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在國畫藝術的運用
時間:2022-12-29 09:10:43
導語:茶文化在國畫藝術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茶文化以及國畫藝術創作均推崇“和”的精神境界。我國古代的大圣人孔子主張“仁”,認為宇宙萬物都應該互敬互愛,也就是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與人相處凡事以和為貴,只有和氣才能生財。而品茶時就應該具備這樣一種心境,只有在祥和安靜的心態下才可以體會茶中的韻味,進而在心靜如水中入定,最終實現對真我的尋求。1.2茶文化以及國畫藝術創作之間是相互依賴的。水是萬物生長之源,水茶之間的結合是人們無意間發現的生活奧秘,同理水墨畫也是一樣,用水墨畫來展示茶文化不僅是古人智慧的結果,更是對高層次精神世界的向往。要想使茶實現淬煉就必須保證使用好水,其次要掌握好火候,才可泡得一杯色香味俱全的好茶,而這一過程不僅是對材料的揀選,更是茶師的茶道技藝的體現。而以茶為主旨創作的國畫藝術同樣需要具備相應的手法以及相關要素,即景、氣、墨、思、筆、韻,而排第一位的當屬墨,墨汁必須在純度足夠高而且質量足夠優良的前提下才可創作出一幅上等的茶事繪畫。1.3茶文化以及國畫藝術創作之間存在內在關聯性。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國歷史也經歷著巨大的變化,這其中茶事繪畫作品也非常多,例如閻立本繪畫作品《蕭翼賺蘭亭序》,亭閣中與友人一邊品茶,一邊就共同的文學愛好探討交流,空氣中隱約飄來茶的清香;再如張管的繪畫作品《烹茶仕女圖》,精心準備茶水,煮茶成為表演,極具觀賞價值。中國古代眾多文人墨客通常端坐于桌旁,手持書卷,桌上一杯冒著熱氣的茶水,在時光的寂靜無聲中品讀書中精華,空氣中漂浮著清新淡雅的茶香味兒,高雅靜謐,濃濃的書生氣!
2茶文化在國畫藝術創作中融合的具體表現
我國古代很多文人墨客對茶文化都十分熱衷,對其與繪畫藝術的聯系更是重視,二者融合使得兩種藝術形式得以互補,有利于更全面的去表達人生百態、內心世界以及人生志向等。茶文化有利于豐富繪畫藝術內涵,提供繪畫創作題材,推動我國傳統繪畫不斷向前發展。而茶從種植到生長,再到加工以及飲用,由于其深受繪畫藝術的影響,而使其表現出濃郁的藝術氣息,從使用層面直接上升為審美層面,在二者的相互促進下不管是茶文化還是繪畫藝術都展現了其獨特的藝術美,另一方面二者融合也有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不斷向前推進,茶事已經是國畫藝術創作中一個與眾不同而富有魅力的題材。茶文化在國畫藝術創作中的融合還具有明顯的時代特性,例如從元朝的茶事繪畫作品中就可以發現當時社會的興旺發達以及茶事的興盛,到了明清人們多取材山間溪水為背景,通過茶事繪畫表達對國家、民族的志向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到了宋代因為當時的統治者對茶事繪畫非常重視,所以在宋代茶文化在國畫藝術創作中的融入可謂形神俱佳,創作相當成功,使宋代的茶事繪畫在歷朝歷代也達到了頂峰。例如宋代書畫家趙伯騙的《風檐展卷》圖,作者通過對人物山水的觀察、揣摩,在花鳥方面的造詣非常高,該畫作現今珍藏于臺北故宮,內容為一座有坐榻以及湖水的庭院,塌上坐著文人墨客,兩側侍立托著茶盤的白衣侍童,茶托以及茶瓶都用簡潔明快的線條勾勒而成,該畫作的中心就是茶文化在國畫藝術創作中的融合,同時這也是當時文人墨客的日常生活方式,是生活中必須的一部分,即插畫、焚香以及喝茶和掛畫等,而茶與畫總是緊密相連。若站在文化層面進行分析,國畫創作內涵豐富,極大的提升了茶事使用價值以及藝術價值,使其上升到文化品鑒的地位,另一方面國畫創作也深受茶文化的影響,發展了新的繪畫形式,極大地提高了欣賞價值。總而言之,茶文化以及國畫藝術由于歷史因素以及政治背景等方面緊密的契合性而實現融合是歷史發展的趨勢。
3茶文化在國畫藝術創作中的融合是對茶文化歷史發展情況的記錄
從繪畫價值的層面進行分析,繪畫從某種程度來說對茶事進步起著一定的促進作用,例如明朝繪畫家馮可賓的畫作《岕茶箋》中提到了13種茶,里面有名為“揮翰”的茶,即揮毫潑墨的意思,在此作者提到品茶的時間對繪畫來說也是十分適宜的時機,在某種層面上,也說明了繪畫的作用以及價值,而以茶事為主的中國畫可以對茶事的變遷進行一個清晰、生動而又形象的記錄,體現不同時代茶事發展變化的真實情況,即相當于一幅生動形象的圖史,例如唐宋時期書畫家劉松年的《碾茶圖》就清晰的記錄了當時茶餅食用前碾茶的茶事事件,相比于以文字形式進行的記錄,國畫記載不僅生動而且更加具體,另外用國畫來對茶事發展情況進行記載,有利于幫助人們更好的記憶茶事在不同時代的具體情況,所以茶文化在國畫藝術創作中的融合是對茶文化發展歷史的一種直觀記錄。
4茶文化在國畫藝術創作中的融合有利于推進茶文化不斷向前發展
在中國國畫創作中融入茶文化,有利于對茶文化進行宣傳,使茶文化不斷發揚光大,縱觀茶文化的發展史就可以發現,不管是哪個朝代茶事繪畫作品都并不罕見,例如唐朝書畫家周昉的繪畫作品《調琴啜茗圖》,到了宋代又有劉松年的繪畫佳作《碾茶圖》以及《盧仝烹茶圖》,而到了元朝出現了趙孟頫的《斗茶圖》以及《事茗圖》等,上述畫作均以茶事為中心創作而成。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茶事題材在繪畫藝術中的運用使繪畫題材得到了極大的豐富,不過就中國畫的層面來說,茶文化在國畫創作中的融合,特別是以茶事為主題的中國畫深受國內外繪畫愛好者的喜愛,正是這種喜愛可以使茶文化借助一幅幅佳作在國內外得到了極為有力的宣傳,使之在更為廣闊的范圍以及領域內得以發揚光大,讓國內外更多的繪畫愛好者們了解中國茶文化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和精深。國畫藝術就這一角度來說,可以對我國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與促進作用。
5結語
在中國民族傳統文化中,中國畫以及茶文化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為二者在歷史發展以及政治背景等很多方面有著高度的契合性,所以二者之間的融合是文化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本文從三個方面對茶文化在國畫藝術創作中的融合做了研究,說明了茶文化以及國畫藝術之間是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的。一方面茶文化使國畫藝術取材更加豐富,另一方面國畫藝術使茶文化從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價值上升到藝術品鑒的高度。從古到今繪畫藝術都深受文人雅士的喜愛,其從生活中取材,卻超越了生活,繪畫如同文字能表達文人雅士的內心世界以及情感、抱負一樣,其也具有同樣的作用,而茶文化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對二者之間的融合進行研究,一方面有利于促進茶文化在新時代不斷向前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極大地展示國畫藝術的魅力,將國畫藝術進行一個更大領域和范圍的宣傳,使更多人了解并熱愛中國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趙霞.中國畫中藝術表現特性研究[D].魯東大學,2014:9.
[2]顧凌琤.傳承拓展融合創新———淺析意象油畫中的表現語言[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4):321-325.
[3]楊中慧.探究外國文學作品中的英國茶文化[J].福建茶葉,2016,(04):331-335.
作者:陳彩霞 單位:嶺南師范學院 美術與設計學院
- 上一篇:藝術歌曲《玫瑰三愿》演唱分析
- 下一篇:科技與藝術融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