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供應鏈的庫存管理增值服務論文

時間:2022-01-06 11:48:00

導語:探究供應鏈的庫存管理增值服務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供應鏈的庫存管理增值服務論文

關鍵詞:供應鏈;供應商管理庫存;經濟增加值

內容摘要:對于企業實施VMI的研究,通常是從外部因素進行分析,本文從價值增值的角度分析VMI發展的內部因素,并運用經濟增加值(EVA)方法分析VMI實現價值增值的路徑,認為影響企業價值的要素主要包括:銷售收入、銷售成本、費用、庫存、其他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而這些因素正是VMI實施的主要內因。最后本文從供應商和客戶雙方的角度提出VMI的經濟增加值策略。庫存控制問題是供應鏈管理中的核心問題。VMI作為供應鏈庫存管理模式在理論上和現實物流活動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供應商管理庫存(VMI)是目前供應鏈庫存管理的典型模式,這種模式改變了傳統的由使用者管理庫存的方式,實現了由供應商主動為客戶管理庫存,降低了供應鏈的庫存成本,提高了供應鏈的效率,并逐漸成為流通領域中的主要庫存管理方法。本文從EVA的角度對VMI實現價值增值的路徑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措施,以期為VMI的發展提供理論上的支持。

VMI與EVA的基本概念

(一)VMI的概念及外部效應分析

VMI是一種以用戶和供應商雙方都獲得最低成本為目的,在一個共同的協議下由供應商管理庫存,并不斷監督協議執行情況和修正協議內容,使庫存管理得到持續地改進的合作性策略。這種庫存管理策略打破了傳統的各自為政的庫存管理模式。體現了供應鏈的集成化管理思想,適應市場變化的要求,是一種新的、有代表性的庫存管理思想。

通常認為,VMI的實施有助于消除供應鏈中的“牛鞭效應”,校正供應鏈中的信息扭曲,抑制需求放大的問題;同時避免供應鏈中的各類物資經常性的處于閑置狀態,節省資金、場地、人工等成本;實施VMI還有利于走向聯合,實現共同發展,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等。這種研究是從VMI實施的外部原因進行分析,對于VMI實施的內部原因,目前的研究還較少。本文從經濟增加值的角度來分析VMI實施的內部原因,并認為經濟增加值可以用來解釋在供應鏈環境中實施VMI模式的內在原因。

(二)EVA的概念及其機理分析

經濟增加值(EVA)源自諾貝爾獎獲得者默頓•米勒和弗蘭科•莫迪利亞尼關于公司價值的模型,20世紀90年代初由美國斯特恩-斯圖爾特財務管理咨詢公司發展為一種新的管理評價體系,Stem&Steward是EVA管理體系的創造者和推動者。

EVA是企業資本收益與資本成本之間的差額。具體地說,是企業稅后經營凈收益與全部投入資本成本之間的差額。(1)

其中NOPAT為稅后經營凈收益,Kw為債務資本成本和股權資本成本的加權平均值,TC為總投入資本,ROA為總資產報酬率。

NOPAT=EBIT(1-T)(2)

其中EBIT為息稅前收益,T為所得稅稅率。稅后經營凈收益NOPAT等于息稅前收益減掉以息稅前收益為稅基計算的所得稅。(3)

其中DM為公司負債總額的市場價值,EM為公司所有者權益的市場價值,KD為公司負債的稅前成本,KE為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成本。

TC=DM+EM(4)

總投入資本TC包括權益資本和債務資本。

ROA=NOPAT/TC(5)

總資產報酬率等于稅后經營凈收益除以總投入資本。

RIt=NIt-BVt-1×k(6)

其中RIt為t時刻剩余收益,NIt為第t期實現的會計凈收益,BVt-1為t-1時刻的股權和債權的賬面價值,k為權益資本成本率。剩余收益是指若要公司為所有者創造財富,必須使投入資本的金額大于全部資本成本的金額。

BVt=BVt-1+NIt-Dt(7)

其中BVt為時刻t的股權和債權的賬面價值,Dt為第t期向所有者支付的股利。公司特定期間會計賬面價值的增值是當期實現的會計凈收益減去該期間向所有者的凈支付。

Dt=BVt-1+BVt-1×k+RIt-BVt(8)

公司價值用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表示為:(9)

其中Vt為t時刻公司的價值,Dt+n為未來第t+n期向所有者支付的股利。

根據式(8)、(9),可得:

(10)

當n→∞時,BVt+n/(1+k)n→0,結合式(7),則式(10)轉化為:

(11)

將股權和債權的賬面價值及收益的會計計量加以調整,即將剩余收益調整為EVA,得:(12)

其中BVt*為經過調整的股權和債權的賬面價值。

根據式(12)可知,企業價值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其未來創造EVA的現值,這是EVA指標價值增值的理論基礎,EVA成為衡量價值增值的典型方法。

VMI的價值增值路徑及策略

(一)VMI的價值增值路徑

從前文的分析可知,供應商與客戶實施VMI模式的根本原因在于企業價值的變化,而企業價值的大小則取決于其未來創造EVA的現值,因此,當VMI模式的實施使企業投入資本所產生的回報率與投資者要求的最低回報率之間的差額是正數時,表明企業創造了價值;反之,如果差額是負數,表明企業損失了價值;如果差額為零,表明企業收益僅能滿足債權人和投資者預期獲得的收益。

因此,VMI的價值增值取決于雙方企業EVA的提高,根據式(1)可知,EVA提高取決于:提高總資產報酬率ROA,即加速資產周轉,以既定的資金占用實現盡可能多的報酬;降低債務資本成本和股權資本成本的加權平均值Kw,采用更有效的籌資方案減少資本成本;同時當ROA>Kw時,盡可能多地投入資金TC,當ROA<Kw時,盡可能地減少資金TC的占用等。

進一步分析可知,總資產報酬率ROA取決于稅后凈利潤額,即銷售收入減去銷售成本及相關費用;債務資本成本和股權資本成本的加權平均值Kw取決于流動資產(包括存貨和其他流動資產)及固定資產比率。

因此,對于供應鏈各方而言,影響其價值的要素主要包括:銷售收入、銷售成本、費用、庫存、其他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其中,銷售收入增加可提高EVA,其他因素下降則對EVA產生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于悅.EVA應用于企業外部業績評價的可行性分析[J].北方經濟,2008(6)

2.方萍,郭文博.基于EVA指標的價值評估模型探析[J].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

3.王超,崔亮.基于VMI模式的供應鏈分析[J].價值工程,2009(2)

4.李洪等.EVA績效評價指標有效性的實證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