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5 08:55:4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高血壓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高血壓論文

高血壓聯合治療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血壓;聯合治療

[論文摘要]本文論述了高血壓聯合治療的好處及作用機制,具體闡述了八種高血壓聯合治療方案。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是整個地球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也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兇險殺手。我國高血壓患者約1.2億,而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多。我國目前每212秒就有1例腦中風發生,每21秒就有1例死于腦中風,終末期腎病與心力衰竭也在逐年增加。一般單一藥物治療的最大缺陷是僅能控制30%患者的血壓,重度高血壓控制效果更差。合理的聯合用藥可以彌補單一藥物降壓的不足,2種或2種以上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合用,其降壓作用可能疊加或協同。因此,小劑量就可以產生理想的降壓效果,減少不良反應。聯合用藥分為臨時處方聯合劑(又稱按需聯合)和固定復方合劑。固定比例的復方合劑由于經濟方便,依從性好,適用于中國目前國情,有利于低水平、廣覆蓋。臨時處方聯合更符合個體化原則。

1噻嗪類利尿劑與保鉀利尿劑的合用

此為同類藥物合用,噻嗪類利尿劑使血容量減少血壓降低,但長期應用易發生低鉀、低鎂等不良反應。與保鉀利尿劑聯用可加強降壓,減少低鉀,服藥過程中不必再補鉀。更適合老年高血壓,高血壓伴腎功能障礙伴心衰的患者。

2利尿劑與β受體阻滯劑的合用

查看全文

高血壓聯合治療探討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血壓;聯合治療

[論文摘要]本文論述了高血壓聯合治療的好處及作用機制,具體闡述了八種高血壓聯合治療方案。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是整個地球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也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兇險殺手。我國高血壓患者約1.2億,而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多。我國目前每212秒就有1例腦中風發生,每21秒就有1例死于腦中風,終末期腎病與心力衰竭也在逐年增加。一般單一藥物治療的最大缺陷是僅能控制30%患者的血壓,重度高血壓控制效果更差。合理的聯合用藥可以彌補單一藥物降壓的不足,2種或2種以上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合用,其降壓作用可能疊加或協同。因此,小劑量就可以產生理想的降壓效果,減少不良反應。聯合用藥分為臨時處方聯合劑(又稱按需聯合)和固定復方合劑。固定比例的復方合劑由于經濟方便,依從性好,適用于中國目前國情,有利于低水平、廣覆蓋。臨時處方聯合更符合個體化原則。

1噻嗪類利尿劑與保鉀利尿劑的合用

此為同類藥物合用,噻嗪類利尿劑使血容量減少血壓降低,但長期應用易發生低鉀、低鎂等不良反應。與保鉀利尿劑聯用可加強降壓,減少低鉀,服藥過程中不必再補鉀。更適合老年高血壓,高血壓伴腎功能障礙伴心衰的患者。

2利尿劑與β受體阻滯劑的合用

查看全文

高血壓麻醉處理論文

引言

圍術期伴重度高血壓及心肌缺血對于非心臟手術患者是一個嚴重的臨床問題[1-3],血壓過高增加心肌耗氧,易誘發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而致死.迅速控制高血壓及心動過速能大大提高麻醉與手術安全性論文.我們對24例患急性膽道疾病、梗阻性黃疸、腸梗阻等腹部疾患,術前伴高血壓、心肌缺血及心動過速患者行全麻處理,麻醉過程中應用佩爾地平、艾司洛爾、硝酸甘油進行治療,并觀察其療效及安全性.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24(男14,女10)例,患腹部急性疾病患者,年齡51~76歲,體質量49~84kg,患高血壓病1~30a伴心肌缺血、心動過速,在全麻下行急診手術,術前30minim東莨菪堿0.005mg.kg-1(或成人0.3mg),鹽酸哌替啶50mg,非那根25mg.入室后靜脈輸液、監測心電圖、脈搏氧飽和度、血壓、吸入氧濃度、呼末CO2濃度、尿量,全麻誘導時靜注芬太尼2~4μg.kg-1,異丙酚2mg.kg-1,萬可松0.08~0.1mg.kg-1,插管后以Sulla909呼吸機控制呼吸,吸入異氟醚15~30g.L-1,芬太尼1~2μg.kg-1.h-1iv,萬可松0.03~0.05mg.kg-1維持麻醉與肌松.

1.2方法分別于誘導前給予靜注佩爾地平10~20μg.kg-1,艾司洛爾0.4~1.2mg.kg-1,誘導后30min始,靜滴20g.L-1硝基甘油10~20μg.kg-1.h-1維持血壓平穩,術畢停藥后,以佩爾地平10~20mg.kg-1及艾司洛爾0.4~1.2mg.kg-1維持拔管血壓及心率穩定.觀察誘導、插管前用藥后0,2,5,10,15,20,25,30min,靜滴硝基甘油后10,20,30,60min,停止靜滴后10,20,30min,拔管前給予艾司洛爾,佩爾地平后0,3,5,10,20min,SBP,DBP,HR的變化.

統計學處理:所有數據均以X±s表示,P<0.05為顯著差異.

查看全文

高血壓腦出血護理論文

1高血壓腦出血的發病原因

高血壓腦出血的發病原因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1)長期高血壓使腦小動脈形成微動脈瘤,主要分布與基底神經節豆紋狀動脈供應區及橋腦,在血壓驟升時,微動脈瘤可能破裂而引起出血;(2)高血壓引起的腦小動脈痙攣可能造成其原端腦組織缺氧壞死,發生點狀出血和腦水腫;(3)腦動脈的外膜和中層在結構上遠較其他器官的動脈為薄弱,可能是腦出血比其他內臟出血多見的一個原因;(4)高血壓可加重、加速或導致腦小動脈玻璃樣變或纖維樣壞死,它使血管內膜大為削弱,促使形成夾層動脈瘤,繼而破裂出血。

2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治療進展

2.1病因及診斷長期高血壓是導致高血壓腦出血的最常見的原因,主要病變血管為直徑100-400微米的腦穿支動脈。腦穿支動脈以直角發自供血動脈,無側支循環,所以血壓升高時無分流血管。隨血壓的升高,穿支動脈出現Charcot-Bouchard(粟粒狀)動脈瘤,從而易出現腦出血。豆紋動脈、丘腦穿支動脈、中腦周圍基底動脈分支、小腦上動脈及下后動脈供血區均是高血壓腦出血的高發區。其他最主要的病因是動脈瘤和動靜脈畸形及其它血管畸形、腫瘤。

CT檢查是早期診斷的關鍵,它能清楚地區分是出血還是缺血性卒中,動脈瘤能確定出血量的大小和部位,顯示引起腦出血的結構異常,如動靜瘤、動靜脈畸形和腦腫瘤,還可顯示并發癥,如腦病、腦室內出血或腦積水。應用造影劑能進一步顯示可疑的血管畸形。MRI和MRA和其有效檢查方法一樣有助于查明血管畸形和動脈瘤等病變。MRI診斷海綿狀血管畸形明顯優于CT及血管造影,并能提供有關腦出血時程的詳細資料。

2.2早期觀察和處理

查看全文

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治療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治療

【論文摘要】目的高血壓腦出血術式選擇。方法根據出血量、出血部位、臨床表現,選擇不同的手術方式。結論對于出血量較大、臨床表現較重、部位靠近內囊外側用傳統額顳開顱,去骨瓣減壓術;出血量在30ml以下,臨床表現較輕,以小骨窗微創開顱手術;對于原發性腦室出血以額角鉆孔腦室外引流術。

本院從1990-2007年收治442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均行手術治療,采用不同的手術方法,收到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男323例,女119例,年齡30~75歲,平均56.7歲,40歲以下35例,40~49歲96例,50~59歲142例,60~69歲165例,70歲以上4例。

1.2臨床表現患者入院時血壓超過180/100mmHg335例,占76%,以頭痛起病者59例,意識障礙起病者130例,一側肢體偏癱者291例,言語不清起病者82例,發生腦疝者82例,起病至手術時間最短者2h,最長者72h,平均5.32h。

查看全文

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治療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治療

【論文摘要】目的高血壓腦出血術式選擇。方法根據出血量、出血部位、臨床表現,選擇不同的手術方式。結論對于出血量較大、臨床表現較重、部位靠近內囊外側用傳統額顳開顱,去骨瓣減壓術;出血量在30ml以下,臨床表現較輕,以小骨窗微創開顱手術;對于原發性腦室出血以額角鉆孔腦室外引流術。

本院從1990-2007年收治442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均行手術治療,采用不同的手術方法,收到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男323例,女119例,年齡30~75歲,平均56.7歲,40歲以下35例,40~49歲96例,50~59歲142例,60~69歲165例,70歲以上4例。

1.2臨床表現患者入院時血壓超過180/100mmHg335例,占76%,以頭痛起病者59例,意識障礙起病者130例,一側肢體偏癱者291例,言語不清起病者82例,發生腦疝者82例,起病至手術時間最短者2h,最長者72h,平均5.32h。

查看全文

高血壓健康教育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血壓;控制;健康教育知識

【論文摘要】高血壓已成為我國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我國成年人高血壓的患病率為18.8%,與1991年相比,2002年我國高血壓患病率上升了31%,高血壓患病人數增加約7000多萬,是影響我國人口總死亡的第一因素。目前,高血壓已成為全球范圍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因此,針對社區人群開展高血壓的防治乃是衛生工作的當務之急,而確定科學有效的防治高血壓的健康教育知識,就是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工作。

BriefnessdiscourseuponthecontrolhypertensionthehealtheducationknowledgeXiaYongchun

【Abstract】Thehypertensiontobecomeourcountrymostcommoncardiovasculardisease.Ourcountryadulthypertensionprevalencerateis18.8%,comparedwith1991,in2002ourcountryhypertensionprevalenceraterose31%,thehypertensionhasbeensickthepopulationtoincreaseapproximately70000000,affectsthefirstfactorwhichourcountrypopulationalwaysdied.Atpresent,thehypertensionhasbecomeintheglobalscopethesignificantpublichealthquestion.Therefore,launchesthehypertensioninviewofthecommunitycrowdpreventingandcontrollingisthehygienicworkurgentmatter,butdeterminedthescienceeffectivepreventingandcontrollinghypertensionthehealtheducationknowledge,isveryimportantwork.

【Keywords】Hypertension;Control;Healtheducationknowledge

高血壓已成為我國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我國成年人高血壓的患病率為18.8%,與1991年相比,2002年我國高血壓患病率上升了31%,高血壓患病人數增加約7000多萬,是影響我國人口總死亡的第一因素。我國人群高血壓的知曉率為30%,治療率為25%,控制率僅為6%,處在極低水平。在美國55歲血壓正常的人群中,有90%的人以后有可能會發展為高血壓,美國每3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壓。目前,高血壓已成為全球范圍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因此,針對社區人群開展高血壓的防治乃是衛生工作的當務之急,而確定科學有效的防治高血壓的健康教育知識,就是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工作。

查看全文

高血壓與綜合癥論文

近年,臨床醫師對高血壓合并代謝紊亂有了進一步認識。內科醫師治療高血壓時會考慮到其它經常合并存在的糖耐量異常、異常脂蛋白血癥、肥胖、血小板和凝血機制異常等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糖尿病醫師對糖尿病的治療也有了很大改變,認為心腦血管疾病是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糾正病人所有的危險因素和單獨控制血糖對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重要得多。

臨床醫師早已認識到肥胖和K型糖尿病人存在胰島素抵抗(IR)。1988年Reaven、DeFrnzo等人發現部分原發性高血壓病人存在IR和高胰島素血病,后者可致一系列上述代謝紊亂和動脈粥樣硬化,命名:“調綜合癥”,后者易與心絞痛合并心電圖缺血改變而冠脈造影正常者(冠心一調綜合征)相混淆,目前多稱前者為IR綜合征或胰島素抵抗代謝綜合征(IRMS)。

原發性高血壓病人常伴隨糖、胰島素和脂蛋白代謝異常,有人發現此現象也見于高血壓病人的第一代親屬中血壓正常者,繼發性高血壓病人中無此現象。單純降壓治療并不能改善相伴隨的代謝紊亂,相反有的降壓藥還能加重代謝紊亂。

Reaven估計人群中IR的患病率約為25%,在高血壓病人中至少是50%,他推測IR高胰島素血癥通過下列機制導致高血壓。

1、增加腎小管對Na+的再吸收;

2、交感神經過度興奮;

查看全文

高血壓藥物治療論文

【關鍵詞】高血壓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是各種心腦血管病的發病基礎。目前全世界已經被確診的高血壓患者中有半數未接受治療,而在接受治療者中,血壓真正得到有效控制的也僅占半數。我國則更低,高血壓的控制率還不足5%。如此低的控制率直接導致的是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因此,控制高血壓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關鍵所在,藥物的治療就顯得尤其重要。

高血壓病一經確診,則血壓應盡量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年輕的、輕度的患者以血壓控制在135/85mmHg(18.0/11.3kPa)以下,老年患者控制在140/90mmHg(18.7/12.0kPa);單純收縮壓升高者也應將收縮壓控制在140mmHg(18.7kPa)以下。血壓升高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高血壓的治療也需要強調平穩降壓,不能操之過急,藥物治療的目的不僅在于降低血壓本身,還在于強化對心、腦、腎等器官的保護作用。

1藥物選擇

1.1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開博通、依那普利、苯那普利等。研究表明,此類藥物能有效降低血壓,改善患者的預后,降低心血管、腎功能、糖尿病等疾病所造成的合并癥、死亡率和病殘率。如當高血壓患者合并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冠心病危險因素、糖尿病、慢性腎病以及有預防卒中的指征時均應首選此類藥物。但是,對孕婦、有腎臟動脈嚴重狹窄的高血壓患者則不宜使用此類藥物。

1.2利尿劑這是一類很有效的降低血壓的藥物,而且價格便宜,尤其是治療老年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這類藥物有雙氫克尿噻、氯塞停、吲達帕胺等。單用利尿劑降低血壓的有效率在50%左右。利尿劑主要的副作用是引起體內電解質平衡紊亂(尤其是低血鉀),少數情況下會影響糖和血脂代謝。因此有糖尿病、痛風、高血脂的患者要慎用。

查看全文

高血壓患者血壓問題分析論文

【摘要】目的:調查分析廣州療養院療養員高血壓的降壓治療現狀、控制率,探討血壓控制不良原因。方法:對778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應用方案進行登記,并觀察血壓控制情況。結果:高血壓服藥率9666%,控制率7648%,有針對性治療后血壓有顯著改善(P<005~<001)。血壓控制不良原因按百分率排列,依次為服用短效降壓藥(75%)、頑固性高血壓(72%)、依從性差(63%)、白大衣高血壓(17%)、不良行為方式(16%)。結論:針對病因的治療對血壓達標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血壓;生活方式;病人依從

Analysisofthepresentsituationofbloodpressurecontrolinagedpatientswithhypertension/XIAOXuan,HELi|ying,LIBin,LIMei|jun//ChineseJournalofCardiovascularRehabilitationMedicine,2007,16(2):175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andanalyzetheinformationofhypertensiontreatment,andtoexplorethereasonofpoorlycontrolofbloodpressure.Methods:Thedataof778patientswithessentialhypertensionwereanalyzed.Results:Inwhomthetakingrateofantihypertensiondrugwas9666%,andbloodpressurecontrolratewas7648%.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ofunderpressurebetweenbeforeandaftercure(P<005~<001).Thereasonsofthepoorcontrolofthebloodpressurerespectivelywereusingshort|termdrug(75%),pertinacioushypertension(72%),poorcompliance(63%),whitecoathypertension(17%),andunhealthylifestyle(16%).Conclusion:Usingetiologicaltherapyhasimportantsignificanceforgoodcontrolofhypertension.

Author′saddress:GuangzhousanitariumofPLA,Guangzhou,Guangdong,510515,China

Keywords:Hypertension;Lifestyle;Patientcompliance本研究對廣州解放軍療養院的高血壓患者進行了治療現狀的調查分析,以便改進高血壓治療,取得更好療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