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審題角度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8 06:24:00
導語:作文審題角度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材料型作文是作文訓練和高中考作文命題的重要形式。常見的作文材料雖只文字材料和畫面材料兩種,但涉及范圍相當廣泛。為此,弄清材料的基本內(nèi)涵成為審題必過的第一關(guān)。為方便起見,我們把材料分為兩大類加以分析。
一、獨立型材料的思考角度。
此類材料反映的是某一種現(xiàn)象,要求學生對之進行深層思考。因其內(nèi)涵深蘊,學生往往是一頭霧水。
材料一:解放前,英國哲學家羅素有次來中國講學,一上講臺就提出了一個問題:“2+2=?”結(jié)果競無一人作答,最后羅素說:“2+2=4嘛!”
分析:材料通俗易懂,可到底要揭示什么主題呢?學生也許很容易想到兩個角度:①羅素故弄玄虛;②不可崇洋媚外。然細加分析,這兩個角度均有偏差。為此,我們不妨作如下思考:2+2=?這本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也能回答的問題,為什么卻難住了一批學者專家?原來,在他們看來,羅素是大哲學家,所提問題定含奧妙,故而懾于羅素的聲名,置客觀事實于不顧,不敢應聲??梢娒つ砍绨輽?quán)威、迷信權(quán)威乃是此場面出現(xiàn)的癥結(jié)。
中心:不可迷信權(quán)威,要尊重事實。
總結(jié):此類文字材料命題一般可通過三個步驟來進行思考:1.問為什么;2.通過材料的核心要素來回答為什么;3.看影射什么。
材料二:漫畫《無題》
畫意簡介:一只胖乎乎的大老鼠正悠閑地躺在椅子上看書,書名是《怎樣養(yǎng)貓》。
分析:此漫畫因無畫題,內(nèi)涵又難以捉摸故而審題難度相當大。眾所周知,貓是老鼠的天敵,老鼠為何還要看《怎樣養(yǎng)貓》這類書。莫非它想采取什么手段來阻止貓的繁衍、生長。然而老鼠永遠也沒這個能力。那么老鼠是不是希望通過對貓的生活習性的理解來躲避貓的攻擊呢?看來也行不通,因為吃老鼠就是貓的生活習性之一。那么老鼠是不是感到?jīng)]有貓對自己的生存不利,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呢?一看畫中老鼠那胖乎乎的體態(tài),樂悠悠的神態(tài)我們馬上就可否認這個角度。我們知道,老鼠是靠偷食別人的勞動成果而活的。畫中的胖老鼠養(yǎng)尊處優(yōu),腦滿腸肥,生活舒坦之極,一望而知是某些官僚的化身,將官僚喻為碩鼠古已有之。碩鼠緣何得意?關(guān)鍵是沒有貓。人們對碩鼠是深惡痛絕的,在鼠害猖獗之時,對貓的呼喚就顯得尤為強烈。碩鼠的狡猾正在這,它不是以鼠的身份出現(xiàn),而是以貓的支持者、呼喚者的身份出現(xiàn)的,因此,也就更具有欺騙性和迷惑性。君不見某些貪官污吏被捕前還在振振有詞地作反貪倡廉的動員報告嗎?此漫畫的用意正是諷刺這些賊喊捉賊的貪污腐敗者。
總結(jié):漫畫材料一般可按四步審題:
1.先看畫面內(nèi)容;
2.再看畫中語言(畫面語言、畫題);
3.找畫面與畫題相統(tǒng)一的內(nèi)涵。因為畫題往往是畫龍點睛之筆;
4.看與現(xiàn)實生活中哪方面有聯(lián)系,找準分析角度。
二、關(guān)系型材料的思考角度
此類材料不是一種獨立的現(xiàn)象,而是由幾個現(xiàn)象組合而成的。其內(nèi)在關(guān)系大致有三種,試析如下:
(一)橫式聯(lián)系。
這類命題大多由兩類性質(zhì)相近或相反的材料組成,要求審題者弄清兩者的連結(jié)點,再根據(jù)這共同點去推導,因做的是表面文章,所以,審題難度不大。
材料三:蠶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十幾天,但獻給人們的是晶亮的絲:一只工蜂只能活六個月,但獻給人們的是香甜的蜜,,而它們對人類的索求卻極小。試以《“吐絲”“釀蜜”說》為題寫篇議論文。
角度:
①、贊為人民而奉獻一生的高尚情操,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②、給人甚多,而索取甚少:贊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
③、埋頭苦干、辛勤勞作。
④、作學問要經(jīng)過自己的頭腦來加工。
⑤、古人曾嘆:為誰辛苦為誰甜——駁中有立:應樹立高尚的精操。
分析:①吐絲的蠶、釀蜜的蜂,其共同點是生命短暫,為人類獻出自己的一切,②這個角度與第①個角度相似。其區(qū)別在它除了給予外,尚談及所求甚少這一問題。這一“給”一“取”體現(xiàn)的正是一種“犧牲”精神。⑤雖是從蜜蜂引出,但春蠶亦有此類特點,故亦可算切題。但③④均只考慮了一個方面,故非最佳角度。
還有一種情況,材料中列舉的是性質(zhì)相對的兩種情況,審題時就要考慮到它的延伸。
材料四:砸破水缸,放水救人,歷來被稱為明智之舉;往樹洞灌水,讓滾入洞內(nèi)的球浮起來,也堪稱機智的做法。讀書碰到難懂的句子,刪去枝蔓,則頓時領(lǐng)悟;解繁難的幾何題卻往往要加“輔助線”,才能豁然開朗。
分析:此材料共兩句,四個內(nèi)容:
(附圖{圖})
對于同樣的東西——水,有時要放,有時要灌,且都處理得很好,這說明了什么呢?這還是一個場合問題。像春天,下雨在北方是及時雨,在南方并不見得討人喜歡,可見具體情況應具體分析,不可一概以好壞論之。
中心:具體情況應具體分析,不可機械照搬,犯教條主義的錯誤。
(二)縱式聯(lián)系
此類材料從字面往往難以把握其內(nèi)涵,必須進行縱深思考,方可找到分析的切口。
材料五:某大學校長講過這么一段發(fā)人深省的話:“大學生走向社會,就如同獵手走進了森林,我們不應只讓他們帶干糧,還要教會他們怎樣使用獵槍。”
分析:這則材料的難點在弄清“干糧”與“獵槍”是什么關(guān)系。眾所周知,獵手到森林中干糧帶得再多,也有吃完的時候,只有會用獵槍才能保證不挨餓。從這點講“獵槍”比“干糧”要重要得多。就大學生來說,掌握學習的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再引申一下,從長計議比只顧眼前更重要。通過分析,本材料的中心也就自然出來了。
對縱式聯(lián)系的材料,審題時必須區(qū)分清主次輕重,不可平均用力。
(三)循環(huán)聯(lián)系
這在材料作文中恐怕是最難的一類,學生往往因搞不清它們間的關(guān)系而亂談一氣。86年高考文題《樹木·森林·氣候》便是如此。又如:
材料六:春天雨水勤,田里的小苗長得歡,但是雜草也隨之陡長,與小苗爭水爭肥。農(nóng)夫抱怨道:“雨水勤了,害得我多花工夫去鋤草?!闭堃浴队辍っ纭げ荨窞轭},寫一篇議論文。
分析:本題須認清“雨”、“苗”、“草”之間的關(guān)系:雨勤,則苗、草齊長;無雨,雖草不能生,但苗也得死,不能因怕草長而連雨水都不要。要想苗長得好,雨水是不可少的,鋤草也是必要的。聯(lián)系實際,改革開放,讀書等等,均是同理。
小結(jié):很顯然,對具有循環(huán)關(guān)系的材料,首先應搞清幾者之間的循環(huán)關(guān)系和內(nèi)在聯(lián)系,找準最佳議論角度,通過辯證地分析問題,才能使議論富有說服力,避免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