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活化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的途徑
時間:2022-02-17 02:50:00
導語:探究活化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的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閱讀是獲取信息,拓展視野,擴大知識面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本文分析了活化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設計:以生動有趣的場景為導入,以互動閱讀為核心,以拓展閱讀為補充,以生活化的閱讀作業為鞏固,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關鍵詞:英語閱讀;教學設計;興趣
閱讀是一種聽、讀和情感融入的交際形式,是學生獲取信息、知識的主要手段。但很多學生只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機械閱讀,很難上升為“自如地閱讀境界”和“完整地理解篇章”。而閱讀是語言交際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閱讀不僅能幫助學生獲取大量的信息和豐富的知識,還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要吸引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活動,教師要在教學設計上做好充分地準備。
結合自己多年的英語教學實踐,在具體英語閱讀課教學中,筆者認為應做好“趣味性的閱讀導入”、“互動性的閱讀活動”、“拓展性的閱讀教學”、“生活化的閱讀作業”這四個環節的教學設計。
一、趣味性的導入設計
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探索事物底蘊的內在動力。《英語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激發和培養學生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樹立自信心,使他們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主動思維,大膽實踐。
因此,在導入環節的設計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盡量符合學生的心理需要,使他們盡快進入英語學習狀態,活躍他們的思維,激發他們的表達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環節盡可能采用那些能充分調動學生各種器官、趣味十足的方式,如多媒體視聽導入、游戲導入、歌曲欣賞和吟唱導入及小組競賽導入等。
二、互動性的課堂活動設計
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知識的獲得,還是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發展;無論是情感、意志的培養,還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須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不斷探究,教師是無法代替學生分析思考的。
因此,筆者認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思考的方式,重視生本對話,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應從情感角度設計問題,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一)生本對話,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生本對話”指的是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批判。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背景、思維習慣、情感去理解體驗文本的意義,并在此基礎上超越文本意義,構建屬于自己的意義,所以學生需要有充足的閱讀時間來獲得豐富的閱讀體驗。
在實際閱讀課教學中,很多教師在提問后就馬上讓學生回答,不給學生時間去思考。試想,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學生的思考能有深度嗎?學生能獲得多少“頓悟”和思維的閃光呢?學生為了迎合教師的心理,匆忙尋找只言片語作答,表面上氣氛活躍,實際上是走進了繁瑣而膚淺的一問一答的圈子中去了。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教師應在提問后給學生一些獨立思考的時間,讓他們潛心閱讀,自我感受,深入思考。這個等待的時間雖長,卻正是學生思維最為緊張活躍的時刻。
另外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每個學生閱讀的速度、對文本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許多教師把學生各個看成齊刷刷的相同的對象。而閱讀活動應發揮學生主體性和自主性,正如一位西方教育學家所說:“Tellme,Iwillforget.Showme,Imayremember.Involveme,Iwillunderstand.”在閱讀活動中,學生應該是交際者,教師是引導者。
(二)從情感的角度設計閱讀問題
學生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對文本中的人或事物會產生喜愛、厭惡、贊賞、痛恨等情感。教師由此設問,有助于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以教學SEFCBook2Unit1為例。該單元Reading部分以NoBoundaries為題,介紹了科學家StephenHawking與病魔抗爭的故事及其對生活的態度。文中以大篇幅介紹了他對宇宙起源的研究和理解,向學生展示了一個偉大科學家的形象。為了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一個整體理解,在學習閱讀體會中筆者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
1.WhatattitudedoesHawkinghavetowardshislifeanddreams?
2.HowdoesHawkingunderstandscience?Doyouagreewithhim?
3.CanyoutellwhatkindofpersonStephenHawkingis?
4.Howdoyouunderstandthetitle“NoBoundaries”?
通過回答這些問題,學生在閱讀中可更好地了解偉大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和人生觀,同時也啟發學生實現自我教育,在情感上獲得共鳴。
(三)整體性閱讀活動設計
閱讀課的教學過程應該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即按“整體——局部——整體”的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整體閱讀和訓練。為此,閱讀教學時我們采用語篇教學法,通過整句、整段閱讀,達到對全篇文章的正確理解,讓學生“見之森林,知其概貌。”我們引導學生通讀全文,借助上下文等來揣測詞義,理解句子的隱含意義,弄清全文的中心思想,層次結構,行文線索以及作者對筆下人物的態度和寫作意圖。要求學生要先粗讀課文,理解總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模式。詞句的學習,觀點的理解都在一個完整清晰的全篇認知圖中進行,通過關鍵詞、主題句有針對性地分析理解點,并以點帶面,深化閱讀。
三、拓展性的閱讀教學設計
按照現代教育心理學和新英語課標的要求,英語閱讀教學不僅要完成傳授語言知識、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任務,更要深化課文的內涵和拓展課文的外延,把課文的空間范圍延伸、拓展到現實生活中,教會學生認識自我、認識世界,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開發學生的閱讀思維加工能力。對學生而言,其最終的能力應該是跨文化的交際能力。
四、生活化的閱讀作業設計
“教學回歸生活”、“生活即教育”已經成為教育理論界和實踐領域的熱點。而作為英語教學重要部分的英語作業,應走向生活并體現生活的豐富內涵。教師可以通過英語閱讀作業,把學生引向家庭、引向社會、引向生活,使英語作業成為豐富生活的向導。
然而,長期以來,受應試觀念的影響,教師設計的英語閱讀作業往往只局限在書本上的練習題或參考書里的一些練習。因而,學生做英語作業就很被動,興趣不高,覺得枯燥乏味。
如果英語作業能夠貼近生活,就能激發學生做作業的熱情,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拓展他們的視野,使他們的視野從書本世界轉向生活世界,并尋求兩者給自己帶來的樂趣,感受到知識的魅力。
同時,那些強調學生親身經歷的實踐型生活化閱讀教學后的作業,能改變以往英語作業紙上談兵的狀況,讓學生在做、考察、實驗、體驗、創作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如在教SEFCBook2Unit3Computer時,筆者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引入了QQ這個話題,和學生進行了一個真實有趣的對話。
1.WhendidyougettheQQnumber?
2.Howdidyoufeel?
3.Whatdoyoudowithit?
4.Whatdoyouthinkofit?
由于該話題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也有話可說,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最后,筆者布置了閱讀后作業——寫作:________sQQtimes。正是因為師生對話來源于生活世界,對話內容生動、自然,學生有表達欲望,交流中也就碰撞出許多動態生成的精彩內容,真正帶學生從文本走向生活。這樣的作業,學生自然樂意去做。
總之,在英語閱讀課教學中,教師要開展各種易于接受、易于實施的閱讀活動,活化閱讀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以生動有趣的場景為導入,以互動閱讀為核心,以拓展閱讀為補充,加以生活化的閱讀作業為鞏固,讓英語閱讀課煥發生機,讓學生從閱讀中獲得知識,獲得快樂。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李學書.生活化視野中的英語作業設計[J].中小學英語教學和研究,2008(12).
[3]錢希潔.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導入“深加工”[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5(10).
- 上一篇:護士的心理健康與自我調適透析
- 下一篇:國際三八節大學生思想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