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企業成本管控對策

時間:2022-05-13 08:36:17

導語:制造業企業成本管控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制造業企業成本管控對策

摘要:進入2020年以來,各行各業的困境頗為顯著,其中以傳統制造業最為明顯。為了提高傳統制造業企業自身的持續經營能力,增加抗風險的資本,那么成本管控就是企業內部積累的重要手段,是財務管理的核心。有效的成本管控對企業來說就尤其重要,企業成本管控的質量的提高,有利于及時向管理者提供準確的信息,以便于作出正確的決策。因此本文主要探討傳統制造業企業成本管控過程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可行性的對策,以便傳統制造企業提高自身成本管控,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制造業企業;成本管控;問題及對策

隨著市場經濟不斷地發展,雖然傳統制造業在國家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不斷下降,但其本身所蘊含的生產能力和知識積累是一國經濟長期發展的關鍵。在成本支出日益增加的嚴峻趨勢下,成本管控能促進企業更好地利用有限資源,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一、企業成本管控的重要性

(一)企業成本管控的內容

隨著企業行業間競爭的加劇和整體經濟增長逐步放緩,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也日趨嚴酷。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時時刻刻都發生著成本,它無處不在。企業內部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物流成本等生產成本的上升以及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都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在這新的背景下,企業必須進一步細化其成本,進行成本精細化管理勢在必行。我們在企業的生產環節、銷售環節、服務環節、管理環節等,以及人力資源、財力資源、物力資源、社會資源、時間資源、空間資源等,都需要進行成本管控,杜絕不必要的成本發生、資源的消耗,實行節約化生產。成本管控是企業內部管理的核心內容,它涉及企業每一個專業管理中的每一個過程。

(二)企業成本管控在傳統制造業中的意義

企業成本管控在企業管理的優化、成本核算的精確、企業經營管理的提升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傳統制造業企業往往注重于生產環節中的生產成本,忽視了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成本控制,運營成本仍然居高不下。節約的錢就是賺的錢,就是凈利潤。我們節約一分錢,可能需要企業銷售一元的產品才能實現。成本管控在人事成本、物資成本、資金成本等方面杜絕冗余,減少不必要的環節,避免無增加值的成本行為,為企業提高效益,優化資源配置,增加企業利潤。

二、傳統制造企業在成本管控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管控的觀念老舊

傳統成本管控著眼于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生產成本主要是原材料、人工費用、燃輔料等制造費用。在傳統制造業中原材料費用在總成本中占很大比重,所以原材料往往就成了人們關注成本控制的重點對象,重心放在生產過程中原材料耗用成本,忽視了影響原材料成本的因素不僅在使用方面,比如前期采購環節的供應商選擇方面,選擇優質供應商保證產品的貨源,節約時間成本,提高品質能創造更多的收益。工資在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增加工資又被認為是不可逆轉的。很多傳統制造業在人力成本逐漸增加的情形下,一味考慮勞動定額的多少,希望支付一分錢換回十分的產量,忽視了工資成本控制的關鍵在于提高有效地勞動生產率。制造費用開支項目很多,主要包括折舊費、修理費、電費、氣費等。一度電只要幾毛錢,不多;一立方天然氣幾塊錢,不多;一張標簽紙幾分錢,不多,等等。很多細小微不足道的費用時刻在發生,我們常常忽視了它,這些累積起來就是一筆大大的支出,造成巨大的浪費。

(二)成本管控的體系缺失

傳統制造企業在成本管控中往往注重生產環節中各個環節生產成本的管控,制定相應的標準成本制度、標準工時制度、材料領用制度等,忽視了與之相關的采購成本、人力成本、時間成本等。一個成本管控體系制度想要高效的運行,必須是企業內部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團結合作,所需數據在各個部門之間準確地、及時地流動。因此,企業的管理層應重視成本管控體系的建立。

(三)成本管控配套設施不足

企業往往為了節約成本,仍然采用以人力為數據傳遞的基礎,使數據傳遞有效性、及時性、準確性都不夠高,無法實現實時動態的成本管控,管理者掌握的不是當下數據,如何進行分析,又怎么決策?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方面的缺失,使得企業的成本管理不能實現信息管理,管理者很難實時掌握成本起伏變化及異常狀況,使成本浪費不能及時發現和止損,后期又花大量人財物去挽回損失,錯過創造效益的最佳時機。

(四)人才素質存在問題

在成本管理過程中,會不斷的出現新的數據,數據的管理分析顯得尤其重要。數據在經營活動中無處不在,只是缺乏人才去發現它?,F在多數企業將成本管理的責任認為是財務人員的工作內容,要求財務人員實時監控成本,杜絕浪費。但目前多數財務人員學的基本是會計賬務處理,產品的歷史生產的成本核算,并不能充分發揮成本信息的指導經營的作用。成本管理不僅僅只存在財務部分,還有采購、人力資源、營銷等,應該是一個全員參與的范圍。

三、傳統制造業改善成本控制的對策

(一)加強作業成本管控觀念

企業成本的降低不是財務算出來的,而是企業管理管出來的。傳統制造企業在制定標準時常常是基于時間、動作分析,經過嚴密的科學計算而來。通過嚴密的科學計算的標準通常只有在員工盡了最大努力,同時企業外部環境變化在計算者預測的范圍內才具有意義。這樣的標準不一定與現實情況相符,范圍很局限。企業經營的目標是盈利,是用取得的收入補償產品耗用資源的價值之后的金額,不是簡單的會計利潤。企業的生產過程就是為產品增加價值,而增加的這部分價值又是消費者愿意付錢的部分。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就是一系列作業的集合體,形成一條作業鏈。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并不是所有的作業都可以增加產品的價值。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特點識別各個作業點,找到成本動因,分析影響成本動因的因素,企業管理者應盡可能消除非增值作業,對增值作業也要盡可能提高效率,減少資源消耗。

(二)健全成本管控體系

成本管控體系的建立應立足于企業整體層面綜合考慮企業自身產品的特點和生產工藝流程,合理設置成本控制點,保障數據在各部門之間及時、準確地傳遞。企業在建立成本管控體系的第一步是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充分地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就如老話說的好,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了解企業所處行業的特點、自身產品的特點、部門組織架構及部門人員設置、物資情況、設施設備等,在此基礎上根據生產工藝要求,確定適用的成本管控方法。充分了解分析企業的實際情況后,確定正確的控制點是至關重要的。針對控制點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流程才能順暢,數據才能及時傳遞,成本核算才會變得非常簡單。管理制度建立,需要簡單快捷、有效地反映在成本數據上。這就需要我們對存貨編碼規則、出入庫表設計、采購訂單、生產及銷售訂單設計、物料清單設計等表單管理。采購環節是企業成本控制關鍵點的開始。生產環節是成本解構和重構的過程。銷售環節是成本變成效益的關鍵。1.采購環節-供應商選擇控制人們買東西常說“貨比三家,選性價比高的”。企業產品加工結果好壞,首選取決于原料品質的好壞。同樣,產品成本的高低與否原料采購價格也占了很大的部分。這就要求我們在此環節建立健全供應商選擇機制,完善供應商審批機制的人員,杜絕人員中途的“吃、拿、回、扣”,“以次充好”,“高于市場價格購買同等產品”的情形。企業應隨時察看原料供應市場,挑選優質供應商,完善供應商樣品的檢驗測試,建立更新供應商系統管理庫,定期或不定期對現有供應商進行指標考核,優化供應商信息庫。對考核不合格的供應商,不應再采購其產品。原材料入庫時,應做好產品驗收工作,質檢人員、庫房管理人員、采購人員三方對原材料的品質進行檢驗,是否同下單采購的樣品一致,杜絕采購的樣品與實際入庫品質不一致的情形。關于供應商的選擇,內部管控也很重要,尤其是相關工作人員。對于采購人員應實行輪崗制,避免出現徇私舞弊的行為。對于采購部門負責人,可以采取休假等方式來察看是否有失職的行為。原材料是制造企業存貨中重要的管理部分。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生產工藝流程日趨類同,產品品質的好壞就在于原材料的好壞,好的品質,決定最終購買價值。2.生產環節-原材料耗用控制生產環節是解構現有各類原輔料成本,重構產品的生產成本,在此過程中是眾多成本的組合,也是造成成本浪費的環節。管理者應注重對員工成本管控效益意識的宣傳與執行。對于傳統制造企業來說,原材料在產品成本中的占比通常都較重,一個產品最終原材料成本占比多大,與生產環節密切相關。企業應建立健全可操作性的產品標準成本制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每個生產人員傳達,強化生產人員的執行力。企業制定的標準成本不是一成不變的,外部環境變化和設備更新都會使成本發生變化。企業管理者應該每月總結原材料的投入產出比,實時分析生產數據,找出原材料超支或節約的原因,以便做出正確的決策。企業即使健全了標準成本制度,若員工不準確執行,那就僅僅是一張上墻的紙而已,造成無形的成本增加,如一個產品用料只需要1單位的原材料而卻投入了1.1個單位的原材料。若這增加0.1個單位只是造成產品成本增加,不會影響產品本身還好。若產品成了廢品,那就浪費了原料、人工、燃輔料等成本,同時也失去了這個產品創造的收入價值的機會。成本管控的要求深入每個員工的大腦中,時刻有著此意識,將會降低我們各個環節的成本。3.銷售環節-客戶信用管理控制銷售環節是企業最終產生效益的操盤手,他是企業進錢的抓手,對企業運營資金優良循環有著重要影響。優質的客戶能確保銷售收入回款的安全性。企業應該建立客戶信用管理評價控制流程,在流程中的各個步驟根據崗位不相容的原則都有不同的人員參與,相互監督,這樣才能實現有效監督??蛻粜庞霉芾碓u價在不同流程節點上,既有銷售相關人員參與,也要有其他人員監督,這樣才能防范舞弊風險。企業對客戶進行定期評價,時刻關注其持續經營能力,也根據客戶進貨額度、付款時間、欠款金額等進行客戶評價,分等級享受企業給優惠政策,比如:信用折扣、現金折扣、銷售折扣、銷售返利等。根據對客戶評價,讓忠于企業的共命運的客戶,長遠地和企業同步走下去,也保證資金的有效循環,杜絕大額呆壞賬、資金周轉率低、資金短缺的情形。在客戶信用管理評價中,多人參與,相互監管。若全過程都由銷售人員掌握決定,因客戶一直同公司聯系的就是銷售人員,這樣就給他們提供了舞弊的機會,若銷售人員在存在有舞弊的壓力和借口,就存在舞弊的風險。由于此環節的重要性,出現舞弊則可能造成貨發出收不到款、貨低價出售擾亂市場等等。有效的客戶信用評價管理能讓優質客戶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也是對客戶遵守合約的肯定,這樣有利于雙方長期合作。

(三)更新成本管控配套設施

現代化高科技高效地數字化信息系統能夠提供基礎保障?,F代化信息系統的有效使用,能夠使得企業綜合運用成本管理系統進行相應的成本管理與控制,這樣不但能夠提升企業成本管控的效力,而且能夠在企業各部門之間建立系統化、全面參與的成本管控信息系統,杜絕因人力造成的時間成本的浪費,實時掌握成本信息,抓住機遇。人們常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高超技藝的廚師,如果沒有新鮮的食材、好的工具,又怎么發揮才能做出一道美食。企業成本管控的準確和有效,是離不開現代高科技技術手段。企業應該采購適合企業、能夠負擔的管理軟件,如財務共享中心、ERP管理系統等。企業用已經成熟的管理分析軟件,結合企業自身特點,編制屬于自己的特色的管理系統流程,實現部門之間數據實時傳遞轉化,減少人員數據傳遞的時間。當然,在購買軟件之前,需要先投入一定的資金購買服務器、計算機等硬件設施。這些設備應該考慮優先其安全性、穩定性,必要的成本投入是為了節約更多的成本。

(四)提升人員素質

在成本管控中硬件設施已經具備、制度環境已經健全的情況下,要實現對成本管理實時動態的管理并進行科學地深入分析,就需要不可或缺的人才。人的素質高低直接決定執行力的強弱。執行力的強弱直接影響企業經營目標實現的快慢。針對企業自身人員情況,可以將財務人員進行外派學習,掌握管理知識,跳出財務做財務。企業也可以引進具備有相應技能的人才,以求實現高效的成本管控。企業有了專業人才的領導,還要對全員進行學習培訓、相互溝通了解成本管理的制度及要求。成本管控應該是貫徹到每一位員工。企業中不是人人都是天才,企業也不需要人人都是天才,但是需要的是有學習能力的人。處于日新月異的時代,企業要發展生存,就要順勢而為。企業就要對員工進行知識、技能的灌入,提升人員素質,使成本管控能真正運行起來,取得應有的效益。人員技能滿足了,是否按照制度執行?執行效果如何?這就由人員的素質決定了。員工工作是為了“掙”錢,來贍養父母、撫育兒女等。薪酬管理體系制度如何設計讓員工不覺得自己純屬于被雇傭的,而是與企業是合伙制,保證員工成本管控的積極性。企業的每一分收益與每一位員工相關,而員工每一個行為創造的效益的多少與自身的收益相關。每一位員工認識到只有企業這口大鍋里面有了,員工自己的碗里才有。人的管理管控才是企業成本管控中最難的一部分,不定因素太多,卻是我們不可忽視的部分。

四、結束語

企業的股東投入資本是希望賺取更多的利潤,員工工作是為了取得豐富的報酬。大家的目的要實現前提是企業自身賺到錢。利潤多少,報酬多少,是由收入減去成本后的利潤決定的。成本作為減項,當然是越小越好。企業應建立健全成本管控體系制度,合理配置人員,優化利用資源,嚴格控制成本,讓減少不必要的一分錢支出的意識無處不在。

參考文獻:

[1]徐朝霞.加強企業成本管控的途徑與對策[J].會計師,2019(06):39-40.

[2]劉道心.企業成本管控研究[J].中國商論,2019(02):128-129.

[3]趙樹君.企業成本核算與管控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納稅,2019(06):249-250+253.

[4]尹麗芬.探究企業成本管控相關問題[J].現代商業,2018(36):126-127.

[5]周艷珺.制造業企業成本管控探析[J].經貿實踐,2018(22):16-17.

[6]季鳳云.制造業企業成本管控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1(01):56-57.

[7]章艷.企業成本管控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12):124-125.

[8]劉日成.企業成本管控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0(35):58-60.

[9]鄧秀花.企業成本管控研究[J].納稅,2020,14(34):145-146.

作者:張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