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時間:2022-09-27 09:10:47
導語:探究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觀察中探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觀察是問題的起源,是思考的開端.在引導學生對物理現象進行觀察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能力對現象進行解釋,以促進學生對舊知的調動,并在積極的思維中提出問題,產生各種疑問和猜想,以觸動學生思維的興奮點,激發學生內心強烈的求知欲,從而使學生展開對新知的思考和探索.例如,在講“平面鏡成像特點”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面鏡子讓學生進行觀察,學生在鏡子前面做各種各樣的動作,學生對鏡子中的自己產生興趣,進而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問題展示:鏡子中的自己存在嗎?鏡子中的像比真人大還是小?問題引導了學生觀察的方向,學生通過鏡子前后的觀察,知道了平面鏡所呈的像是虛像;通過自己在鏡子前面來回的走動,知道了鏡子中的像與真人是等大、對稱的;學生積極探索,還知道了像與鏡子之間的距離與真人與鏡子之間的距離相等.
二、猜想中探究,喚醒學生的創新思維
猜想是學生對事物表象的一種思考、加工與創新.在物理學習中,猜想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能力,教師要在實驗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使學生可以調動自己的認知來進行猜想,順利融入自己的思維,激發自己的內在動力,積極主動地對自己的猜想進行探究,設置實驗進行驗證,在獲取新知的基礎上,喚醒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在講“探究電流和電壓、電阻的關系”時,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帶動學生的猜想,讓學生思考“什么是電流?”、“電流是怎樣產生的?”這樣的問題,學生自然地就會想到電壓使電路中形成了電流,進而可以讓學生思考“電壓的大小對電流有沒有影響,電阻的大小對電流有沒有影響?”這個問題,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還不懂,就會根據自己的認識進行一些猜想.學生猜想:當電阻一定時,電壓越大電流越大;當電壓一定時,電阻越大電流越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猜想進行實驗引導,組織學生進行分析、討論,從而創建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最終學生通過幾節電池、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等儀器對猜想進行了驗證,不僅使學生了解了電阻、電流和電壓之間的關系,還讓學生學會了利用控制變量法來進行實驗驗證.
三、操作中探究,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實驗是物理知識的形象展示,是學生與知識零距離接觸的有效手段.讓學生參與實驗操作,使學生在操作中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動手中動腦,從而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線,利用學生在操作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探究,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不僅讓學生能夠進行規范的實驗操作,還要了解其中的為什么,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在講“托盤天平的使用”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托盤天平,讓學生進行具體的實驗操作,對不規范的操作進行思考,引導學生對每項操作方式的理解.操作規范:(1)托盤天平在使用前應該向高端調節螺母,使托盤天平平衡;(2)托盤天平的位置變動時,需要將托盤天平重新調節平衡;(3)稱量時,應該用鑷子加持砝碼,且左邊托盤放砝碼,右邊托盤放物體;(4)稱量后,應該將器材整理好,游碼歸零.學生一邊操作一邊進行思考,這樣,學生對實驗有了更深的認識,知道了每一步操作的科學性、合理性,使學生的操作更加規范、標準.
四、方法中探究,升華學生的思想領悟
方法是更高層次的學習,使學生對原有知識進行總結的一個升華.好的方法可以使學生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方法,使學生能夠在對問題進行分析的過程中自主找到解決問題的入口,從而撥開表象,進入到對中心問題的探究中,領悟其中所蘊涵的物理思想.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探究是提升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解放了學生的思想,使學生在“體驗”中成長,在“探究”中延伸,有效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作者:朱剛 單位:江蘇江陰市長涇第二中學
- 上一篇:初中物理命題價值的提升策略
- 下一篇:分層教學法在高中物理課堂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