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VAR模型人事資源服務貿易關聯論文

時間:2022-01-06 10:56:00

導語:探究VAR模型人事資源服務貿易關聯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VAR模型人事資源服務貿易關聯論文

關鍵詞:人力資本;服務貿易;向量自回歸模型;(var模型

內容摘要:本文從人力資本角度出發,運用協整和VAR模型分析人力資本與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的關系。結果表明人力資本是服務貿易出口增長的Granger原因,它們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脈沖響應分析揭示人力資本對服務出口額有穩定持續的正的產出彈性,方差分解表明人力資本對服務出口的貢獻較大,占40%多。最后,文章就增加人力資本積累和促進服務貿易發展提出了建議。

將人力資本理論應用于貿易領域始于對“列昂惕夫之謎(LeontiefParadox,1956)”的求解開始的。克拉維斯(I.B.Kravis,1956)認為,列昂惕夫計算的資本只包括物質資本而忽略了人力資本,若將忽略的人力資本部分加到有形資本當中,就會得出美國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結論,因此用勞動力的差異性可以解釋里昂惕夫之謎。舒爾茨也用人力資本的差異解釋了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和一國對外貿易的類型,即人力資本豐富的國家在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和出口上具有比較優勢,而人力資本比較缺乏的國家則處于比較劣勢。薩皮爾(A.Sapir,1982)通過一系列實證研究說明,物質豐裕的國家在運輸服務貿易上擁有比較優勢,而人力資本豐裕的國家在保險和其它私人服務貿易上擁有比較優勢。工業化國家由于物質和人力資本都很豐富,因此擁有總的比較優勢。但服務貿易的比較優勢并不是靜態不變的,它會隨著物質和人力資本的積累而發生變化。密爾文(Melvin,1989)指出,現代服務貿易是以人力資本密集型服務為主。由于人力資本是通過教育、培訓以及研究開發獲得的,因此服務貿易的比較優勢完全取決于一個國家提供教育、培訓、研究與開發等基礎設施的能力。

相關文獻回顧

國內關于人力資本與服務貿易關系的研究文獻十分僵乏。陳憲和程大中(2003)定性地論證人力資本是影響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關鍵因素張燕(2005),從異質型人力資本的角度出發研究人力資本與服務貿易比較優勢的相關性,論證人力資本是決定服務貿易比較優勢形成與轉換的關鍵因素。總的來說,我國關于人力資本理論的研究起步較晚,對人力資本和服務貿易關系的學術研究較為薄弱。針對這種現狀,本文將嘗試利用1985~2008年的時間序列數據,試用VAR模型對我國人力資本與服務出口之間的關系進行定量分析,以期為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提供借鑒。

模型及數據說明

在已有的研究服務貿易影響因素的文獻中,多數選取GDP、FDI、世界人均GDP、匯率科研投入等等變量進行研究。本文只將人力資本和歷年服務貿易出口額納入VAR模型,重點分析人力資本對服務貿易出口的動態影響,揭示二者長期均衡關系。

變量解釋與數據說明。本文的變量包括服務貿易出口額(SEX)和人力資本(HM)。服務貿易出口總額數據是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編的《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經常項目下的服務貿易統計,按照前后口徑統一計算而得;人力資本(HM)的測度方法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口徑,本文用受教育年限法來計算。由于勞動力人口中從業人員素質的高低對經濟效率產生最為直接的影響,因此人力資本用從業人口數與受教育年限乘積的累加值來衡量。其中,從業人口數和受教育年限數額是根據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2009)中相關數據計算而得。

向量自回歸模型(VAR)簡介。本文試圖從長期均衡關系研究我國人力資本與服務貿易的關系,而向量自回歸模型正是解決這個問題最為合適的方法。向量自回歸(VAR)是基于數據的統計性質建立模型,把系統中每一個內生變量作為系統中所有內生變量滯后值的函數來構造模型,從而將單變量自回歸模型推廣到由多元時間序列變量組成的向量自回歸模型。

本文要處理的是2個變量間的動態關系,故采用含有2個變量滯后k期的非限制性向量自回歸模型(unrestrictedVAR)。用下式表示:

Yt=μ+A1Yt-1+……+ApYt-p+μtμt~∏D(0,Ω)

其中,Yt為2×1階內生當期變量列向量,μ為2×1階常數項列向量,A1,……,Ap均為2×2階參數矩陣,μt~∏D(0,Ω)是2×1階隨機誤差列向量。

實證檢驗

(一)平穩性檢驗

在現實中,許多經濟變量是非平穩的時間序列,如果使用傳統的計量經濟學方法分析容易產生“偽回歸”問題,協整的前提是各序列都是非平穩時間序列,所以第一步對序列做平穩性檢驗。

單位根檢驗結果(如表1)顯示,LNSEX、LNHM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都是非平穩的,對它們進行一階差分后仍然是非平穩的,但是對它們進行二階差分后發現都是平穩的,所以LNSEX、LNHM~I(2)是二階單整序列。

(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由檢驗結果(如表2)可知,除了2階的檢驗結果不顯著外,滯后1階、滯后3階和4階時,人力資本是服務出口的Granger原因。這說明人力資本的增加,從總體上能夠推動服務出口的大幅增長,而且這種促進作用具有持續的增長效應。因此,國家應繼續加大對教育的投資,增加我國人力資本存量,發揮人力資本的外部效應,起到對貿易的促進作用。

(三)協整檢驗

對于Johansen協整檢驗,采用最大特征根確定協整向量個數。由于J-J檢驗是以VAR為基礎的檢驗方法,檢驗過程中涉及大量內生變量、外生變量的選擇,滯后階數、趨勢項、截距的確定,不同的選擇結果對計算結果將產生相當大的影響。為保證實證結果的客觀性,采用AIC和BIC準則選擇VAR最優滯后階數,根據計算結果最終確定VAR模型的最佳滯后期為1。協整檢驗的具體結果如表3所示。

協整檢驗結果顯示,在5%顯著水平下,服務貿易出口與人力資本之間至少存在一個協整關系,即在研究的數據期間內,這二者存在長期均衡關系。標準化的協整向量(如表4)為(1,-2.039887,-42.80263),即VEMt=LNSEX-2.039877LNHM-42.80263;其中,表示誤差序列,對其進行ADF檢驗,結果表明它為一個平穩序列,說明該方程所顯示的協整關系是顯著的,其長期均衡關系式為:LNSEX=2.039887LNHM+42.80263

協整變量的參數代表彈性系數,反映變量間長期穩定的平均速率關系。從長期看,人力資本每增長1%,服務貿易出口增長2.039887%;人力資本的邊際產出很大,對服務貿易出口促進作用異常明顯。

(四)脈沖分析和方差分解

脈沖響應函數是用來衡量隨機擾動項的一個標準差沖擊對其他變量當前和未來取值的影響軌跡,它能夠比較直觀地刻畫出變量之間的動態交互作用及效應。

圖1顯示了LNSEX受到LNHM一個標準差單位的正沖擊后的脈沖響應函數。從圖中可以看出,LNSEX在前2期無明顯反應,在第2~4期小幅增長,第4~8迅速大幅增長,第8期以后增長趨于平緩,到第10期時人力資本的響應接近0.2,可見沖擊幅度比較大。由此可知,人力資本的正沖擊會帶給服務貿易出口額正面的影響,并且該影響具有較長、較高的持續效應。因此,應該意識到人力資本在促進服務貿易增長方面的巨大作用,強化人力資本投資,提高人力資本水平,發揮人力資本的規模效應和外部效應,影響服務貿易出口及其前向、后向產業鏈條起到輻射、帶動作用。

圖2顯示的是人力資本對服務貿易出口額的貢獻程度。從圖中可以看出,在不考慮服務出口額對自身貢獻率的情況下,人力資本對服務出口額的貢獻率在前4期小幅增長,4期之后迅速上升,最高達到40%多。因此,可以認為人力資本對服務貿易增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