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加強我國新聞學科的理論和體系建設的思考
時間:2022-05-05 03:46:00
導語:探究加強我國新聞學科的理論和體系建設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新聞學在我國的傳播和新聞學學科的建立。
新聞學有著自己產生和發展的歷程,世界上最早研究新聞學的是德國,在19世紀中期,德國人普爾茲出版了首部新聞學專著《德國新聞事業史》,到了20世紀初期,美國人開始把新聞學作為一門獨立的新型的學科進行學術研究,初步建立了新聞學學科,此后,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開設了新聞學系,把傳統的新聞事業工作上升到科學的學科建制,并初步定義了新聞學學科的基礎知識。
隨著中西文化的交流,外國的傳教士把新聞學傳播到了中國。在19世紀中期,傳教士們開始向中國讀者介紹報紙的觀念和相關的知識。在維新運動時期,我國興起了辦報熱潮,梁啟超等改良家強調了報紙的重要意義,認為報紙可以決定國家盛衰。進入20世紀以后,新聞事業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這時新聞學被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來全面探討。在1903年,我國翻譯并出版了日本學者松本君平的《新聞學》。隨著西方新聞學思想的傳入,我國學者開始獨立編著自己的新聞學著作,其中,邵飄萍的《實際應用新聞學》和徐寶璜的《新聞學》最為著名。這些學者根據西方的新聞學理論,并結合我國的國情,初步闡述了他們對新聞學的見解。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新聞學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在這一時期,新聞學的中心問題是如何發揮新聞學的宣傳的作用,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建設,堅持新聞學與人民群眾密切的聯系。進入了1957年后,由于擴大化的反右派斗爭和連續10年的“”,中國的新聞學學科停滯不前。
1978年,我國實行了改革開放的政策,這一時期新聞事業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新聞學也到了發展,并與世界各國展開新聞學術交流,促進了我國新聞學的進一步發展。
二、我國新聞學學科的初步建立和體系的完善。
新聞學上升為獨立的學科是新聞學成熟的標志。在1920年上海的圣約翰大學設立我國首個報學系,拉開了我國新聞學學科建設的序幕。此后,我國的一些院校相繼設立新聞系,據統計,1920年后,我國約有14所正規的高校相繼建立起自己的新聞系所,可見,新聞院所當時已經是“熱門學科”,建立新聞系也成為當時的風尚。
隨著新聞學學科的建立,大學的新聞學學科建設意識逐漸增強,并不斷探討新聞學學科的理論和體系建設問題。
在此時,新聞學學科獲得了進一步細化,并與其他學科展開了學術的交流。當時的復旦大學“不僅注重新聞學與新聞編輯、新聞寫作的緊密聯系,而且把眼光投向了社會,設置了新聞紙法與出版法、新聞廣告研究、商業新聞研究發行、雜志經營與編輯等課程。”通過進一步細化學科內容,擴展了新聞學學科的理論內涵,也促進了新聞學體系的初步建立。
然而,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新聞學的理論一向薄弱,體系極不完善,缺少自身獨立的學術概念系統,經驗性學科的概念較多。例如我國新聞學的體系,按照傳統的經驗劃分為理論、歷史、業務三個板塊,而隨著我國新聞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如廣播電視的普及和網絡傳播的興起,為我國的新聞學增加了新的學科內容,迫切需要新聞學學科的理論和體系的建設。
三、進一步發展加強我國新聞學學科的理論和體系建設的途徑選擇。
隨著新聞實踐的進一步發展,我國的新聞學不斷面臨著新的問題,迫切需要新聞學理論和體系的建設。加強自身獨立的學術概念系統建設,加強新聞學的學術研究,既要把目光聚焦于現實問題,同時還要有大膽的理論開拓和體系的建設。
(一)從“純學術視角”審視新聞學學科的理論問題。
中國的新聞學研究起步雖早,但是過去的研究中,主要是把新聞視為政治的工具來研究。例如洪仁玕就曾提出報紙主要起著宣傳政治思想、實行輿論監督的功能;同志也提出了“全黨辦報、群眾辦報”的思想。因此,我們需要從“純學術視角”審視新聞學學科的理論問題,加強新聞學學科“純理論”的建設和體系的完善。
(二)深層次的學科理論和體系建設。
隨著新聞實踐的深入,新聞學理論必然會獲得突破。改革開放以來,新聞媒體走進了市場,中國的新聞事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并對人們群眾的生活產生了深層次的影響,與此同時,網絡作為“第四媒體”逐漸興起,各種媒體形式逐漸融合,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我國的新聞學學者對當前新聞實踐展開學術研究,把當前的新聞實踐上升到理論形態。有學者對當前的新聞理論熱點問題進行了概括:“新聞學理論的本土化研究,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的建構,傳媒資本市場研究,全球化背景下媒體霸權研究,新聞理論研究向縱深發展,媒介批評進入‘預熱’階段。”可以看出,我國的新聞學學科在新聞實踐中獲得了深層次的發展,并逐漸指導著新聞實踐的發展。
(三)展開了多學科的交流和融合,豐富新聞學學科的理論內涵。
首先,加強與傳播學的交流和融合。我們知道傳播學有著自己獨特的學科背景和研究風格,但傳播學與新聞學又具有相似的研究概念體系,通過與傳播學融合交流,可以借鑒傳播學理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徑,吸收傳播學的研究成果。其次,研究新聞學的學者們在研究了新聞學的基本理論的同時,還注重了與其他學科的交流與融合,涉足于其他學科領域,學習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不斷突破新聞學的研究范圍,加強了新聞學學科的理論建設和體系的完善。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我國的新聞學在新聞實踐中獲得多元化的發展。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中,媒體經營、發行、廣告等也成為了新聞學的研究內容,新內容的出現,迫切需要我國新聞學學科的理論的“與時俱進”,在建構新聞學理論的同時,不斷實現我國新聞學學科體系的完善和發展。
- 上一篇:剖析公民新聞現象
- 下一篇:小議網絡技術在高中美術教育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