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農田林網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3-11 04:34:00
導語:探究農田林網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分析了雅周鎮農田林網建設的現狀,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包括農林爭地矛盾較大、財力緊張、管護措施難以落實、宣傳動員未到位等,并提出相應對策,以期為當地農田林網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農田林網建設現狀問題對策江蘇海安雅周鎮
農田防護網在改善農區生態環境、防災減災、保障農業穩產高產等方面起到了無可替代的顯著作用[1,2]。近年來雅周鎮農田防護林網的建設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也遇到了很多困難,現針對這些問題加以剖析,并提出相應對策與措施,以供借鑒與參考。
一、雅周鎮農田林網建設現狀
雅周鎮地處泰興、如皋、姜堰三縣交界,境內銀杏資源十分豐富。前些年群眾把農區內的路、四級溝兩邊都栽植了銀杏樹。隨著全鎮經濟的發展,農業開發項目的實施,硬質渠的兩邊也栽植了女貞。據統計,全鎮現有耕地面積3684.6hm2,已建成林網面積為3389.3hm2,林網率達91.9%。但是一級林網少,二、三級林網多,絕大部分林網的主、副林帶只有1~2排樹,且以小銀杏樹、女貞為主,缺株斷檔現象比較普遍,符合標準的高規格農田林網面積偏少,實際防護效果較差。
二、存在的問題
1、農林爭地矛盾較大
由于農田林網建設主要是利用田間的路、四級溝、渠及機耕路兩側進行植樹造林,群眾認為在田間栽樹影響到近旁農作物的生長,從而影響農作物的產量。群眾對農田林網建設的認識不足,他們只注重眼前的直接經濟利益,忽視農田林網調節氣候、保護農田、凈化環境等生態功能。這種短期利益的沖突如不加以協調解決,常會導致樹木被破壞的現象,尤其是夏收秋種的時候,路邊的銀杏、女貞樹被焚燒秸稈時燒毀。
2、財力緊張,樹種選擇空間小
農田林網樹種的選擇本應做到適地適樹、合理混交、喬灌搭配,要求主栽喬木樹種應具備高大挺拔、抗風能力強、優質速生豐產的性狀。但雅周鎮屬于黃橋革命老區,經濟基礎十分薄弱,沒有足夠財力購買水(池)杉以及一些喬木桑、意楊、香樟等樹種用來建設農田防護林。前些年一些村在樹種選擇上干脆把本地優勢數種銀杏作為農田林網的主栽品種。雅周鎮銀杏樹數量多,育成后又能增加收入,群眾樂于接受。但近年來隨著銀杏市場疲軟,連續幾年銀杏果銷路不暢,群眾也對銀杏樹不抱多大的希望。
3、管護措施難以落實
目前農村現有耕地實行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建造農田林網需利用地埂田頭植樹,涉及到千家萬戶,給管護工作帶來諸多不便,因此在現實生產中大多數采用對工對段,誰家田頭,誰栽、誰管、誰有。由于認識水平不一致,所以栽植管護水平也不一致,這就出現了樹不成林、有林不成網、缺株斷檔的現象。再加上相當一部分農田林網的樹種沒有經濟價值和效益,因此農戶不接受,個人不愿承包,往往處于有人栽無人管、任其自生自滅的狀況。
4、宣傳動員未到位
雅周鎮農田林網推廣建設20多年,每年都完成了上級交辦的農田林網建設任務。但對綠化作用宣傳得還遠遠不夠。群眾對田間農田林網的重大意義還只有粗淺的認識,對自家責任田邊建林帶難以接受,認為意楊樹冠遮蔭、蟲子多、脅地重、對農作物的影響大;水(池)杉生長慢、材質松、經濟效益低;隨著銀杏市場的疲軟,在田邊栽植銀杏樹群眾更不愿意接受。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個人局部利益與農區局利益難以統一。
三、對策
針對存在的矛盾與問題,結合雅周鎮的實際情況,現提出對策與措施。
1、統一規劃,抓好協調
根據溝、渠、田、林、路統一規劃,綜合治理的原則,先要解決好植樹用地和林帶脅地的問題。對規劃的宜林地段,在做好清障除雜、保證專地專用的基礎上,劃出并保留一定寬幅的樹冠地帶,本著讓利于民、積極鼓勵的原則,通過脅地帶不納入農戶承包責任田等優惠政策措施,平衡協調好各方利益,解決處理好各方面的矛盾[3]。
2、依靠上級財政支持,因地制宜選好樹種
做到適地適樹、喬灌搭配、合理混交,既要考慮防護效益,又要考慮經濟效益[4]。利用等級公路兩側、河道、圩堤營造林網的基干林帶和主林帶,林帶要達到3排、寬幅10m以上,構建起農田林網的大框架,發揮其降低風速、保持水土的作用。其樹種應以高大、速生喬木為主,如意楊、水(池)杉、銀杏、泡桐、楓楊等。利用田間路、溝、渠營造林網的副林帶和輔助林帶,在主栽1~2排喬木的基礎上,再點綴栽植一些灌木,達到調節農田小氣候的目的。喬木樹種應以窄冠形樹木為主,如水(池)杉、中山杉、實生銀杏、速生意楊等;灌木可以選擇紫穗槐、杞柳、塔柏類、黃楊類等樹種。
3、明確責任,抓好管護
俗話說:“三分栽,七分管”。林木管護難,農田林網的樹木管護更難,必須把林業機制創新和林業產權制度改革作為農田防護林管護的根本措施來抓,一定要按照“誰栽、誰管,誰有、誰收益”的基本原則,正確協調和處理好責、權、利三者之間的關系,堅決不栽無人管的樹,做到責任明確。同時,要通過及時頒發樹木林權證,進一步鞏固造林成果,切實保護林木所有者的合法權益。
4、正確引導,樹好典型
應清醒地認識到今后農田林網推廣難的根本原因是群眾身邊缺乏當地成功的典型事例,這影響了農民建造農田林網的積極性。當務之急必須做好群眾的宣傳引導工作,通過算帳對比、效益分析,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營造農田林網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在此基本上抓好典型引路和示范指導,由點到面逐步推廣、穩步推進,從而推動全鎮農田林網建設的健康快速發展。
5、尊重規律,依托科技進步,提高農田林網建設水平
今后要加強與科研設計部門和高等院校聯系,依靠科技興林,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把一些先進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成果,應用于實踐,從而提高雅周鎮農田林網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清堂.淺議振興平源地區農田林網建設[J].山西林業,2009(4):31-32.
[2]海紅,金菊.關于引大灌區農田林網建設的思考[J].甘肅科技縱橫,2009(3):59.
[3]袁向前,軒文濤,劉海超.打造林茂糧豐的綠色屏障——西華農田林網建設存在問題與建議[J].中國林業,2009(6):34.
[4]張素芳.格爾木市農田林網研究[J].青海農林科技,2009(1):38-40.
- 上一篇:三界鎮黨委副書記述職述廉報告
- 下一篇:新能源汽車知識產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