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08-26 08:47:17

導語: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漸深入,學生的主體性凸顯得更加清晰,教育領域越來越重視此方面的教學理念。教育理念的轉變,對教學的思想和中心也產生了影響,更加強調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強調不同水平層次學生的共同發展。這對傳統教學提出了較大的挑戰,需要創新教學方法,用更加全面的教育觀念來展開素質教育。分層教學方法應運而生,為達到個性差異的教學目的提供了教學途徑。本文筆者以初中數學為教學內容,淺談分層教學法的應用。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初中數學教學;差異性;習得體驗

數學是一門生活性的科學,特別是初中數學所涉及的內容,更是非常貼近實際。學習好初中數學,其意義不只在于積累數學基礎知識,更在于培養一種數學的邏輯思維,對學生將來的工作和生活都是非常有幫助的。初中階段是數學學習的重要階段,所以我國教育者在這個階段的教學中嘗試了較多的教學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了突出教育公平化,讓更多的學生能接受個性化教育,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分層教學法成為主要嘗試點,從這個角度開展初中數學教學工作。分層教學法是新課程改革大背景下誕生的一種全新集體教學策略,[1]根據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及學習基礎等,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層次教學,采用最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得到差異性的提高。接下來筆者將對分層次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法做深入探究,結合教學案例加以分析。

一、體現學生學習基礎因素,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分層

初中數學教學實現分層次教學,其最根本的參考點是學生的數學基礎。因為“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其基礎正是反映他們學習能力和學習特點的最根本因素,也是老師最直接可以參考的。針對學生的基礎,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以此來合理制定教學目標。根據學習的動力學理論,較強的動機和較弱的動機都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只有適當的動機才是最有利的。因此根據學生的基礎不同,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給予他們不同的動機,這樣更有利于調整他們的學習狀態。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知識點時,根據學生基礎的不同,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對后進生設置比較基礎的題目,如給定方程,求解某個點,或是給定某個點,然后求未知方程中的系數;對于中等生和優等生則要設置具有綜合性和較為復雜的題目,例如根據題意自己找點,并得到方程,然后根據題意,再解除想要的答案。或者是根據函數圖形,寫出方程的兩個根,或是能夠找出y隨x的變化范圍等。用題目的難度來幫助學生設定相應的學習動機,保持充分的學習動力,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相應的進步。

二、合理設計預習案,體現學生層次不同而預習方式的靈活性

預習案是預習教學的主要方式,也是學生課前預習的主要依據。在分層次教學當中,預習案的作用價值尤為突出。因為學生的基礎不同,但是處在同一個課堂學習環境中,老師不可能將一堂課分為幾個部分,進行針對性教學,這樣也會存在時間浪費的情況,所以分層次教學應當體現在預習案設計當中,盡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所理解,起碼對老師課堂教學內容能夠有初步的印象,這樣的學習都會有效果。分層教學法是素質教育體制下的一種新興教學方法,[2]預習案在層次教學中,其設計需要遵循參與性、創新性和情感性這三個基本的要求。預習案的設計必須體現參與性,這樣才能在預習當中實現互動。如果只是作為預習的資料,那么學生容易一帶而過,如果問題比較困難,也會讓學生當作“遺留問題”放在課堂上聽,無法有效促進學生的思考。因此要將問題設計得有層次性和遞進性,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回答對一些題目,同時,一些題目要具有挑戰性,有的放矢,提高效率;預習案的設計還要體現創新性,改變從定理到應用的教學順序,將問題放在前面,激發學習好奇心,同時改變精力不集中的習慣,避免反復無效率性重復。而不同層次的學生也會在創新教學中不同的思維得到增長。最后還要注意情感教學,給學生激勵和鼓勵。在預習案中加入一些鼓勵性的詞語,比如完成一個階段的預習之后,給學生一個“你真棒”、“請繼續努力”等獎勵性語言,或者是用比較俏皮的語言,“你還能再進一步”等等,讓預習過程也變得趣味十足。

三、注意分層次評價,給學生更大的學習動力

評價是教學的重要過程,它不是結束,而是新一輪的開始,不僅對學生下一步的學習有啟發作用,更決定了學生以怎樣的心態進入下一輪的學習。很多老師不重視評價過程,認為對教學的價值不大,恰恰相反,學生的學習心情和習得體驗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是舉足輕重的。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值及其應用”這個知識點時,和我們的生活雖然相關,但是卻沒有上升到理論層次,學生在初步學習時會感覺到困惑。但是一些數學基礎比較好的同學,因為思維的優勢而認為這節課是非常簡單的。這時,老師要根據恰當的評價來調整學生的心態。對于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要及時敲打,多練習一些比較困難的三角函數題目,磨平他們的“浮躁”;而對于后進生,則要多一些努力和耐心,從基礎知識開始,從他們會的題目開始,多鼓勵,多引導,給予更多的學習動力。

總之,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是顯而易見的,從預習案的設計開始,到教學過程,再到分層評價,這種“區別對待”是對學生差異性的尊重。教師要注意及時跟進學生的學習情況,定期做學習診斷,促進分層教學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阮艷秋.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運用[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5(1)

[2]喬建華.淺析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成功:教育版,2011(18)

作者:魏玉娟 單位:南京市河西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