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產業發展規劃意見

時間:2022-04-01 04:10:00

導語:新農村建設產業發展規劃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農村建設產業發展規劃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彭山林場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農村生產力放在第一位,立足場情實際,因地制宜,調優結構,培育亮點,促進農民增收、產業增效。

一、發展思路

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發展第一要務,以強場富民為目的,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為主線,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為出發點,大力實施“拓寬產業領域,發展特色產業”的工作思路,找準有自身特色的發展方向,著力培育農業強勢,轉變企業發展弱勢,克服市場發育劣勢,促進產業協調發展和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發展目標

至年,全場農業產值年遞增5%,達960萬元;林業產值遞增20%,達350萬元;人均純收入5810元,年遞增8%;力爭到年全鄉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比重32%:37%:31%,產業結構更趨合理。

三、發展方向

(一)發展特色產業,使林場成為名副其實的農林產地。

圍繞“山上種松(竹)杉,山下種西瓜,庭院種果花”這一目標,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一要多元并舉。優化松、竹、杉等傳統產業,大力發展花卉苗木、西瓜、果樹、反季節蔬菜等增收項目;二要做大產業。著力對現有竹山進行低改,按照筍竹兩用速生豐產栽培技術,抓好科學留養,并在林泉、彭山、大金山3個竹山大村每年建立2000畝竹山深翻施肥示范片,使竹山林分質量明顯提高;三要建好基地。建成白果苗圃示范基地。

(二)壯大規模產業,使林場成為上規模檔次木材加工基地。

采取扶優扶強措施,制定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傾斜政策,引進資金技術發展創匯農業,出口加工企業,按照“三來一補”,著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構筑民營主導格局,逐步形成有一定規模的外向型農村產業格局。主要是抓好木材加工。要充分利用毛家垅閑置場進行辦廠,鼓勵富于勞動力從事木材加工。年加工木材達15000立方米。產值達350余萬元,利稅增加80萬元以上,同時,可安置70余名農村富余勞力。

(三)培育效益產業,使林場成為充滿活力的發展高地。

發揮經濟強村輻射帶動作用,在資源共享、項目引進、吸納就業等方面建立合作關系,解決雙方發展的瓶頸制約,實現共同發展;同時,根據產業發展需要,利用周邊村莊的土地、產品和勞動力,通過聯合或兼并等形式進行開發,在改變村莊落后面貌的同時,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和資源,實現雙方可持續發展。依托周邊豐林鎮依塘村規模養殖蛋雞優勢,引導和鼓勵農民積極從事蛋雞養殖,重點扶持5至10戶養殖大戶,年產5萬羽,產值150萬元。

四、發展措施

我場堅持從三個方面營造發展氛圍,培育經濟亮點,促進產業協調持續快速發展。

1、制定扶持政策,促開發。在宣傳和執行縣有關優惠政策的同時,進一步制定和完善兩級扶持措施,我場對發展蛋雞1000只以上/批的補助200元/戶,每批養2000只以上的補300元/戶,每批養3000只以上的補助500元/戶,每批養5000只以上的補助800元/戶;種植用材林20畝以上的由場免費提供種子,另獎勵300元。

2、實施“科技興農”,促發展。堅持將農業技術推廣經費列入財政工作預算,建立健全培訓機制,使農技隊伍和農民素質水平得到不斷提高。力爭每季度邀請農林專家為群眾講授毛竹、杉、松栽植、養雞等實用技術,農村勞動轉移技能等培訓班,使農民切實掌握實用技術,為新農村建設服務。

3、強化服務舉措,促成效。一是堅持深化“三結合闖市場”活動,即一名黨員、干部聯系一名經濟能人共幫一戶以上的普通農戶,組成“三結合鏈”,共同闖市場、搞流通、抓調整、促增收。二是不斷健全竹、松杉和養殖、加工、流通服務體糸,促進村會經濟組織的進一步發展。三是開展創“平安林場”活動,在全場范圍建立健全以“綜治到戶,責任到人”為主題,以“包學習、包責任、包成效”為內容的“三包”責任制,把矛盾控制在萌芽狀態,全力維護社會安定穩定,打造一個優良的生產投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