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在愛國衛生總結會講話
時間:2022-05-13 08:43:00
導語:書記在愛國衛生總結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和我縣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的關鍵時期,我們召開這次縣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全體成員會議,主要任務就是:貫徹國務院去年9月在召開的農村愛國衛生工作暨紀念愛國衛生運動61周年現場會,以及省市愛國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動員各界廣泛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努力營造優美、清潔的生產生活環境,為實現我縣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目標,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剛才,縣愛衛會副主任、鎮鎮長同志宣讀了我縣2012年愛國衛生工作獲省市縣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名單,在此我表示祝賀。縣愛衛會副主任、衛生局長李玉珍同志對我縣前一階段的愛國衛生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對后一階段愛國衛生工作進行了詳細部署,對此,我完全同意,希望各鄉鎮、部門單位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對進一步做好愛國衛生工作再強調四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正視問題,切實增強做好愛國衛生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愛國衛生運動起始于上世紀50年代,是因1952年美國對我國發動了細菌戰爭,為做好反細菌戰工作,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倡導和發起的,是指通過群眾運動的方式,從除“四害”做起,普及衛生常識,破除迷信,消滅各種疾病和它們的根源,增進人民的健康。隨著社會的進步,愛國衛生運動的形式和內容有了進一步的變化和充實,涉及面更寬。比如環境衛生長效管理、農村改水改廁、環境保護、垃圾無害化處理、傳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等等。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縣愛國衛生運動開展了扎實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概括起來有四個特點:一是“創衛”活動蓬勃開展,城鄉衛生面貌明顯改善。全縣上下堅持以“創衛”為載體,扎實推進愛國衛生工作深入開展。城區致力于國家衛生縣城創建工作,縣委、縣政府先后多次召開會議,加大創衛工作力度,調整充實創衛工作班子,堅持責任到人、到地段,深入扎實地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城區交通、衛生、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環境質量、衛生質量明顯提高。同時,衛生先進單位、衛生村創建活動也深入開展,通過衛生先進的創建,有效地改善了全縣各地環境衛生面貌,倡導了文明、衛生、健康的社會新風尚,為社會和諧和進步打下良好的基礎。二是健康教育廣泛開展,群眾衛生保健意識不斷提高。初步建立健康教育網絡,以社區、醫院、學校、企業等重點場所為中心,深入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特別是今年8月,我縣根據《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規劃》,全面啟動開展了“健康面對面·鄉村行”活動,進一步普及衛生科學知識,增強居民群眾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三是改水改廁工作持續推進,農村生活環境明顯改觀。積極實施“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到2012年底,全縣農村改水累計受益人數達9.75萬人,受益面達到34.3%。結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活動及新農村建設,積極開展農村改廁工作,現已建成衛生廁所6.35萬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76.9%。四是病媒生物防制成果有效鞏固,衛生防病工作成績顯著。通過落實綜合防制措施,加強密度監測,病媒生物防制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深化,特別是城區病媒生物密度繼續控制在國家規定標準范圍以內,有效減少和切斷了疾病的傳播途徑。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縣愛國衛生工作面臨的一些問題和挑戰:一是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區和各鄉鎮等衛生基礎配套設施顯得相對滯后,特別是部分中心集鎮衛生設施配套比較薄弱,環境衛生狀況還比較差,城鄉集中供水、公共廁所、垃圾集中處理等相對不足。二是城鄉環境衛生存在問題仍然比較突出。農村環境衛生、城市的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小街小巷等臟亂差現象仍很嚴重,蚊蠅等病媒生物滋生地沒有得到有效地消除。三是隨著流動人口的增加,外源性病原體和輸入性傳染病傳播、流行的危險加大,疾病預防控制難度進一步增大。四是隨著工業化步伐的加大,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改善環境、促進健康的任務十分艱巨。五是隨著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長,開展健康干預,有效提高廣大群眾衛生意識,改變不良衛生習慣、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任務越來越重。
以上問題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一些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相對不足;另一方面還是因為我們在思想認識上有差距,一些鄉鎮、部門沒有把愛國衛生運動擺上重要位置,對愛國衛生運動的重要性、必要性認識不到位,存在重治標、輕治本的思想和畏難情緒,工作不夠積極主動,總是推一推、動一動,對新形勢下深入推進城鄉愛國衛生運動的有效途徑和辦法思考研究還不夠,各項制度和長效工作機制還沒有真正建立。
愛國衛生運動是事關全縣人民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的重要的民生工作,各鄉鎮、有關部門一定要從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的高度出發,堅持“政府組織、地方負責、部門協調、群眾動手、科學治理、社會監督”的方針,扎實推進愛國衛生運動。
二、突出重點,明確任務,迅速掀起愛國衛生運動的新高潮
愛國衛生運動對預防和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作用,必須長期不懈地抓下去。黨的十七大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高度,再次強調“要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去年9月份召開的全國農村愛國衛生工作暨紀念愛國衛生運動55周年現場會也明確要求:愛國衛生運動必須長期堅持,全社會的環境衛生整治、全民的健康教育和預防控制疾病必須長期進行,并要求各地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緊緊抓住健康教育、環境整治和預防控制疾病等關鍵,進一步創新和完善工作機制,豐富和深化工作內涵,把愛國衛生運動的重點進一步放到農村,推進社會主義新村建設。
根據這些要求,我縣今后一個時期的愛國衛生工作要緊緊圍繞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目標,不斷深化國家衛生縣城創建工作,扎實推進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著力提高全縣愛國衛生工作成效。重點要抓好五個方面工作:
(一)以“創衛”為載體,不斷改善城鄉環境衛生面貌。有關鄉鎮、部門單位要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創衛”目標,按照責任制分工要求,在創衛辦的統一組織、協調下,認真履行好職責,充分發揮好各自職能,有效落實好工作措施,確保如期完成國家級衛生縣城創建工作任務。一方面要嚴格按照單位愛國衛生工作的要求,加強對單位環境衛生的管理;要健全完善長效機制,加強城市環境衛生的管理,切實營造“干凈、整潔、有序”的市容市貌,同時,要積極推進衛生鄉鎮、衛生村建設,不斷改善農村環境衛生狀況。
(二)以健康教育為基礎,提高群眾自我保健意識。要繼續深入開展“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進一步健全完善健康教育組織機構和工作網絡,加大經費投入,加強宣傳陣地建設,定期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衛生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讓群眾了解衛生習慣與防病的關系、環境與健康的關系,自覺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衛生習慣,提高自身衛生意識和防病能力。要在中小學開設健康教育課,加強對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加強對農村婚喪嫁娶宴請活動的衛生指導,提高群體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水平。
(三)以新農村建設為目標,大力推進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要加強“村容村貌”建設,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積極發動群眾平整村路,構筑、疏通街邊溝渠,清除住宅、庭院、街路的垃圾和生活污染;農村生活垃圾要實行定點封閉式堆積,逐步做到統一收集、集中運輸和衛生處理;要逐步探索和建立農村居民自我管理的村莊保潔機制。要繼續抓好“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建設,扎實推進農村改水、改廁工作的開展。要加強水質的檢測,指導農戶做好水源的消毒,使農民用上安全水。同時要加快農村改廁步伐,把農村改廁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外環境整治結合起來,統一規劃,整體推進。
(四)以除“四害”為核心,不斷鞏固病媒生物防制成果。病媒生物防制是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整治環境衛生的一項重要任務。要認真貫徹落實除“四害”工作的有關管理規定,采取綜合防制措施,因地制宜地開展除“四害”活動,降低“四害”密度,預防和減少病媒生物疾病的發生和傳播。要堅持標本兼治的原則,在改善環境衛生、深入治本的同時,還要突擊搞好夏秋季節的滅蠅蚊專項活動,集中治標。要落實好餐飲業、食品生產加工業、垃圾收集點、公共廁所、建筑工地、集貿市場、養殖場、屠宰場等重點場所的蠅蚊防制措施。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服務機制,全面推行專業殺滅與群眾殺滅、集中殺滅與日常殺滅、藥物殺滅與環境防治相結合的運行機制,廣泛動員,全民參與,全面完成除“四害”工作任務。要加強技術培訓、指導及效果評價,做到科學合理防制,提高防制質量,確保病媒生物防制各項指標全面達標。
(五)以加強農民工衛生管理為重點,提高農民工健康保障水平。隨著“工業立縣”戰略的深入實施,進城務工及外來務工人員日漸增多。改善農民工的生活環境,為農民工提供必要的公共衛生服務,是愛國衛生運動的新內容和新任務。要加強對農民工居住比較集中的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建筑工地等的環境治理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檢查指導,改善衛生基礎設施和飲食衛生條件。加強農民工及其子女的健康教育、免疫規劃、婦幼保健、傳染病防治,特別要加強職業病和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文明衛生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
三、強化措施,注重結合,不斷提高我縣愛國衛生工作實效
農村愛國衛生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工作,不僅涉及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實施改水、改廁工程,開展農民健康教育,還要加強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各項工作要緊密銜接,形成合力,才能夠有效地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才能夠實現“改造衛生環境,弘揚健康文化,倡導衛生行為,有效防控疾病,全面提高農民健康素質”的目標。具體工作中必須強化“三個結合”:
(一)將愛國衛生工作與農村衛生工作緊密結合。要加強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建設,培養一支忠實為農民服務的衛生服務隊伍。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所(社區衛生服務站)要在為農村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同時,進一步提供公共衛生服務,落實防治結合的方針,做好預防控制疾病、計劃免疫、健康教育和鄉村環境衛生整治指導工作,使農村衛生工作更好地服務于農村愛國衛生工作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將愛國衛生工作與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密切結合。凡是愿意參加新農合的農民都可以得到初級的醫療保健,這項制度的實施,有效提高了廣大農民的互助意識,引導農民無病早防、有病早治,切實增強農民群眾的自我保健意識與健康水平。通過幾年的努力,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已達到92.9%,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抓好制度建設,不斷擴大參合面,深入實施參合農民健康體檢,加強健康檔案運用,提高健康服務水平,使這項惠民政策發揮更大效益,以此增強農民的衛生意識,推動愛國衛生工作深入開展。同時也通過開展農村愛國衛生運動,提高農民健康水平,降低發病率,降低合作醫療成本,促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穩步發展。
(三)將愛國衛生工作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中央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涉及到發展經濟、村民教育和衛生環境面貌的改善,這幾個方面的工作緊密相聯,互為因果,必須有效地結合起來,最終實現提高農民物質、文化和健康水平的目的。為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今年我縣開始實施“三農提升工程”,旨在努力改善農村環境,改變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村發展,各鄉鎮、部門要將愛國衛生工作項目與“三農提升工程”項目進行有機結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有效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四、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努力保障愛國衛生工作順利開展
愛國衛生運動是黨的群眾路線運用于衛生工作的偉大創舉,各鄉鎮、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狠抓落實,進一步提高全縣愛國衛生工作水平。
(一)高度重視,強化領導。愛國衛生工作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內容。各鄉鎮、部門要把愛國衛生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對愛國衛生工作的領導,將愛國衛生工作納入當地或本部門年度工作計劃,確定年度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加大投入,強化督促檢查。要進一步健全完善縣、鄉鎮、村委會(社區)三級愛國衛生工作網絡,確保愛國衛生各項工作在基層得到落實。
(二)明確職責,密切配合。各級愛衛組織要充分發揮議事協調職能,建立健全愛衛會委員部門例會制度,每年召開工作會議,研究、解決愛國衛生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各級愛衛組織要充分發揮職能,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當好參謀、做好服務、提供指導。各成員單位及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主動承擔起各自負責的工作任務,做到人員、經費、責任“三落實”,并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和配合,相互支持,密切協作,把各項工作落實到位。愛衛辦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培訓,健全制度,提高愛衛會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三)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各鄉鎮、部門單位要把宣傳工作作為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特別是各新聞媒體要充分發揮輿論宣傳優勢,抓好主渠道、主陣地的宣傳工作,堅持宣傳的廣泛性和經常性,大力宣傳愛國衛生運動的典型事跡和先進經驗,宣傳衛生防病知識和保健知識,引導廣大群眾人人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破除迷信,摒棄陋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全面營造講文明、講衛生、樹新風的社會氛圍,推動我縣愛國衛生運動深入持久的開展。
- 上一篇:書記在土地資源開發動員會發言
- 下一篇:縣長在軸承產業發展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