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過程化在線教學模式研究
時間:2022-09-10 04:55:59
導語:基于過程化在線教學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基于過程的在線教學的方式是一種組織學生居家學習的方式。如何組織有效的在線教學過程是文章主要討論的問題。通過教學實踐過程和分析,在有指導性的自主學習、搭建嚴謹的直播課程結構、完全自主學習三個方面進行探索,總結在線教學實踐的經驗,提高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并且總結基于過程的在線教學模式,能夠把這些模式固化到線下教學體系中,加速構建網絡空間支撐的教育組織體系,教學模式和學習管理模式。
關鍵詞:網絡教學;自主學習;課程結構
在線教學是借助互聯網,網絡課程資源、網絡教學平臺等信息技術成為學生與老師、家長與老師,甚至老師與老師之間溝通交流的主要渠道。伴隨著智能設備、移動互聯網設備以及移動終端等一代一代的更迭和出新,互聯網學習需要探索一條新的思路。在傳統的教學過程里,在互聯網學習方式是課堂之外,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但在聽課不停學的這個階段,互聯網學習成為教育教學的主要學習手段,不管是小學生還是大學生,這種學習成為了唯一的一種學習方式。對于應用技術大學的學生,在互聯網學習的基礎上,還要增加虛擬實驗環境的學習資源和開發,對于提升學生專業知識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在線教學實踐即考驗了師生信息素養的實戰,又挑戰了支撐在線學習的技術平臺的負荷能力。在教師教和學生學這種時空分離的情況下,用在線學習方法來進行學科教學,進行教學創新實踐。其實對于基礎設施的建設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也是對教育信息化的網絡環境建設、學習資源平臺建設、教育教學邊教邊學的教學改革前期經驗積累的一次嚴峻考驗。在教學實踐可以看到很多問題,在實踐中不斷的思考這些問題,在線教學的方式代替線下教學之后,教學觀點的創新也不斷的融入到教育教學過程中,并且需要不斷地改進一些教育教學方法,參考和借鑒好的教學經驗,借助于不同的教學模式,應對網絡平臺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而提高教育教學效率。隨著教學實踐的不斷推進,線上教育的教學實踐的問題和難度也在不斷體現,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提出以下幾個方面建議。
一、有指導性的自主學習
和以往傳統的線下課堂教學相比,在學生慣有的意識中學習就應該在教室里,老師站在講臺上為學生傳授知識。學生的學習有老師陪伴才可以開展。如今我們改變了以往的教與學的方式,在線教學展現更為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應用型技術大學的教學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不僅在理論知識上要學生做到應知應會,在實踐實驗中也要有應對的虛擬環境或虛擬設備。針對理論課程的自主學習,要求為學生制定詳實的學習計劃和課程指導。學習計劃要明確課程的重點和難點,當然,制定學習目標之前,還要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和當前知識掌握的情況。然后再明確本次課程的教學目標,體現出知識結構,如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等。學習內容的指導中還要明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何合理安排學習內容和和學習環節的時間分配。根據提供給學生的學習目標和課程學習指導(如表1所示)。課程學習指導讓學生們如何開展學習,如何掌握一個課程教學的一個基本設計思路。同時借助一些社交平臺(如微信、騰訊QQ群進行等)隨時關注學生的問題。老師作為教學執行的監督者,隨時讓學生們感受到老師是在身邊指導學習,并且體會到學習是自己的事兒。作為學生學習促進者和幫助者,教師要負起自己的職責,讓自主學習的質量不下降,學生不厭倦。在停課不停學的期間,教師的學習工作經歷了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學生的長時間的線上學習,也要克服很多的困難和心理上的焦慮,這也是學生能夠克服困難,快速成長的一個很好的階段。采用特色鮮明,適合學生目標明確的自主學習,也同樣可以取得面授課程相同的教學效果。對于應用技術大學的學生,專業課程涵蓋了拓展學習內容,繼續采取這種方式完成指導性自主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并堅信這樣的方式會提升學習效果。教師的指導對于學生獨立學習可以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的形式。思想上的獨立應該是成長并不一定要像之前那樣高度依賴教師,并且是一種學習方法的創新。對于獨立自主學習方式,其實對于學生來說,如何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學習專注度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一些平時獨立自主學習能力或者自我約束能力不是很嚴格地同學,學習檢查過程中還是存在嚴重的不足。但無論如何,這是一次從觀念到體驗到能力上的學習方法創新的實踐過程。
二、搭建嚴謹的直播課程結構
嚴謹的直播課程結構,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指導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直播課程也不能完全和線下教學完全相同。借助于課程網絡平臺,經過教學工作總結,在課程設置三個步驟(課前、課中、課后)進行教學管理。首先,課前的教學準備。教師必須要先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在調研中,了解學生中有少數同學是家中沒有計算機,只能用手機進行學習。還有一部分同學家中的網絡帶寬很低。根據基本學情,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就要有所改變,在課程時長上進行了適當的調整,45分鐘的課程改為35分鐘,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習慣等都有所不同,教師應要求學生也在課前做好準備工作,提前了解網絡平臺上教師的公告和課前部署的視頻、相關網絡資料和地址鏈接進行學習準備,能夠參與課前老師提出的問題,保障在自主學習前對本次課程的知識體系有充分認識。其次,課中的教學過程。搭建的網絡平臺在準備階段的應用過程,注重培養學生的目標性學習,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課件、視頻和資源鏈接等進行分步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也要明確學習內容的知識要點和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的負荷,完成知識的遷移和知識結構的深化。學生還要知道如何把握住學習的機會,強化主動性學習。其次,教師應考慮學生心理特點,應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結合學生的差異,除了部署課堂主要的知識內容外,課堂上針對每個知識學習過程中的要點、難點、應知應會點做出了討論、問卷、測驗、頭腦風暴等適合學生接受的多種學習手段。讓學生能夠掌握課堂布置的知識和線下所傳授的知識具有相同的獲得感。最后,強調的是課后評價環節。教學評價是教學結束后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關系到檢驗教學質量和學生知識吸收的一個環節。相對理論課程所涉及到的評價部分,不能僅僅通過期末測驗或考試對學生進行評價。教師充分利用線上平臺,合理分配測評環節,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即借助線上學習平臺,合理結合學生課堂學習情況、線上筆記、糾錯、提問等情況,進行公正、客觀、嚴謹的評價,并將評價后的成績納入到期末考核成績的匯總中來,學生自我評價如圖1所示。對于實踐教學評價來說,基于網絡平臺的實踐采用的是虛擬環境,教師要有一個合理的部署工作,定制實踐的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并且應當利用平臺交流討論實踐的內容情況、實驗操作的學習參與情況、課堂實驗報告完成情況、課后作業完成情況等實施綜合評價,得出能夠客觀反應學生學習成果、學習態度的評價。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綜合參考學生數據庫瀏覽情況、線上學習時常、在線測試成績等有關的網絡記錄。進行合理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方面的能動性的一種激勵,并結合評價結果優化教學模式,提升教學的成效性。
三、完全自主學習
過去一直認為課程就是由老師把知識傳遞給學習者,互聯網為這一類領域的學習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完全自主學習的方式機會。但是并不是所有課程都推薦完全自主學習。在實驗(實踐)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借助于虛擬實驗平臺(VM)就可以實現自主學習。實驗環境都是簡單易操作,實驗環境可以借助現有穩定的企業平臺也可以由學生自己創建實驗環境。為了挺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專注實驗操作,選擇穩定的實驗平臺對于學生把理論轉化的實踐上具有很大的幫助。教師根據課程的需要,部署相關的實驗任務。學生只要看到老師置的實驗學習任務,完全可以獨立進行實驗操作。實驗平臺首先學生登錄后,要認真閱讀實驗的目標、知識引導和實驗指導手冊。特別是提示學生要仔細的翻看指導書和視頻操作演示。根據實驗指導書的詳細步驟,要求學生首先讀懂實驗,然后再結合視頻操作演示跟學一邊,接下來的實驗就很容易完成和實現了。實驗的平臺會布置一個答疑專區,學生發表的問題教師可以隨時解答學生的問題。實驗平臺對學生的操作環節可以全程跟蹤,學生在操作完成后進行實驗測試和報告提交,保證了完全自主學習的實現。增強學生專業選擇自主權,加強專業指導,提高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同感,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可利用自主學習系統的后臺數據收集功能,對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與學習成果進行跟蹤與反饋,實現對學生的個性化輔導與測評。
四、結語
教學相長與社會的快速發展有著重要的關系,基于過程化的學習會為每一個人指明學習的目標并能夠讓大部分人能夠得到優質的、個性化的、終身的、靈活的學習資源。而基于網絡環境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改革中更加深層次的進行改進,會為學生深入學習提供更多的渠道。假如依然采用原來傳統的面對面的授課組織形態,用課堂的教學方式,用傳統的知識傳遞的課程形式是難以滿足的學生的需求。線上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式,已經成為構建滿足各種人群不同需求的育人體系。網絡空間的不斷壯大和完善,基于過程化學習的培養人才模式應該會為適應新時代的接班人和勞動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ヂ摼W+教育就是來探索信息時代,在第三空間支撐下用什么樣的模式、什么樣的方法、什么樣的體制機制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停課不停學的網絡教學思維方式的改變加速了在線教學的改革過程,每一位教師經歷了一次很大的考驗,只有共同去總結基于過程化的不同的教學模式,快速把這些模式固化到教育體系中,加速構建網絡平臺支撐的新的教育管理體系,新的教育組織模式和新的教育教學體系。網絡學習平臺提供的不僅僅是資源,在線學習的探索還要體現學習過程管理系統、認知工具、題庫、測驗、學習過程數據分析系統。結合以上的過程化的資源可以有效地開展網絡教學的活動。采用任何一種基于過程化的網絡教學方式,學習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展望未來,每個人在學校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脫離老師陪伴的學習是必然的,在網絡環境資源越來越豐富,網絡學習應該是當前必不可少的一個渠道。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探索更多的網絡教學模式是教育工作者長期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吳艷.高職學生自主學習動力研究調研報告[J].教育現代化,2019(87):339.
[2]朱敏,龍初英.高校自主學習中心的使用調查與建議[J].中國電子教育,2019(2):33.
作者:張新江 單位: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 上一篇:教育期刊對課程改革的引導
- 下一篇:多媒體對初中美術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