必然之路,也是武術今后發(fā)展的必然方向。

三、武術的自身發(fā)展尚不完善

首先,武術的種類繁多,各自認識不全而影響整體進步。

我國的各種各樣的武術門派眾多,他們經過很長時間的發(fā)展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理論體系以及有代表性的拳法和器械,這造就了中華武術的復雜性。而且他們在某些認識上有盲目性,這些對武術的發(fā)展和傳播起著不可低估的危害作用。在封建社會武人以武謀生,各強調各自的優(yōu)點無須追論,而在當今社會強調各自的門派,無異于分散中華武術的凝聚力,影響武術在世界進步的速度,無形中增加了自我拖累。進而這種傳統(tǒng)思想即各保山頭對在武術比賽中的公平思想也起到了負面效應。

其次,國內外對武術的認識不全面,理解不深人。

國內無論年老還是年幼都對武術有一種錯誤的認識,對其文化內涵,攻防技擊要求都只有很膚淺的認識。我們只知道武術是中國獨有的,是國粹,那這個國粹究竟獨特在哪里?雖然現(xiàn)在我們國家的武術館校發(fā)展勢頭很好,但他們的目的主要放在了贏利和外在形式的宣揚,忽視了武術的傳播也要是全方位的,所以就在傳播中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

雖然近幾年來武術在國際的傳播力度和范圍都加大了。但是較其它項目的基數(shù)仍很遜色。在國外的傳播中,相當大的比例是在華人居住比較密集的地方,鑒于他們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一定認識和了解,相同的文化本原使他們更容易去接受武術。而相對的非華人對武術的認識是淺薄的。他們不是不喜歡武術,而是對其身后的厚重文化內涵不理解,所以導致武術不能完全融入他們的文化和生活,不少國際體育界人士對非西方文化,尤其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認識不足,這難免會影響他們對武術這一高級文化形態(tài)的認識和理解。

最后,比賽規(guī)則是保證比賽公平競爭的先決條件,裁判是執(zhí)法者。所以二者都應該受到充分的尊重。

規(guī)范規(guī)則,提高裁判員的業(yè)務素質和職業(yè)道德素質是我們的重點工作。規(guī)則本身應該是簡潔、確切的。所以其客觀性、準確性、可操作性越發(fā)為人們所重視。然而我們國內的武術,不僅沒有完備的國內武術聯(lián)賽,而且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一套既能科學反映武術特性,又能操作的比賽評判規(guī)則。另外在市場經濟的大環(huán)境下,公平競爭也受到了沖擊,對短時利益的追求抹殺了武術的魅力,而且政府管理部門不良的管理體制,領導以金牌評政績的意識都產生了不良影響。受這種思想的誘導,武術的金牌成為他們政績的一個有力的支持。如果這種不良現(xiàn)象不加以遏制,競技武術將失去體育公平競爭的大本質,失去觀眾也在所難免。在規(guī)則實際的執(zhí)行過程中,裁判法的不完善和過多的繁文褥節(jié)影響了它的進展,評價內容和標準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比如要求裁判在很短的時間內評判一套快速動作,其難度之大可以想象。更何況武術的實際演練不僅涉及到外形動作,也包括演練者的精神、眼神、套路的節(jié)奏、個人風格等多方面因素,所以裁判的評分也受到自己主觀感覺和經驗干擾。在一些比賽中出現(xiàn)裁判長超越職權范圍,操縱裁判員加減分。這實在是對公平競爭的諷刺。裁判結果的有失公平,反映了裁判規(guī)則制訂不足和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在有了嚴密的規(guī)則后還要保證裁判執(zhí)行的力度,也要有相應的法規(guī)來約束裁判員,以保證其執(zhí)行的嚴肅和準確。

我們已經培養(yǎng)了很多的國外裁判員,在提高人數(shù)比例的同時更要注重他們的職業(yè)素質的整體提高,而且要使他們對武術文化和內涵深人了解和領會,使武術在各個方面都融人世界。要注意世界各地的武術水平的提高,縮小國內外競技水平的差距,更好地體現(xiàn)奧林匹克在平等基礎上的競爭。

對于比賽的內容也完全可以借鑒同類奧運比賽項目的經驗。完善競技武術規(guī)則,使其在保留傳統(tǒng)文化內涵的同時更合理地量化評判標準,使比賽更公平、合理,與國際競技體育標準接軌,這些也巫須改革和現(xiàn)代化。奧運比賽評判標準完全是標準、量化和直觀的,規(guī)則嚴格。而中華武術,表演的神韻、勁力,沒有深厚中國文化素養(yǎng),難以欣賞和區(qū)分。這些都難以量化,難以評判,難以體現(xiàn)奧運的競爭性、公正性要求。影響了人們對它的理解和接受。所以,我們應迅速完善、改革競技規(guī)則,減少人為性因素,并加速與國際接軌,同時大力開展武術文化交流。公務員之家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的競技武術要想成為奧運會大家族的一員,還有諸多內外部的難題需要解決及面對。即使我們把入奧的目標放在一邊,武術要發(fā)展,就必須摒棄和改革自身的不良因素,完善和改進一些機制和體制的問題。在傳播過程中要注意與國際接軌,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隨機應變讓其內涵與外延都被真正的接受。我們要明確武術的價值不能定格于一兩塊金牌上,也不能把人奧作為武術發(fā)展的唯一途徑。但是不管怎樣,武術本身已經存在這些問題,要發(fā)展就勢必要加緊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