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歷史高中古代史教學的滲透論文

時間:2022-09-23 03:35:00

導語:鄉土歷史高中古代史教學的滲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土歷史高中古代史教學的滲透論文

[內容摘要]在高中古代史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鄉土歷史史料,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使其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來,減輕學生高考心理壓力。本文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嘗試,僅酒泉鄉土歷史在高中古代史教學過程中的滲透做一些探討。

[關鍵詞]鄉土歷史;高中古代史;教學;滲透

鄉土歷史是祖國歷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祖國歷史長河中的一條支流,它與祖國的歷史血肉相連。酒泉地處河西走廊西段,南屏巍峨之祁連山,北枕北山山脈。是古絲綢之路上的咽喉之地,也曾是古代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之路,現在又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其歷史淵源流長,境內眾多的文化遺存、歷史古跡使其擁有深厚的文化韻味。據統計,酒泉市境內已發掘出來的各時代文物遺存共計100多處,其中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25處。舉世聞名的莫高窟在這里,敦煌漢簡、居延漢簡在這里出土,火燒溝文化、魏晉墓壁畫文化在這里發掘……使得每一個酒泉人為之自豪、驕傲而引以為榮。而高中古代史其本身就是對祖國歷史的再現。在歷史教學過程中穿插一些鄉土歷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從而使學生的思想感情與熱愛家鄉、祖國的感情聯系起來培養他們更加高遠的志向,對高三學生而言,還可以減輕他們的高考壓力。本文僅就結合酒泉市及其周邊縣市的鄉土歷史在高中古代史教學中的作用,作一些探討。

一、鄉土歷史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濃厚興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提高課堂效率

鄉土歷史作為我們周邊的一些史料,很多流傳于民間,有些其本身就生動直觀的呈現在人們的面前,對于:這些地方史料,很多學生或多或少的知曉一些,但很多未曾注意或不甚清楚,有些還是以訛傳訛的東西。許多內容在教科書中沒有也不可能涉及到。這當中有相當一部分卻是故事性強,情節生動的東西,是趣味性很強的東西。因為借助的知識是本地的,身邊的歷史,直觀性強。學生非常容易接受,在教學中適當的穿插一些,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歷史的興趣,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還可以逐漸滲透到整個歷史學科中來。學生對歷史學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養成,就為歷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創造了必要的前提。比如,在講述到夏商周“青銅時代”具體特點的時候,可以講述一下1975年酒泉地區玉門市境內出土發現的3700年前羌族文化“火燒溝文化”遺存。證明當時已經到磨制石器、銅石并用和開始使用青銅工具時代。在講述到魏晉南北朝經濟這一節的時候,講到當時已經利用石油、天然氣。可以講一下西晉張華《博物志》中載:酒泉建壽縣(今玉門)南山有火泉,火出如炬。在北周武帝時,突厥進攻酒泉,酒泉人利用石油浮于水面的特點,點燃石油火燒突厥人的攻城器械,突厥人用水撲火,導致大敗。在這過程中,還可以引導學生講述自己所知曉周圍的一些鄉土歷史。從而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積極性,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使課堂變得生動起來。以這種生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真真感悟到歷史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增強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積極性。

二、鄉土歷史可以豐富和增長學生的歷史知識,增強學生求知欲

學生對歷史知識獲得途徑主要有,一、來源于書本,通過歷史課的學習、歷史類讀物的了解;二、來源于社會,具體的史。在教學中適當的穿插一些鄉土歷史,不僅可以使學生鞏固加深從教科書中獲得的知識,還可以使學生學習到教科書中所沒有的知識。比如,在講述到西漢的民族關系時,漢武帝派大將霍去病西出隴西征匈奴時,收復河西走廊,可以講述在河西建立敦煌、張掖、武威、酒泉四郡,其中兩郡就在酒泉境內。使學生知曉這些城市的來歷,通過這些翔實生動的內容的講述必能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使學生真切感受到歷史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增強學生對歷史學習的心理傾向,也促使他們在其它學科的學習上發生遷移的作用,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

三、在課堂教學中適當的穿插一些鄉土歷史可以減輕學生因為考試或面臨的高考而造成的心理負擔和心理壓力

高中古代史本身是高三文科班學生的必修課之一,也是高考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若過分的強調考試的價值等,勢必會使學生產生很重的心理負擔和心理壓力。而穿插一些鄉土歷史,讓學生在主動的探討和充滿樂趣的氛圍中接受知識,營造出一種“愉快式”的教學方式,來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和壓力。使學生在不自覺中就已經掌握了該知識點和與之相關的知識框架。如在秦漢史部分講到東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請來兩位高僧,還用白馬馱來佛經,明帝讓他們在洛陽傳教,還為他們建造了白馬寺。不少學生說到在敦煌也有一白馬寺,對此,教師可以簡單的予以講述,公元384年,西域大僧人鳩摩羅什來中國傳教,其所騎的白馬病死于敦煌。因其對佛教貢獻很大,當地人集資修建了一座白馬寺予以紀念。這樣不但加深了學生的影響,還使學生在不自覺中就已經掌握了白馬寺與佛教的關系這一高考考點,消除學生對高考的恐懼心理。公務員之家

四、有利于加強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和知識面的拓展

古代史其本身離現在的時代就很遙遠,學習起來不好掌握,有些還很難理解。但適當的結合一些與之相關的鄉土歷史知識卻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有利于幫助學生增強對課本相關知識的理解、掌握,比如,在講到張騫通西域或開辟絲綢之路這一節。好多學生不理解為什么漢武帝要派張騫出使西域。在這里就可以給學生講述當時河西走廊(包括酒泉)的大部分地區被匈奴所占領。而大月氏原來生活在這一地區,卻被匈奴趕到西域。是故張騫通西域的主觀目的就是為了聯絡大月氏來共同夾擊匈奴。這樣一來,不但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使學生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有助于對歷史知識的掌握。

五、通過一些具體的鄉土歷史人物,激勵學生,促使其投入到學習當中去

在酒泉歷史上有許多著名人物,他們彪炳史冊,流傳千古。象張騫、霍去病、張儀潮、曹儀經、郭何、劉昞、……他們的很多事跡流于民間,有一些人或許不為人知,但他們卻為酒泉的發展做了巨大的貢獻,通過他們立志成才或保家衛國的英雄事跡的講述,使學生能從這些人物的身上學習到很多崇高的品質,懂得做人的道理。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

總之,鄉土歷史在高中古代史教學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并非單獨存在。只有將其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與教材內容相互聯系,互相滲透,才能真真促進歷史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使高中古代史變得生動有趣起來。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既提高了學生的成績,同是也開闊了學生的知識面,真真作到“寓教于樂”。

注釋:

[1]趙向標.酒泉區情概論[Z].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2]酒泉市志編纂委員會.酒泉市志[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