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喬家大院》帶來的理財學思考

時間:2022-03-21 10:05:00

導語:探究《喬家大院》帶來的理財學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喬家大院》帶來的理財學思考

大型電視連續劇《喬家大院》以山西省祁縣喬家大院為背景,藝術地描述了喬家堡著名商家喬家第三代傳人喬致庸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歷,展現了節儉勤奮、明理誠信、精于管理、勇于開拓的晉商精神,表現了清朝年間,山西晉商為發展中國民族商業所建立的不朽業績,同時,這部電視劇中所體現的理財學思想,也值得我們思考。

一、誠信是為商之根基

古語云:誠者,圣人之性也;至誠則金石為開;至誠者,天之道也,君子誠之為貴,以至誠為遠,以至仁為德。即使在今天,不少商家依然將這段文字作為店訓。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誠信是商家的立命之本。喬家的經商理念是“信、義、利”,正是將誠信放在首位才使其成為“百年喬家”。當喬致庸發現包頭復字號的個別店鋪出現了以次充好的胡麻油時,果斷決定將這批胡麻油以每斤一文的價錢賣給人做燈油,并公告近期凡到該店買過胡麻油的客人,可以去店里全額退銀子,同時還要低價賣給他們不攙假的胡麻油,以示賠罪,一舉挽回了復字號的聲譽。喬致庸從南方販茶,考慮到路途遙遠、運輸時間長,可能會導致茶磚因自然干燥而重量變輕而給其他商家和消費者造成損失,便將標重一斤的茶磚制作為一斤一兩重。

按照理財學的觀點,人是理性的,理性人在處理各種問題時必然是趨利避害。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亦如此。在存在競爭的商業社會中,當商家使用了欺騙消費者的手段,由于信息不對稱,消費者最初可能會上當,但這種當通常只上一次。從長遠來看,有欺騙行為的商家雖然可獲得較大的眼前利益,但喪失的是持續經營獲得未來現金流的能力,而企業的價值很大程度是由預期未來現金流的大小決定的。所以,縱觀古今中外,凡生命力長久的企業,必定是非常重視誠信的企業。尤其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

二、現金流是企業的生命之水

理財學界有一句名言“現金為王”(Cashisking)足見現金流對于企業的意義。喬家因在包頭與邱家爭做高粱霸盤,白銀幾乎全部變成了高粱堆在倉庫,存貨大量積壓,資金鏈已經斷裂。如果不是喬致庸以婚姻作賭注及時籌到白銀,喬家遭受的將是滅頂之災!

除去戰爭、自然災害和政治動蕩等不可抗力,企業生存的最大威脅就是現金流的中斷。近幾年我國上市公司高管人員頻頻發生違法違規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伴隨著大量抽逃資金及大量違規擔保等事項,企業的經營很快就會業績下滑、市場評價持續降低、或者被其他企業收購如啤酒花、托普軟件、科龍電器等企業,如果高管發生的問題沒有給企業帶來較大的資金壓力,那么企業在經過短暫的調整之后,依然可以重整旗鼓。另外,大到巨人集團的倒閉,小到安徽省阜南縣張子海飯館的關張,都是因為各種原因最終引起現金流中斷而導致。因此,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一定要關注現金流。只有生命之水不竭,生命之樹才可長青。

三、合理利用債務資金有利于增加投資者的財富

在企業正常經營的前提下,適度舉債有助于企業利用財務杠桿提高對投資者的投資回報率,這是現代資本結構理論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秵碳掖笤骸分猩婕暗綆讟秵碳遗e債的故事,如解高粱霸盤之困時向陸家借債、南下販茶時向多家商號舉借大量債務等,這些借來的資金對喬家生意的擴展和財富的增加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雖然以今天的觀點來看,喬家的借貸屬于民間借貸行為,但其適時利用債務資金、促進企業發展的做法也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不管是西方的理論還是我國的實踐,都說明適度、適當舉債有利于投資者財富及企業價值的增加。

四、妥善處理委托關系有利于企業的和諧發展

委托理論認為,當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發生分離之后,出資者(委托人)與管理者(人)就會形成委托關系,委托關系形成會派生出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正確處理這種關系,有利于減少成本,提高企業的價值。喬家在陜西、包頭等地擁有多家分號,委托各分號的大掌柜管理,并雇傭了許多伙計,為了保證大掌柜能夠為喬家的生意積極工作,大掌柜不僅擁有不菲的薪水,而且擁有一分身股,每4年分紅一次。同時為了留住如馬荀那樣經驗豐富、有能力并長期為商號服務的伙計,喬致庸大刀闊爺地重修店規,給所有伙計也頂一份身股。這種管理者和員工以其管理能力和工作業績入股的激勵機制對商號的良好運行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健全激勵機制的同時,喬致庸也恰當地使用了處罰約束機制。當發現包頭復字號通順老店的胡麻油摻假事件后,一方面積極采取措施挽回商號的聲譽,另一方面果斷辭退了相關責任人,但對被辭退的大掌柜顧天順等曾經對商號貢獻較大的人的生活作了妥善安排,使他們以后的生活不至于陷入絕境。這樣既處罰了損害商號利益的管理者和員工,又體現了其仁厚,用現在的語言描述可謂“獎懲分明,以人為本”。這種思想在我們今天的企業管理中也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

五、敢于冒風險是企業成功的重要因素

理財學理論認為,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風險和收益是相隨的,決策所冒的風險越大,預期的收益就越高。《喬家大院》中至少有兩個故事反映了喬致庸敢冒險,善于把握商機,積極開拓市場的企業家精神。一是當包頭生意穩定后,喬致庸決定將生意做到蒙古大草原上去,用草原上的牛馬和內地布匹鐵器和日用品進行交易,牧民能得到便利,內地能得到蒙古的牛馬與皮張,也能為喬家創造更多的財富。二是由于戰亂,南北茶路長期不通,“天下人皆以這件事為理由,不敢去南方疏通茶路,才給喬致庸留下了如此巨大的一個商機?!逼髽I在經營過程中若能審時度勢,把握商機,必將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生存和價值增加。

六、商業競爭未必就是你死我活,獲得雙贏更有利于事業發展

我國有句俗話:商場如戰場。商場上進行的是沒有硝煙的戰爭,有時甚至會達到你死我活的境地。但《喬家大院》處理與競爭對手矛盾的故事促使我們重新思考這個問題。故事一:當喬家包頭復字號通過策略把庫里囤積的高粱和馬草全都高價賣給了競爭對手、并有積怨的達盛昌,欲以牙還牙、置達盛昌于死地,但通過全面分析利弊,認為“達盛昌以詐行商,違背了誠信第一的信條,可今天我們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之身,別人他日仍能以此道對付喬家。達盛昌雖然沒有別的路可走,但他還可行敗戰之計,將生意全部頂給另一個比喬家還有實力的商家,回頭再和復字號惡斗。包頭商界乃整個山西商圈最大的危險不在于有一個達盛昌,而在于需要重建秩序,再立誠信第一的商規”。喬致庸繼而主動上門言和,以原價從達盛昌購回十萬銀子的高梁,以解達盛昌現銀周轉之困。喬致庸和達盛昌東家邱天峻商定,自此兩家永世不做霸盤,重建商界秩序,再立誠信第一的行規。故事二:喬家欲涉足票號業,將北京大德興絲茶莊改為大德興茶票莊,北京老票號廣晉源的東家成青崖不愿別人染指票號業,故意差人用金元寶和銀冬瓜到大德興兌換現銀,想通過擠兌迫使大德興摘牌關張。但事與愿違,這次較量導致廣晉源幾乎關張,成青崖抽出寶劍要自殺,喬致庸及時趕到,給成青崖磕頭,兩家和好,從此不再惡斗,并為實現“匯通天下”共同努力。這兩則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商戰中的勝者,如果能夠以仁厚的態度對待失敗者,采用聯合共進的策略,不僅有利于雙方的發展和價值增加,也有利于行業秩序的規范,更有利于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

七、承擔社會責任是企業的義務

企業的社會責任有三個層面:其一是創造社會財富;其二是對員工的社會責任,其三是對社區和社會的公益責任。管理大師德魯克認為,承擔社會責任本來就是企業的應有之義。他認為,企業是社會的基本組成部分,其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自身,而是為了實現社會的某項特定的目標和滿足特定的需要,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工具,企業的管理層有三項重任:實現企業的特定目標和使命;使員工取得成就;承擔社會責任?!秵碳掖笤骸分械摹鞍倌陠碳摇保涍^多年經營積聚了大量財富,到喬致庸晚年,喬家庫存的銀子兩千多萬兩,頂得上同期國庫3年的收入。之所以能夠積累數量如此巨大的財富,一方面是其經營有方,另一方面也和喬家的“仁厚”密切相關。這種仁厚所體現的精神,用現在的語言描述就是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如給伙計頂身股、免除小相與的債務;為朝廷提供戰爭所需資金,為流亡的清政府提供銀兩;同治七年,當一場百年未遇的旱災席卷北方時,喬家讓人在村口埋下大鍋,廣開粥場,一時間聞訊趕來的災民竟有十萬之眾。為不讓這些災民餓死,喬致庸將多年積攢下來的二百萬銀子全部換成糧食,全家和災民們一起去粥場喝粥……企業如果盡了承擔社會責任的義務,從表面和短期經濟利益來看可能是不合算的,但是,對員工盡責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對社會盡責可以使企業樹立起良好的社會形象,從長遠來看,更有利于企業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