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教育的實踐性分析
時間:2022-11-14 09:31:10
導語:刑法教育的實踐性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掌握在刑法課程教育中實施實踐教育的重要意義,不僅能夠有效的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和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是需要廣大的一線教育者必須掌握的知識。通過相關的總結分析和調查研究發現,在刑法課程教育中實施實踐教育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1有助于學生就業率的提高。可以說,現代的社會是一個充滿機遇又充滿挑戰的時代,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也更加復雜、更具挑戰性。而法律與其他的社會科學一樣,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性科學,一個學生即便擁有再多的理論知識,不能有效的落實到實踐應用中也是失敗的,也是不能獲得一份好工作的,所以為了滿足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專業法律人才的要求,為了提高學生的就業率,讓更多的學生獲得一份好工作,就需要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和實踐能力。1.2是素質時代對人才的要求。當今時代,素質教育在我國開展的如火如荼,一個專業的人才不僅需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更需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對于法律專業的人才更是如此,所以,在刑法課程教育的過程中,加強對實踐性能力的培養和教育,不僅能夠使得學生的法律思維得到有效的鍛煉,而且能夠使得學生的職業道德得到有效的提升,進而不僅能夠使其成為一個懂法、用法、執法、守法的公民,還能夠應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更多公民的合法權益。1.3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的逐漸加快,對法律人才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現代社會,要求法律從業人員擁有以下三方面的基本素質,一是能夠具有豐富的法律專業知識;二是具有基本的社會常識;三是具有極強的法律道德。所以說,為了使得更多的學生具有以上三方面的素質,成為現代社會的新青年,就需要加強對學生法律實踐能力的培養力度。
2如何在刑法教育中開展實踐教學的建議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刑法教育中加強對學生實踐性的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而如何在實踐教學中較強對學生實踐性的教學程度,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和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從學術理論階段、專業能力培養階段、繼續教育階段三個階段著手,提出了幾點建議,并提出了在實踐教學中的注意事項,希望實踐教學能夠在刑法教育中得到順利的開展。2.1從學術理論階段來看。學術理論階段是學生學習刑法知識的基礎階段,在此階段中如何在教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同做好實踐教學工作就需要教師能夠從以下幾個基本點出發:一是能夠為學生安排更多的教學場地,供學生鍛煉和提高,例如校內模擬法庭、法律咨詢與法律援助中心、法院、律師事務所、多媒體教室等;二是能夠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為學生提供更多額實踐機會;三是能夠在專業培養和訓練的過程中,及時的發現問題,并培養學生提問的精神,讓學生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的總結經驗,久而久之,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2.2從專業能力培養階段來看。專業能力培養階段主要是指學生的實習階段,此階段是學生掌握社會實踐經驗,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工作中的有效階段,也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理論知識應用能力的關鍵階段。因此,就需要學校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供學生鍛煉和提高。首先,學校要加強與學校與法院、律師事務所、檢察院、企業等的合作力度,讓學生能夠在實踐工作中使得理論知識得到有效的應用;二是學校需要為每個刑法專業的學生安排至少兩個月或者一個學習的崗位實習,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保證每個學生的實習時間,更需要管理好學生,讓學生能夠在實習的過程中真正的學習到一些實踐經驗和刑法知識應用技能;三是學校加強與政府以及司法部門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力度,以為學生向實習單位爭取到比較好的條件和待遇,進而確保更多的實習生在實習階段不僅能夠得到基本的物質保障,而且能夠學到真材實料,在使其實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時,確保其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服務社會。2.3從繼續教育階段來看。可以說,繼續教育階段是刑法教育課程實踐性環節中必不可少的階段。很多人認為只要進行工作崗位,就可以不再繼續學習了,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學生要想在工作崗位上更好的貢獻力量,取得更多的成績,就需要在實踐工作中,繼續學習,在實踐中不斷的總結經驗,不斷的創新。所以說,在實踐工作中,用人單位可以建立通過建立一個長效的評價機制等措施,動態的鼓勵員工,讓更多的刑法工作人員能夠在實踐中不斷的總結、不斷的成長、不斷的積累,以能夠順利的接受現代社會給其帶來的新的要求和挑戰的基礎上使其成為一個更優秀的法律人。2.4明確實踐教學中的注意事項。為了確保刑法教育過程中實踐性教學能夠順利的開展,并取得更好的成績,就需要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能夠注意以下幾個基本的問題,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一是能夠創新實踐教學理念,能夠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實踐效果不斷的改變既有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機制,以不斷的提高其適應性和有效性;二是能夠將理論課和實踐課進行有機的結合,做到理論服務于實踐,實踐又反作用于理論,也就是說學生在學習到一定的理論知識后,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當發現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后,又能加強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力度,實現良性循環;三是能夠加強對實踐性教學資金的投入力度,以為實踐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3結語
總之,實施刑法教育教學工作的最終目的就是讓更多的學生能夠有效的應用所學習到的知識解決遇到的刑法案件或者其他一些法律事件,并成為一個真正合格、優秀的法律人,而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在向學生傳授更多刑法相關的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參與實踐應用能力,以為其今后在社會上成為一個合格的、優秀的法律人做鋪墊。因此,教師一定要在意識到自身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同時,通過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經驗總結中不斷的提出更多的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方法,而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本文僅是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和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對其進行的探索性分析,愿意拋磚引玉,也必將在今后的實踐中做進一步的努力和研究。
作者:王悅 單位: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
【參考文獻】
[1]狄世深.我國刑法中行為人生物身份的當代考察[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6,28(1):56-60.
[2]宋宏飛,劉艷枝.論當代中國刑法中“親親相隱”制度[J].安順學院學報,2016,18(5):88-91.
[3]劉春花.輿論與刑罰:我國當代死刑社會態度調查的實證分析[J].刑法論叢,2015,3(3):32-62.
- 上一篇:競技體育中傷害行為的刑法分析
- 下一篇:經濟增加值企業價值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