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人民幣升值對國內經濟社會意義
時間:2022-10-31 02:03:00
導語:探究人民幣升值對國內經濟社會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外關于人民幣升值的呼聲越來越強烈。2010年人民幣匯率兌美元升值5%左右,經濟學家馬駿預測人民幣兌美元在未來10年內平均每年將升值約4%。面對美方咄咄逼人的態勢,我國國務院總理嚴正警告,強制別國調整自身貨幣匯率的做法“不利于匯率改革”,并表示人民幣匯率將保持穩定。隨后美國做出強烈反應,關于人民幣匯率的博弈開始升級。在2010年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而2010年9月29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匯率改革促進公平貿易法案》,旨在對所謂低估本幣匯率的國家征收特別關稅。
一、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一)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積極影響
1、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改善有一定促進作用。由于我國很多出口產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附加值低,主要以價格低廉贏得國際市場。人民幣升值迫使出口企業必須積極地參與國際合作和分工,以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產品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而不是僅依靠價格和資源優勢;迫使企業必須進行技術創新升級,增加商品的附加值,提高產品科技含量。
(1)人民幣升值有利于我國企業進行海外投資,開拓國際市場。我國大力鼓勵本國企業“走出去”,許多大企業也開始實施國際化的經營戰略,人民幣升值使企業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國外的資源,能夠顯著降低這些企業海外投資或收購境外資產的成本,增強了企業的國際購買力和對外投資能力。
(2)人民幣升值有利于企業技術提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出口企業要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必須進行技術創新,對先進技術設備的進口需求將不斷擴大。人民幣升值,使企業能用更少的資金購買先進技術設備,直接降低企業技術研發成本,間接促使企業不斷更新技術,提高管理水平,改進產品檔次,增強核心競爭力,從而促進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3)人民幣升值有利于服務貿易和服務業發展。人民幣升值可以最有效率地對出口企業進行洗牌,把制造業中那些附加值和技術含量低的企業出局,有利于改變過去資源過度向制造業集中的局面,引導更多資源轉向服務業,從而推動我國產業結構良性發展,進而推動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快速發展,最終實現服務貿易與商品貿易共同協調發展,提高整個國家的綜合競爭力。
2、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口貿易的積極影響
(1)改善我國貿易條件,減輕進口能源和原材料成本負擔。我國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近期國際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國內企業生產成本越來越高。而人民幣升值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國在進行國際貿易時,降低國外資源的采購成本。比如,按FOB300美元/噸的進口鐵礦石計算,若按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1∶8.27計算,進口1噸就需2,481元人民幣;按升值后的匯率1∶6.57計算,僅為1,971億元人民幣。因此,人民幣實行匯率制度,有利于石油、礦石等國內緊缺資源的進口。
(2)我國百姓國際購買力增強,使他們得到更多實惠。人民幣升值后,意味著百姓手中的財富更加值錢。這將會降低居民出國旅游、留學和培訓的費用,這無疑對百姓是一大福音,從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國際購買力。如一臺原裝進口品牌轎車,目前的價格假設是40萬元人民幣,如果人民幣升值20%,則該轎車的價格就能下降20%,降到32萬元;另外,轎車的原配件進口價格也會因人民幣升值而下降,這些對轎車的使用者來說也是件好事,未來養護費用也會下降。所以,人民幣升值對那些喜歡消費國外商品和經常到國外旅游的人來說,其購買力和消費能力大大提高。
(二)對我國出口貿易的消極影響
1、人民幣升值對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影響首當其沖。我國的一些出口企業,如紡織、輕工和機電等企業,大多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出口產品的主要優勢在于較低的生產和銷售成本,人民幣升值后,其國際價格競爭力將被大大削弱。這些企業所生產的產品檔次較低,技術含量不高,利潤空間很小,人民幣升值對其影響較大。這些企業面臨挑戰,只能轉變自身的出口商品結構,或瀕臨倒閉。據專家測算,人民幣升值1%,紡織行業利潤將下降2~6%。同時,部分產品常受到歐美等國際市場的限制,人民幣升值后,企業利潤空間嚴重受擠,進一步削弱了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2、人民幣升值將降低我國外貿出口增長,減少我國外匯收入。目前,我國主要是以制造業產品出口為主,大多數是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高科技產品很少。人民幣升值,出口企業為維持本企業的利潤,出口產品的單價將提高,這不利于擴大出口,提高國際市場占有率;如果保持出口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不變,則勢必壓縮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我國外貿出口造成沖擊。
3、人民幣升值對企業應收外匯和已接訂單直接經濟影響大。由于我國大部分外貿企業按照國際貿易慣例,實行先交貨后收匯的交易方式,且大部分以美元結匯。而中小企業抵抗匯率風險的能力普遍較差,因此,當前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貿企業應收外匯、已接訂單和合同未履行完畢等方面所產生的直接經濟損失較大。而匯率變化帶來的損失只能由外貿企業自己來承擔。由于各企業之間的競爭激烈,外貿企業的利潤率很低,這樣就擠壓了企業的利潤,使一些規模小、承受風險能力差的中小企業倒閉。
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影響
(一)人民幣升值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在我國金融監管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的情況下,人民幣大幅升值,將觸發大量熱錢對金融體系的沖擊,流入資本市場的熱錢將加大我國房市、股市的泡沫,對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就A股來說,人民幣升值對其影響可以說是利弊兼有。短期上來講,人民幣的升值會刺激大量的投機性資本,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熱錢”流入我國。這些投機性短期資本將首先進入我國股票市場,增加資金供給,增強我國股票市場的信心,會帶來股價的提升。而合格機構境外投資者制度的出臺,以及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升溫,將會帶來越來越多的國際游資進入A股市場進行套匯,提升國內A股市場的國際化估值。另外,人民幣升值會使我國的外匯儲備大大增加,央行投放超額的基礎貨幣,致使國內流動性資本過剩,也對證券市場中股票價格產生較大影響。
就B股來說,由于A股與B股的價格是動態變化的,人民幣升值會使以人民幣標價的資產價值上漲,B股上市公司資產增值,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業務開展、增強盈利能力,推動B股股價上漲。同時,B股市場也蘊藏著巨大的投資機會。
就H股來說,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對H股的影響最為顯著。H股是以美元或港幣標價的人民幣資產,人民幣升值意味著H股升值。目前,H股上市公司業績增長較快,相對于B股市場,H股資金流動性更強,投資風險及上市公司的監管成本相對較低,優勢突出,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潛在收益將成為刺激行情上漲的強大動力。
(三)人民幣升值使我國巨額外匯儲備大量縮水。早在2006年2月底,中國大陸外匯儲備總額達8,537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一。到2010年3月,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達到了24,470.84億美元,繼續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而人民幣升值,使得我國美元儲備大量縮水。
三、人民幣升值對社會的影響
人民幣若大幅升值,首先受到沖擊的將是紡織、輕工等附加值不高的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升值帶來的沖擊不僅僅局限在傳統行業上,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調查,由于缺乏自主創新能力,許多機電企業短期迅速消化升值損失的能力有限。如人民幣短期升值過快,部分中小企業很可能會出現棄單等違約行為。人民幣升值的“倒逼機制”是有承受底線的,當出口企業同時面臨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漲價、外需低迷等一系列沖擊時,就可能無力承受,從而陷入絕境。而大量中小出口企業,恰恰是中國吸納勞動力的最重要的載體。工廠破產會使大量員工失業,基本生活條件的缺失,將嚴重影響社會穩定。
從國際來看,目前印度、越南等周邊國家勞動力成本已經比我國低,水、電、土地等費用與我國相當,一些外資企業已經開始向東南亞和印度轉移部分生產能力。
- 上一篇:新時期高藥價的原因及戰略
- 下一篇:國內循環經濟發展阻礙以及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