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高中生物教學研究

時間:2023-02-14 09:00:20

導語:新高考下高中生物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高考下高中生物教學研究

摘要:新高考的逐步推進對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為生物學科在高一階段屬于必修科目,而到了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后則成為選考科目。這需要教師針對學考和選考的差異化要求來開展教學活動,并以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循序漸進地推進高中生物教學。文章結合高中生物教學的現狀談認識,希望對新高考下的高中生物教學工作有所借鑒。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生物教學;現狀;對策

高中生物課程是一門自然科學課程,是以研究生物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為主要內容的學科。從學生未來職業選擇的角度來看,它與農業科學專業、醫藥科學專業、環境科學專業以及其他有關的科學技術專業有密切的關聯,對學生未來發展有重要的影響。而從高中生物課程學習的內容來看,它是在義務教育階段,也就是初中階段生物課程學習基礎上的一種延續與深入拓展,在給學生呈現基本的生物學內容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既能夠獲得基礎性的生物學知識,同時理解重要的生物學觀點和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要求以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為宗旨開展高中生物教學活動,即在有效的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四方面的素養。隨著新高考的逐步推進,高考模式逐漸變為“3+3”或“3+1+2”的模式,高中生物學科成為選考科目,高中生物學科教材也進行了調整。高中生物學科比物理、化學學科的難度低,記憶性的學習內容較多,所以在新高考模式下受到學生選考的青睞。這些新變化對當前的高中生物學科教學提出了新要求,但是一些高中生物教師卻未真正理解,沿用舊有的思想觀念和教學方式教學,導致高中生物學科教學工作中存在一些問題。

一、當前高中生物教學現狀

(一)教師理念亟待更新

從新高考對高中生物教學的要求來看,已經從之前的“三維教學目標”向以考查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能力目標變化,這就需要教師調整教學理念。然而從現實來看,相當一部分高中生物教師還在受“應試教育”的功利理念影響。在教學過程中以知識和應試為中心,對于學生能力培養的關注不夠。同時,教學中依然是以經驗主義為主,對于新高考、新課標、新教材的研究與重視程度不夠,這會影響教學實效。另外,課堂教學中對于師生角色的把握也不準確,教師還在“主宰”課堂,而不是真正成為生物課堂的主導者,這不僅影響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導致學生在生物學科學習中呈現被動態勢,還影響教學效果。

(二)教學方法相對單一

高中生物學科屬于一門理科課程,其學習內容既涉及微觀領域,也涵蓋宏觀領域,且與生產或生活有較為密切的聯系,因此高中生物教學中不僅需要教師的講解與演示,更需要師生在平等對話的過程中給學生參與和實踐的機會。例如開展必要的生物實驗,使學生感受知識生成的過程,真正消化和吸收知識。但是,因為在高一階段高中生物的教學任務主要是立足于學業水平考試,再加上生物學科課時緊張,所以教師更多的是追求按要求完成教學任務,基本上是以講授法為主。由于教師的教學進度較快,使得學生的生物學科學習方法主要停留在死記硬背的狀態,導致學生在靈活應用知識解決新問題過程中問題較多,影響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自信心。

(三)對學情關注不夠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學生是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的教學設計必須要遵循學生的需求。大部分學生在進入高中階段以后就已經有了選科的傾向,因此在學生未選科走班階段,這種區分需要教師關注。但若教師在教學中分層設計不充分,會導致想在未來選擇生物學科的學生“吃不飽”,而不想選擇生物學科的學生則“吃不下”或者“不想吃”,導致學生的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滿足,影響教學效率。

(四)學生興趣不高

高中生物課程是一門以概念為核心的學科,需要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把握概念;同時,作為一門理科,高中生物也涉及數學計算、分析歸納和推理判斷,這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要求較高,需要學生在各方面都投入一些精力。這樣的學科特點使高中生物學科在實際介乎文科、理科之間,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困難,所以一部分學生對高中生物投入不夠,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高,這就會影響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使教師在教學中產生應付的心理,最終致使課堂教學問題越來越多。

二、新高考下的高中生物教學策略

(一)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念

教育改革推進思想先行,為了指導新高考下的高中生物教學工作,國家不僅修訂了《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還就新高考的要求對高中生物教學有明確的指導意見,如編寫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明確了“一核”“四層”“四翼”的考查要求,對當前的高中生物教學有著明確的借鑒意義。即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要以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為指導,以培養學生的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重視對學生必備知識的掌握和關鍵能力的培養。教師還要處理好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切不可顧此失彼,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想達到這一要求,需要教師強化學習意識,強化對課程標準的研讀,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去深度理解和把握教材,在此基礎上樹立正確的課程觀和教材觀;要重視對新高考真題的研究,特別是對高考改革已經推進的省份的試題加以研究,在綜合各省試題特點的基礎上制訂教學計劃,調整教學方向。要不斷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技能,緊跟時代前沿,把握生物學科的發展方向,提升教師對課堂的掌控力,在此基礎上不斷追尋能夠優化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為打造高效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重視學生習慣養成

進入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科目進一步增加,所學知識的深度與廣度都在提升,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要求變得更高,高中生物學科也是如此。對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重視養成學習習慣。具體來說,教師要指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導學案”的方式提高學生預習的效率,使學生能夠為課上參與做好準備。要幫助學生養成高效聽課的習慣,教師要告訴學生在高中生物課堂上不僅要遵守紀律認真聽講,還要全面參與,把動耳聽、動眼觀察、動腦筋思考、動口說,以及動手做結合起來。特別是在小組討論環節和實驗教學環節,一定要積極參與,注意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消化,從而提升學生的聽課效率,讓高中階段的學生知曉如何學習生物課程。在課下,學生要認真完成課后作業,因為課后作業是對課堂學習內容的鞏固與靈活應用,同時也能夠起到對課上學習內容的拓展作用,為課上教學形成良好的補充。在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提醒學生養成良好的做作業習慣。第一要堅持自己獨立完成,第二要針對疑問點不懂就問,在此基礎上做好對課上學習內容的梳理,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為接下來的學習和后面的復習做好準備。學生養成了適合高中階段生物學科學習的習慣,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其在學科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這也是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

(三)做好初高中銜接教學

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說,雖然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學習了基礎性的生物學科知識,但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對生物學科的學習不夠重視,因為在部分地區生物學科并不屬于中考科目,或者是生物學科在中考中所占比重較小,學生對生物學科的投入不夠。因此到了高中階段,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做好初高中生物教學的銜接。高中生物教師要在思想上、知識上和方法上對學生進行適應高中階段的生物學科學習。在思想上,教師要從學生未來職業生涯規劃的角度,給學生介紹高中生物學科的學習對學生未來選課以及高考填報志愿的關系。如果學生需要選擇與之相關的專業,就必須要在起始階段打好基礎;而對于不想選考生物學科的學生,教師則要從學考的角度給學生明確要求。這樣就能使學生對高中階段的生物學科學習做好準備。在知識上,要做好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針對初中階段的重點知識,特別是概念性知識,一定要再次進行復習、梳理,如細胞、遺傳、光合作用等概念不僅要把握準確知識的內涵,還要使學生知曉其本質、外延拓展以及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在學習方法上,教師要把生物學科涉及的計算問題、推理判斷問題和分析歸納的方法逐步教給學生,特別是要給學生強調高中階段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及價值,從而發揮學生的核心作用。這樣的銜接,能夠減少學生在生物學科學習上的障礙,使學生迅速融入高中階段的生物學科學習中。

(四)長遠規劃,做好分層教學

根據新高考的要求,學生在高中階段的生物課程學習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所有學生都要參與的必修課程的學習,其學習目標是順利通過學業水平考試,達到畢業的要求;第二類是把生物學科作為高考選考科目,根據新高考的錄取原則,它是以等級考核的方式轉化為總分來呈現的,需要提升學生在生物選考科目中的位次。這樣兩種不同的需求,需要高中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做好長遠規劃,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分層教學,從而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需求學生的學習要求。教師首先要結合不同階段的教學任務進行三年教學規劃。高一階段教學要立足于學業水平考試的要求,以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興趣和學科思維為主,教學深度要適當;為了滿足選考學生的學習需求,可以在每節課適當增加探究性、拓展性學習的內容,注意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在高二學業水平結束后,學生進入選課走班的高考備考階段,這一階段的教學既要有對新教材選擇性必修的學習,同時也要兼顧對必修內容的復習與拓展,幫助學生構建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高三階段則是進入系統復習和高考備考的沖刺階段,這一階段的復習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以教材為抓手、以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為目標,開展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學活動,這既符合高中教育的特點,也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

(五)重視實驗教學

高中生物學科作為一門理科課程,實驗是生物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也特別強調要“加強和完善生物學實驗教學”,這里的實驗既包括在實驗室中的實驗,也包括校內外開展的實踐活動和探究活動。在實驗過程中,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究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也會有所提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高中生物學科的概念性知識較多,其理論性較強,如果僅僅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不僅會使學生感到學習枯燥,還容易出現知識之間的相互混淆。而通過實驗教學,能夠使學生親自感受知識生成的過程。例如在學習“植物生長素”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實驗室用水和生長素液來分別培育黃瓜秧苗,在學生觀察的過程中適當增加光照因素,從而使學生逐步得出結論,那就是在含有鈣、鉀元素的生長液中,黃瓜秧苗的長勢更好,而光照也是影響其生長的重要因素。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在家里做相似的實驗,可以脫離教材的束縛大膽進行嘗試,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科學思維,也會增強生物學習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對生物學科學習的積極性。

(六)豐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實效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針對高中階段生物學科課時較少,但教學任務較重的現實,為了優化教學效果,教師要盡可能減少單一的講授法,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教學實效。首先,可以多采用情境教學法。從新高考生物學科的命題特點來看,創設新情境解決問題成為新高考的命題趨勢,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有意識地給學生創設生產、生活中的情境,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從現在的疫情問題分析病毒的感染、擴散原理,從而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其次,廣泛地開展合作學習。通過開展合作學習不僅能夠讓學生去影響學生,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再次,靈活地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生物學科教學。教師要適時、適度地應用多媒體,靈活、直觀、豐富地呈現學習內容的優點,通過多媒體來輔助學生學習、理解知識,通過制作微課滿足學生個體學習需求。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把聽與做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總之,新高考新要求新變化,這也給高中生物學科教學提出了更多的挑戰,需要生物學科教師以課程標準為指導,從新高考的要求出發,立足于學情,不斷優化教學的各個環節,提升教學實效,力爭打造高效的生物課堂。

參考文獻:

[1]徐連清.恢復高考40年山東省高考生物科的回顧與思考[J].中國考試,2017(8).

[2]劉瀟.基于全國卷高考高中生物教學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7(47).

[3]步東軍.新一輪高考改革形勢下的高中生物作業設置和評價探討[J].現代教育,2016(1).

[4]李平.高中生物教學中亟待加強的四種教學思想[J].教師,2010(13).

[5]李麗文.新高考背景下融合移動學習的高中生物教學新模式[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9(6).

[6]魏家蕓.基于高考答題的角度思考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J].高考,2017(21).

作者:李炳生 單位:甘肅省岷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