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集范文

時間:2023-04-02 11:44: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李白的詩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李白的詩集

篇1

我居清空表,君處紅埃中。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盡,君才無時休。

現在通行的《李白集》,一般也因此將其作為一首佚詩,輯錄于集后的《詩文拾遺》中。(注:參見中華書局印行的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三十《詩文拾遺》后的《補遺》部分、安旗《李白全集編年注釋》下冊第1772頁,詹yīng@①主編《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第八冊《集外詩文》。前二者皆將“度君多少才”之“度”誤而為“廢”,詹著已據《東觀馀論》改正。)對于這首詩之真偽,清代王琦曾說過:“按此詩首二句,亦似觀化之后所言,非生前所作而遺逸者。疑其出自乩仙之筆,否則好事者為之歟?”[1](卷三十六,P1650)這里,所謂“觀化之后”,是指人死了以后。對于王氏此言,學術界一方面應者了了,另一方面一般也只是因襲王說,而未有發揮。安旗先生主編的《李白全集編年注釋》在輯錄此詩后所加的按語中,引述王說,并以“王說是也”[2](下冊,P1772)加以肯定,除此之外,則未置一詞。詹yīng@①先生主編的《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在此詩后所加按語中這樣說:“王說或為得之,然乩仙云云,卻涉荒誕不經。”[3](第8冊,P4519)這里,詹yīng@①師比安旗先生顯然進了一步,一方面批評王琦疑此詩為“乩仙之筆”是“荒誕不經”,而似同意是“好事者為之”,另外亦惜乎未能再作更深一層的探討。檢討王琦所言,他否定此詩為李白所作,又進而推測其出自“乩仙之筆”,或“好事者為之”。但是,王琦的這一結論并非立足于確鑿證據的基礎之上,而只是基于閱讀印象所作出的判斷,缺乏細致的考察,因此難免過于草率,而未足以使人信服。同時依據王琦所言,我們對于這首詩的作者似乎也已經無從考索了。實際上,斷言此詩不是李白所作,是有確鑿的證據的;而且其作者也是有名可考的——他就是宋代大詩人蘇軾。下面試詳為說之,不足之處,尚乞方家予以批評、指正。

根據現有文獻,最早將此詩視為李白所作者,是宋代的黃伯思。在所撰的《東觀馀論》卷上《論書六條》的第五條中,他這樣說:“‘我居清空表,君處紅埃中。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盡,君才無時休。’此《上清寶典》李太白詩也。”這里,黃伯思明確指出了此詩為李白所作。然而,黃氏雖作此說,就如同王琦否定此詩為李白所作一樣,對其持論之理由與依據卻并未作任何說明。在《東觀馀論》指出此詩為李白所作之后的很長時間內,這一說法并未引起人們的注意。我們從宋元其他文獻資料中,也未見到有人提起《東觀馀論》中所記的此則內容。一直到了明代,胡震亨在《李白通》中才注意到黃氏此說,并援以為據,并在《李詩通》卷二十一的《附錄》中,將這首詩輯錄其中而題以《上清寶鼎詩》。《全唐詩》卷一百八十五《李白集補遺》也是據《東觀馀論》而輯錄的,也題以《上清寶鼎詩》。但是對此詩細加分析,我們不免疑竇叢生。疑問之一,此詩在內容上意脈模糊不清,頗不完整,不僅給人有頭無尾之感,詩句間也并不連貫。詩中作者以“君”、“我”對舉,又說“度君多少才”,這與詩題《上清寶鼎詩》顯然不合。如果把“我”看成是作者自指的話,那么,“君”又該作何指呢?這一點按照詩題來尋求,也難知所云,不得其解。疑問之二,此詩從形式上看,既非古詩,又非近體,音律上也較為混亂,讀來頗覺不類。疑問之三,此則資料出于《東觀馀論》中《論書六條》,檢其他五條資料,內容上皆為論書,只有這一條則是論詩,內容與論書毫無牽涉,置于“論書”之中顯然不合適。所有這些疑問歸結起來,使我們不能不對黃伯思《東觀馀論》的說法產生懷疑。而后世在收集李白佚詩或整理《李白集》的時候,僅憑借《東觀馀論》中這則疑問頗多的資料,未作仔細辨別即引以為據,盲目信從,將此詩作為李白的佚詩輯錄,這不僅使上述疑問未能得到解決,而且使得問題又進一步復雜化。

今按,黃伯思《東觀馀論》認為由李白所作的《上清寶典詩》,我們在蘇軾詩集中,又看到了它以《李白謫仙詩》為題,完整地保留其中。(注: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三十六《外記》也曾引錄此詩。然而,令人頗為費解的是,他對蘇集著錄此詩竟然未置一詞,即以“似觀化之后所言”為據,而視此詩為“乩仙之筆”或“好事者為之”。我們怎樣因為李白不可能作此詩,而否認蘇軾作此詩的可能呢?其實,所謂“我居清空表,君隱黃埃中”,乃是我——君、陽——陰對舉,不能將“居清空表”理解為“觀化之后”。)整首詩是這樣的:

我居清空里,君隱黃埃中。聲形不相吊,心事難形容。欲乘明月光,訪君開素懷。天杯飲清露,展翼登蓬萊。佳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盡,君才無時休。對面一笑語,共躡金鰲頭。絳宮樓闕百千仞,霞衣誰與云煙浮。

篇2

事跡:李白的一生,絕大部分在漫游中度過。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玄宗所賞誤。后因不能見容于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李白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琳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斗爭,兵敗之后,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涂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簡介:李白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料 采集宜昌龍泉一養豬戶的15日齡仔豬白痢糞便(拭子)。

1.1.2 培養基 麥康凱瓊脂培養基(購于杭州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伊紅美藍瓊脂培養基(杭州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普通瓊脂培養基(自配)、肉湯培養基(自配)。

1.1.3 生化試劑 Rap?E-15腸桿菌科細菌生化鑒別試劑(執行標準號:YZB/浙1918-2008;生產企業許可證:浙藥管械生產許20070018號),由BIO-KONT溫州市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1.1.4 藥敏紙片 鏈霉素(10μg/片,批號110314)、卡那霉素(30μg/片,批號110310)、慶大霉素(10μg/片,批號110324)、壯觀霉素(100μg/片,批號110118)、新霉素(30μg/片,批號110117)、強力霉素(30μg/片,批號110317)、四環素(30μg/片,批號110211)、氨芐青霉素(10μg/片,批號110317)、阿莫西林(10μg/片,批號110130)、苯唑青霉素(1μg/片,批號110218)、潔霉素(2μg/片,批號110322)、氟哌酸(10μg/片,批號110314)、環丙沙星(5μg/片,批號110223)、恩諾沙星(5μg/片,批號110211)、氟苯尼考(75μg/片,批號110310)等15種藥敏紙片,購自杭州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執行標準WS/T125-1999。

1.2 方法

1.2.1 細菌分離培養 將采集的病料接種麥康凱瓊脂培養基和伊紅美藍瓊脂培養基,置37℃恒溫培養箱中培養18~24h,挑取紅色菌落和帶金屬光澤的菌落分別接種TSI培養基,對出現產酸、產氣、硫化氫反應陰性者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符合大腸桿菌特征則進行生化試驗,同時進行純培養。

1.2.2 生化鑒定 按照BIO-KONT溫州市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Rap?E-15腸桿菌科生化鑒定試驗板說明書進行試驗操作。

1.2.3 藥敏試驗 取純培養菌接種液體培養基擴增后,再接種普通瓊脂培養基,15種藥物用常規的藥敏紙片法進行藥物敏感性試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化試驗結果

由表1可見,該分離菌株對山梨醇(SOR)、鼠李糖(RHA)、木糖(XYL)、蔗糖(SUC)、甘露醇(MAN)、阿拉伯糖(ARA)、鳥氨酸(ODC)、賴氨酸(LDC)、甲基紅(MR)試驗、靛基質(IND)試驗及動力(MOT)試驗均為陽性反應,側盞醇(ADO)、丙二酸鹽(MAL)靛基質(IND)及纖維二糖(CEL)則為陰性反應,以上結果與大腸桿菌生化反應結果一致。

2.2 藥敏試驗結果

由表2可見,分離的大腸桿菌菌株對卡那霉素、新霉素、壯觀霉素中度敏感,對強力霉素輕度敏感,對其他11種藥物均表現耐藥現象。

3 小結

篇4

格賴斯將成功的交際定義為說話人欲通過自己一系列特定精神狀態的認知來影響聽話人。(Grice,1989)斯珀伯與威爾遜將交際視為一個由說話人的明示和聽話人的推理組成的認知過程。(Sperber,D.& Wilson,D.,1986)可見,言語交際實際上是交談雙方的認知互動過程。聽話人對言語信息的處理分為兩個階段——解碼和推理,對應兩種交際模式——語碼模式與推理模式。說話人的明示行為與聽話人的解碼——推理成功與否決定聽話人是否能夠成功處理信息、實現說話人會話意圖、獲得語境效果,即決定交際的成敗。我們把交際失敗定義為:在一個最小對話單位①中,說話人通過言語表達出的交際意圖沒有實現,其標志為存在表示聽話人的言語反應(語言/副語言)不符合說話人預期的言語標志。

一、語碼——推理模式與關聯理論

斯珀伯與威爾遜(1986)認為,存在語碼和推理兩種交際模式。“語碼模式以符號為輸入信息,輸出信息是與語碼符號有關的信息。交際主體依據語言的句法規則和語義規則進行編碼和解碼,很少涉及非語言語境因素”;“推理模式是以一系列前提為輸入信息,輸出信息是一些在邏輯上與前提有關,或至少得到前提保證的結論。”(何自然、冉永平,2009:299-300)

關聯理論認為語碼模式和推理模式既是兩種交際模式,同時也對應著言語認知過程中的兩個階段——解碼和推理。解碼是根據符號提取信息,信息與符號之間的聯系是通過語碼實現的;推理是利用語言知識、邏輯知識、百科知識,從前提關系中得出結論的過程。“交際中的語碼可為信息理解的第二個階段——推理——提供各種假設與證據。”(Sperber,D.& Wilson,D.,1987:705)也就是說,言語交際會同時涉及這兩種模式。但言語交際過程中,推理過程是交際的必要過程,解碼過程為其提供物質基礎。

根據關聯理論,交際應該是編碼——解碼和明示——推理的統一體。一次成功的交際離不開以下三個方面,即說話人的明示、聽話人的解碼以及聽話人根據認知語境進行的推理,其中任何一個方面在交際過程中出現問題都會影響交際結果,甚至出現交際失敗。下面將分析交際失敗的主要原因。

二、明示行為與話語理解

說話人的明示行為背后存在著兩種意圖:1.信息意圖;2.交際意圖。“交際者生成一定的刺激,目的就是讓聽話人明白或更加明白一系列的設想”,(Sperber,D.& Wilson,D.,1995:58)這就是信息意圖,即提供交際內容的意圖;“……還希望使聽話人和說話人相互明白交際者存在該信息的意圖”,(同上:61)這就是交際意圖,即讓聽話人明白說話人有一個傳遞信息意圖的意圖。

例如:(1)妻子對丈夫說:“家里沒有米了。”

妻子把上述情況告訴丈夫,目的是讓對方知道“家里沒有米了”這個信息,這就是妻子的信息意圖。此外,妻子還想讓丈夫明白自己存在該信息意圖,從而讓丈夫對自己的信息意圖作出一定的反應,比如推導出妻子是想讓丈夫去超市買點米回來,這就是妻子的交際意圖。“成功的交際只需要獲取說話人的交際意圖即可,但明白信息意圖是聽話人進行推理的直接依據。”(何自然、冉永平,2009:303)也就是說,當且僅當信息意圖對交際雙方來說都是互明的,或實現交際意圖時,說話人才能成功地進行交際。

因此,明示行為包含編碼(提供信息意圖)。說話人的明示與聽話人的解碼——推理是相互作用的動態機制,共同影響著交際的結果。

(一)明示——解碼失敗

聽話人的解碼過程是獲取話語的字面意義或自然意義的過程,即獲得說話人信息意圖的過程。當說話人沒有清楚、明白地進行編碼時(如發音模糊,使用聽話人不掌握的語言等),聽話人無法從自己的思維信息中搜尋到與該特定聲音聯系的意義。例如:

(2)Monica: Hello?

Chandler: Hey, It’s me.

Monica: It’s Chandler! Are you OK?

Chandler: Yeah, I’m fine. I’m trppd in an ATM vstbl with Jll Gdcr.

Monica: What?

Chandler: I’m trppd… in an ATM vstbl… with Jll Gdcr!

Monica: I have no idea what you just said(電

視劇:Friends).

Chandler在給Monica打電話時,故意用模糊的發音方法,目的在于不想讓身邊的人知道自己在說什么。上例是說話人沒有清晰、明白的編碼,使得聽話人無法進行解碼,屬于語法層面的解碼失敗,使聽話人不能理解話語的表層結構。

聽話人沒能理解對方話語表層結構的原因,除了由于說話人的原因外,還可能由客觀環境、特殊語言現象和聽話人因素等造成,如噪音、同音異義詞、注意力等因素。例如:

(3)A、B在路上討論自己喜歡吃的東西。

A:我現在特愛吃火鍋、燒烤之類的。

B:我現在就能吃點湘菜。

A:香菜?你自己回家去買一把兒不就行了?

B:是湖南菜!

由于聽話人在當前語境中無法辨別同音異義詞“湘菜”和“香菜”,使得說話人傳遞信息的交際意圖沒有一次性實現。

(4)А: Галина Аркательна, я могу идти?

Б: (о чем-то думая) Что?

А: Я все сделала, я пойду уже, да?

Б: Да, да, конечно конечно.

А: Счастливо, до свидания! (電視劇:?Под крышами большого города?)

說話人在發話時,聽話人剛剛從自己的女婿那里得知了一個有關她未婚夫的消息,使她陷入了沉思,而沒有聽到說話人說什么,導致說話人詢問信息的意圖沒能實現。需要指出的是,導致此次交際失敗的原因除了聽話人沒有將注意力集中在說話人話語上之外,還有說話人沒有恰當地選擇發話時機(說話人在對方思考事情時發話),而且正是由于說話人的原因才使得聽話人注意力沒能成功地集中在會話上,因此說話人應對此次交際失敗負首要責任。

說話人沒有清晰、明白的編碼會造成聽話人理解話語的表層結構失敗,那么如果說話人不了解聽話人的認知狀態,說了超出聽話人知識、語言水平以外的話語,則會造成聽話人無法理解詞語的語義內容,即是聽話人對話語的深層結構解碼失敗。例如:

(5)Верочка: Знаете, Людмила Прокофьевна, здесь еще важна такая вещь, как комбинаторность. Ну, сочетание, так скажем. Свитерок какой-то сверху, вот сейчас, кстати, выбросили в ГУМе , батники, блайзер сверху…

Людмила: Блайзер? А блайзер – это что?

Верочка: Блайзер – клубный пиджак (電影:?Служебный раман?).

說話人在起始話語中使用了由英語音譯過來的詞語(блайзер-blouse),聽話人不具備這個語言知識儲備,無法正確解碼,阻礙了對整個話語意思的理解。

需要指出的是,這類交際失敗產生的表層原因是由于說話人沒有讓自己的話語順應聽話人的認知水平或知識儲備,但實際責任歸屬應分情況而定:1.說話人明知道聽話人不具備理解某些話語的能力;2.說話人沒有考慮聽話人的認知儲備;3.說話人按常理假設聽話人應該具備理解某些話語的能力,但實際上聽話人并不具備。第一種交際失敗應由說話人承擔責任。但由于人們的交際目的多半是基于合作基礎上的,這種情況很少發生;第二種情況說話人應付主要責任,因其有義務明示自己的意圖,順應聽話人認知情況等語境順應是實現會話意圖的必要條件。第三種情況常無法明確判斷責任方。因為言語交際是基于交際雙方的一系列認知語境假設之上的,雙方不可能完全做到互知。

此外,我們認為對編碼——解碼過程應作廣義的理解,即聽話人解讀的可以是以言語形式出現的語碼,也可以是非言語形式的、具有交際功能的符號,如手勢、表情等副語言符號。當聽話人不理解非言語符號的自然意義時,也會造成交際失敗。如例(6):

(6)A在向B做手勢——把手放在脖子的位置上移動。

A: What the hell are you trying to indicate now? Suicide?

B: My tie, you fool? Where is my tie? (Славова, 2000)

A所做的動作或手勢是B不熟悉的,使B誤解了手勢的意義。

非語言符號解讀失敗的本質原因也需視情況而定。聽話人不理解說話人發出的非言語符號的自然意義,通常是因對方使用了聽話人不知道、不明白的非言語表達方式,在聽話人的認知結構中沒有儲存這種知識。但也存在因聽話人缺乏應有的語境假設而導致交際失敗的情況。

可見,聽話人的解碼過程主要受說話人的明示行為影響和制約,同時也和聽話人認知水平以及客觀環境有關。聽話人通過解碼獲取說話人的信息意圖,為最終獲取交際意圖的推理提供依據和材料。

(二)明示——推理失敗

交際中,聽話人通過解碼獲取說話人的信息意圖后,還要通過推理去確定指稱意義、識別以言行事用意,最終獲取說話人的交際意圖。根據關聯理論,雙方認知語境的相互明白決定交際成敗。當聽話人與說話人缺乏共同語境假設時,聽話人往往會作出不符合說話人認知期待的推理。

1.明示——推理過程的特征

如果說在明示——解碼過程中重在明示的話,那么在明示——推理過程中則重在推理。何自然和冉永平認為,當通過解碼獲取了話語的字面意義后,此外的交際信息的獲取(包括言語的和非言語的),在本質上都以推理為基礎(何自然、冉永平,2007:300)。但是Wilson認為,推理不能絕對保證聽話人可以正確理解對方希望傳遞的信息。因為話語理解不是一個簡單的解碼問題,形式與意義、形式與功能之間往往不是一對一的關系,理解過程是假設的形成與驗證過程,其中不能保證理解結果完全符合說話人所期待的關聯。關聯理論認為,滿足關聯期待的理解是聽話人有理由選擇的唯一理解,然而合理的選擇并不等于是永遠正確的(Wilson, 1994; 何自然、冉永平,2007:301)。

2.明示——推理失敗與認知語境假設

根據關聯理論,在交際過程中交際主體所形成的各種假設被稱為“認知語境假設”。對個人來說,認知環境是一系列可以感知或推知的事實,也是一系列能夠表征的假設,是動態的,是隨著交際的進行不斷被選擇、調整與順應的。而且,在互動的言語交際中存在雙向語境的影響:說話人決定語境,同時語境又制約話語的意義或含意,也就是對聽話人的推理產生影響。在推理過程中,聽話人的主要任務有兩個:1.確定指稱意義;2.識別以言行事用意。下面將分別分析說話人的明示和聽話人的推理與認知語境假設的關系對完成上述任務的影響。

(1)指稱行為失敗與語境假設

先看下面兩個例子:

(7)A、B看電視劇《決戰南京》,劇中演員潘虹飾演一位官員的太太。

A:潘虹是大陸的嗎?

B:的太太。

A:我說演員!

B:哦,是。

(8)Phoebe: You are just like Jack.

Rachel: …Jack from downstairs?

Phoebe: No, Jack and the Beanstalk(電視劇:Friends).

談話時,交際雙方各自都有對所談事物的一系列假設。在隨意性較大的日常談話中,常常因說話人沒有充分考慮對方的認知假設,沒有明確指稱對象,而使聽話人按照自己的假設去理解。例(7)中說話人的“潘虹”本意指潘虹這個演員本人,但出于省力原則,說話人并沒有發出“潘虹這個演員”的指稱行為,而聽話人則按照自己的假設,認為說話人指的是潘虹飾演的人物;例(8)中交際雙方對“Jack”這個人名都存有自己的假設,說話人并沒有向對方明示自己的所指。

對于說話人沒有明確指稱的對象,聽話人可能擁有自己的假設,也可能沒有,此時自然會形成不理解。例如:

(9)小石頭將女兵連里的女廁所重新貼上了男、女標志。

佳佳:哎呀,錯啦!小石頭,可得按全世界廁所的一般規律貼!

石頭:佳佳,啥一般規律?

佳佳:(得意地笑)每回拉練,營長咋喊?男左女右方便方便!(話劇:《女兵連來了個男家屬》)

(10)(на вокзале, одна незнакомая женщина абращается к другой, сидящей к ней лицом)

А: Там телефон есть?

Б: (недоуменно) Где там?

А: (показывает за спину собеседнице) В зале (Ермакова, Земская, 1993).

上兩例中,說話人在發話時假設對方知道自己的所指,但實際上聽話人并不具備這樣的假設。

可見,聽話人對指稱意義的推理和獲取主要依賴于說話人的明示,當說話人沒有充分考慮或錯誤估計對方的語境假設量時,會造成聽話人的誤解或不解。

(2)交際意圖識別失敗與語境假設

識別交際意圖,即獲取說話人以言行事的用意。在這一過程中,聽話人需要通過一系列的語境假設,去處理說話人的話語所提供的新信息或新假設,獲取該新信息或新假設所產生的語境效果,從而推導話語的隱含信息。根據說話人的明示信息,聽話人憑借認知語境中的邏輯信息、百科信息及語言詞語信息等進行語境假設。由于人們的認知結構不同,這些信息組成的認知環境也就因人而異,對話語的語用推理自然會得出不同的隱含結果。

對于交際雙方來說,交際中都存在一定的初始語境,主要包括前序話語、當前情景和背景知識等。在處理話語的命題內容時,聽話人須對初始語境進行擴展和延伸。初始語境的擴展和延伸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百科知識、心理狀態、認知能力、對事態的了解程度。當聽話人沒有按照說話人的預期進行擴展和延伸時,則會導致錯誤領會交際意圖。例如:

(11)Юрий: Слушай, удобная ситуация: Людмила Прокофьевна там одна, отдыхает.

Анатолий: Пусть отдыхает, я не буду ей мешать.

Юрий: Толя, что ты?!

Анатолий: Нет, Юра, я не могу! (電影:Служебный роман)

Анатолий最近正在讓Юрий幫忙跟Людмила說情,給自己升職,因此Юрий認為Анатолий應該具有與自己一樣的語境假設:趁Людмила一個人在屋里休息時去跟她好好聊聊,拉近關系,為升職做鋪墊。但實際上由于Анатолий是個非常老實的人,根本沒意識到此時是個機會,認為領導在休息就不應該去打擾,因而對當前語境進行了與說話人不同的假設與擴展,導致誤解了說話人的交際意圖。再如:

(12)劉大海:你看,這雙向穩定器上的陀螺儀組呀,我琢磨了一宿,也沒把它琢磨明白,你看……(瞅瞅緊張的趙啟)沒事兒,現在,你可別把我當連長。

趙啟:好,我把你當營長……

劉大海:你看你看,你緊張個啥呀?我是要你把

我當學生!

趙啟:好,我聽你的。(話劇:《炮震》)

劃線語句本意是劉大海想表示自己虛心向戰士學習的姿態,讓趙啟別有上下級觀念的包袱。但趙啟作為一名普通士兵,要給連長講課這件事使他心里處于非常緊張的狀態,使得他無法判斷說話人話語的假設,錯誤理解了話語含義。

三、結論

交際失敗的產生同時受說話人的明示和聽話人的解碼——推理的影響,是兩個過程互動的結果。當說話人編碼不當、受語言本身因素、聽話人心理因素以及客觀環境等的影響,會造成聽話人無法成功解碼,導致誤解或不解說話人話語;當說話人沒有準確評價聽話人認知語境信息量,或聽話人受百科知識、認知能力、心理狀態等因素制約,會導致聽話人無法準確確定對方話語的指稱對象或誤解或不解話語的會話含意、交際意圖。其中,認知語境假設在話語理解中起重要作用,交際過程實際上是雙方認知語境假設的趨同過程。

注釋:

①“最小對話單位”(минимальная диалогическая единица,縮寫為МДЕ),劃分最小對話單位的標準為:(1)МДЕ中所有的話輪都圍繞一個統一的話題;(2)МДЕ起始于絕對非從屬行為,結束于絕對從屬行為;(3)МДЕ范圍內所有的意向語勢和自我語勢都得到完成;(4)МДЕ內部不存在其他符合上述三個條件的由話輪構成的序列。(Баранов,Крейдлин, 1992:84-93)

【參考文獻】

[1]何自然,冉永平.新編語用學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

[2]黃清貴.話語誤解與關聯理論——交際中“話語誤解”

現象的實例分析及其現實意義[J].福建外語,2001(2).

[3]冉永平,張新紅.語用學縱橫[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熊學亮.認知語用學概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5]Yule,G.Pragmatic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6]Grice,H.P.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M].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7]Sperber,D.&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8]Sperber,D.& Wilson,D.Precise of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havioural and Brain Sciences,1987.

[9]Sperber,D.&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5.

[10]Ver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Arnold,1999.

篇5

關鍵詞:倒立擺;模糊控制;仿真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06-1369-03

倒立擺是日常生活中許多重心在上,支點在下控制問題的抽象模型,是一個典型的非線性、高階次、多變量、強耦合、自然不穩定的快速系統[1]。由于本身含有極其豐富和復雜的動力學行為,倒立擺在控制過程中能有效地反映控制中許多抽象而關鍵的問題,是研究各種控制理論和方法的理想對象和典型裝置。

倒立擺的控制目標是使倒立擺這樣一個快速不穩定的控制對象,通過引入適當的控制策略使之成為一個穩定系統,物理上表現為把擺穩定豎直在某一位置。迄今為止,人們已經利用各種控制策略實現了一級到四級的穩定控制,其中模糊控制一直是研究的熱點[2]。

本文針對單級倒立擺的穩定控制問題,對模糊控制在單級倒立擺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并在仿真環境下最終實現了單級倒立擺的穩定控制。

1單級倒立擺的數學模型

單級倒立擺實驗系統主要由小車、擺桿、導軌構成,其結構如圖1所示。倒立擺系統的基本原理為:當擺桿偏離直立位置時,通過驅動電機帶動小車往復運動,以保持倒立擺擺桿始終處于豎直向上的狀態。圖1單級倒立擺系統結構圖

為了分析方便,忽略一些次要因素。假設:(1)擺桿為剛體;(2)忽略各種摩擦;(3)皮帶不打滑,無伸長;(4)導軌中心為位移的原點,擺桿豎直向上為擺角的原點。

由分析力學中的Lagrange方程推導出單級倒立擺的數學模型為[3]

從單級倒立擺的狀態方程可以看出,由于M、N和G包含狀態變量θ和θ.,M-1與θ和θ.存在嚴重的非線性關系,單級倒立擺是一個高度非線性的系統。如果采用常規的線性控制方法,單級倒立擺的控制很難達到滿意的控制效果,而模糊控制具有很強的魯棒性,對控制對象的數學模型要求不高,不僅適用于線性模型,同樣也適用于非線性模型,為此本文采用模糊控制對單級倒立擺進行控制。

2模糊控制器設計

2.1模糊控制器的結構

模糊控制是一種智能控制方法,其控制方法是通過模擬人腦的模糊思維方式來實現對被控系統的控制。模糊控制的核心是模糊控制器的設計,其基本結構如圖2所示[4]。

圖2模糊控制器的結構圖

由圖2可知,模糊控制器由模糊化、知識庫、模糊推理、清晰化四部分組成。其中模糊化的主要作用是將輸入的精確量轉化成模糊化量,并用相應的模糊集合來表示;知識庫主要包含模糊控制規則、隸屬度函數、尺度變換因子以及模糊空間的分級數等內容;模糊推理是模糊控制器的核心,具有模擬人的基于模糊概念的推理能力,推理過程是基于模糊邏輯中的蘊含關系及推理規則來進行的;清晰化的主要作用是將模糊推理得到的控制量(模糊量)變換為實際用于控制的清晰量。

2.2模糊控制器的設計2.2.1模糊變量的選取

為避免規則爆炸問題,本文設計的模糊控制器采用雙輸入單輸出模式[5]。由于單級倒立擺有4個狀態變量,為減少輸入個數,利用狀態反饋得到的反饋系數K構造權值,把表示位置的狀態量加權組合為一個輸入量,記為綜合誤差E,把表示速度的狀態變量加權組合為另一個輸入量,記為綜合誤差變化率EC,表示為:

2.2.3模糊推理

模糊推理采用標準推理算法,模糊蘊含關系采用Mandani的最小運算,模糊合成采用Zadeh的最大-最小合成法,and采用取小運算,also采用取大運算,清晰化方法采用重心法。2.3模糊控制仿真結果

在MATLAB環境下,使用Simulink的圖形模塊搭建了單級倒立擺的數學模型,采用模糊控制工具箱搭建了上面設計的模糊控制器,應用前面提供的倒立擺參數,初始位置在-0.32m時,最終的仿真結果如圖4所示。圖4模糊控制仿真曲線

從上面的仿真曲線可以看出,本文所設計的控制器不僅能夠實現倒立擺的穩定控制,而且控制曲線具有良好的性能指標,系統響應速度快,超調量小,符合倒立擺這樣一個快速不穩定系統的控制過程動態品質的要求。

3結論

倒立擺具有高階次、非線性、多變量、強耦合、不穩定的特點,常規控制策略對其控制具有較大的難度。本文設計的模糊控制器在仿真實驗環境下實現了對單級倒立擺的穩定控制。本文所述模糊控制方法具有一般性,對其他復雜過程的控制也有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王生鐵,孫曉敏.二級倒立擺的加權變量變論域模糊控制[J].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 2007, 26(3): 170-175.

[2]李洪興,苗志宏,王加銀.四級倒立擺的變論域自適應模糊控制[J].中國科學,2002, 32(1): 65-75.

[3]宋君烈,肖軍,徐心和.倒立擺系統的Lagrange方程建模與模糊控制[J].東北大學學報,2002,,23(4): 333-336.

[4]孫增圻.智能控制理論與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7.

[5]過潤秋,洪旭,蘇旺旺.基于模糊控制理論的二級倒立擺控制算法[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6, 33(1): 111-115.

[6]趙美麗..二級倒立擺系統的穩定控制[D].內蒙古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9.

篇6

關鍵詞: 初中體育 100米跑訓練 速度耐力

100米跑是反映短跑運動員速度特征為主的運動項目,也是短跑運動員綜合速度能力集中發揮的體現。加強速度耐力訓練是100米運動員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速度耐力是提高加速跑的關鍵

加速跑是100米跑中最重要的一個段落。現代短跑技術理論認為,100米運動員加速跑能力,不僅取決于加速值,而且取決于加速跑所持續的距離。從世界優秀100米運動員加速過程來看,加速跑距離一般都在60―70米之間。

根據運動生物力學原理,運動員在加速跑過程中,主要依靠運動肌群在克服較大阻力情況下所發揮出來的收縮力量和收縮速度,隨著動作頻率的增高,即要求肌肉收縮一次的時間縮短,加速值隨之加大,神經――肌肉系統容易產生疲勞。國外運動生理學專家早已證明:運動員在加速跑過程中,肌肉收縮所消耗的能量與收縮的速度成立方比,肌肉收縮速度增加一倍,其能量消耗和需氧量就會增加七倍。在緊張激烈的100米比賽中,任何一個運動員神經――肌肉系統不可能以控制的狀態而保留自己的加速過程。世界優秀100米運動員所表現出來的良好加速跑能力,除了運動員自身具有較高的調節能力外,其機體也具備在高速跑狀態下抗乳酸和抗疲勞的能力。所以,100米運動員加強速度耐力訓練增強機體抗乳酸和抗疲勞程度,對提高加速跑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速度耐力訓練是百米跑的有效訓練

從100米跑速度動態特征上分析,全程跑分為加速度、最高速度和速度耐力。其中最高速度是100米跑中的靈魂,它是決定運動成績增長的一項最重要的指標,世界優秀100米運動員最高速度一般在11.75―12米/秒之間。速度耐力是指短跑運動員在較長距離或時間上保持較高速度的能力,速度耐力越好,以較高速度跑所持續的距離就越長,最后沖跑階段速度下降也不會明顯。如第三屆世界田徑錦標賽劉易斯創造9.86秒的男子100米世界紀錄時,最高速度達到了12.05米/秒。從40―80米平均速度超過了11.70米/秒,在80―100米的沖跑階段平均速度達到了11.56米/秒。他這一速度特征在許多優秀短跑運動員身上也具有十分相似的表現。

怎樣提高自己的耐力和速度?爆發力跑步主要是用大腿跑的,有時感到力不從心不是因為肺活量不夠,最主要的原因是腿部力量不夠強。跑要求的身體素質要強于技術水平,但是技術水平上去了成績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身體方面是最難練習的,因為他受到遺傳因素和自己飲食習慣的影響。想要練習的話,我建議:(1)腿部耐力練習,主要以跑步練習為主,也就是常常聽見的“上圈”;(2)練習方法由短到長再到短。

每次跑完休息幾分鐘,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在心理上克服懶惰的心態,讓學生一直有信心堅持下去,最好是找一個學生跟接受訓練的學生一起跑或者自己用秒表記時,長期堅持可以大幅度提高腿部的有氧耐力。

對于腿部力量練習,如果有專門的器械更好,如果沒有則在老師的指導下用綁沙袋的方法訓練,但學生處在青春發育階段,綁沙袋可能導致腿變形。也可以用拉皮圈的辦法來幫助提高腿部力量。還有必須的輔助練習高抬腿跑,深蹲跳,收腿跳,蛙跳……以上幾種一次要在20個以上而且需要連續。

跑時呼吸是身體唯一的動力來源,所以好的呼吸是基礎。許多學生就是忽視這一點而困惑不已,開始時因為消耗比較小可以采用三步一吸氣兩步一呼氣的辦法,這樣的方法還可以在開始的時候儲存體能。到了中后期你會感覺到體力不支,這時可以換為兩步一吸,以加快呼吸頻率。最后沖刺時是無氧呼吸,純粹的意志問題。跑前充分壓腿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跑得很輕松。

在進行速度耐力訓練時,還要相應發展一般耐力、力量耐力和協調能力等有關素質,主要練習方法有:發展一般耐力可采用越野跑、30―40分鐘定時跑、球類活動等;可采用負重連續跳、較長距離的跨步跳、單足跳、高抬腿跑等練習方法。通過各種跑的專門練習,如加速跑、彎道跑等練習,體會正確技術,發展動作協調能力。

三、速度耐力訓練是百米跑的體力支撐

篇7

王者榮耀李白的使用技巧如下:

1、李白可通過使用技能將進酒,三段移位誘導敵方偷巨龍主宰,讓技能位于巨龍或主宰的地方,然后故意移位出現在敵人面前,誤導他們,從而實現偷巨龍主宰;

2、把握時機使用技能將進酒,躲避敵人,抓準時機反敗為勝;

3、使用李白的技能配合,施放大招,通過選擇打野或攻擊敵方小兵來解鎖技能,避免了敵人的傷害來解鎖大招。

(來源:文章屋網 )

篇8

一、品種

大白菜是冬春的主要食用蔬菜,同時也是大白菜的主要茬次。因此,種好秋季大白菜關系重大。生產上影響大白菜高產的主要原因是生長季節災害性天氣多,病害(主要病毒病、霜霉病、軟腐病)嚴重發生。因此,生產上要圍繞防治三大病害來提高大白菜的高產穩產。大白菜品種很多,可分為直筒型、原頭型和卵圓型三個基本生態類型。但由于生長季節的原因,在選擇上必須選用抗病、耐寒、高產且耐貯藏的中晚熟品種。

二、播種時間

一般情況下,在立秋前后3~5天播種為宜,高溫年份可推遲到8月中旬。抗病、生長期長的晚熟品種可以適當早播,生長期短的中熟品種可適當晚播幾天。

三、播種前的準備工作

大白菜不能連作,也不能與其它十字花科蔬菜輪作,這是預防病蟲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前茬作物收獲后,要及時中耕松土,結合耕地,可畝施圈肥8000~10000公斤,氮磷鉀復合肥75~100公斤,施于基肥,整平。

四、種植技術

1、選擇品種一般肥水條件好的地塊選用高棵、晚、中熟品種;肥水條件差的地塊選用矮棵、早熟品種。

2、播種。播種分為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一般依前茬作物的收獲早晚而定。前茬作物收獲早,又能及時整地作畦的,可采用直播法。否則,就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直播比育苗移栽晚5~6天播種。種植大白菜一般采用高壟和平畦兩種模式栽培。高壟一般每壟栽一行,壟高12~15厘米;平畦每畦栽兩行,畦寬依品種而定。直播有穴播和條播兩種方法。穴播是在行內或壟頂按一定的株距開穴。早熟品種行距55~60厘米。株距40~50厘米,每畝3000株左右,中晚熟品種行距65~70厘米,株距55~60厘米,每畝栽植2500株左右。穴長8~10厘米,深1~1.5厘米左右,每穴播5~6粒,每畝用種0.15公斤左右。條播是按行距開5~10厘米深的溝,先順溝澆水,水滲后,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并撒蓋0.8~1厘米厚的細土。每畝用種量0.3公斤左右。直播大白菜待幼芽出土后,采取勤澆小水,保持地面濕潤而降低地表溫度的措施。在無雨的情況下,一般于播種當日或次日澆水一遍,務求將壟面濕透。播種第三日澆第二遍水促使大部分幼芽出土。

3、苗期管理。指從幼芽出土到團棵期的管理。這時應及時間苗,并在2~3片或4~5片真葉時,各間苗一次,并除去雜草、病苗和弱苗。6片真葉(團棵)時定苗,并及時中耕,待外葉封壟就要停止中耕,以免傷根傷葉。中耕宜淺不宜深。直播的一般于5~6片真葉時定植。

4、移栽定植。苗齡一般在15~20天,幼苗有5~6片真葉時,為移栽的最佳適期。移栽最好在下午進行。根據品種的特性確定適宜的密度。栽后立即澆水。以后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連續3~4天,以利緩苗保活。

五、管理

施肥整地整地要精細。結合整地,每畝施優質農家肥5000公斤,二銨20公斤或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25公斤或三元復合肥30公斤。整地完畢后作畦,壟寬30厘米,溝寬30厘米,高15厘米。

幼苗期管理播后澆一水,定苗后視天氣情況再及時澆一水,防止高溫干旱影響幼苗生長。澆水后或雨后及時中耕。

1、追肥:大白菜產量高,需肥量大,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不要及時追肥。追肥要根據不同的生長時期和苗情決定。幼苗期一般不追肥。若底肥不足,第一次可在3~4片真葉期,每畝施硫酸銨10公斤,撒施于幼苗兩側,并立即澆水,稱“提苗肥”;第二次在定苗或育苗移栽后,每畝施硫酸銨15~20公斤,于壟兩側開溝施入,稱“發棵肥”;第三次在蓮座期,每畝施硫酸銨25~30公斤,過磷酸鈣10~15公斤,將肥料施入溝內或穴內,再稍加培土扶壟,然后澆水,稱“大追肥”;第四次在結球中期,每畝施硫酸銨15~20公斤,可隨水沖施,稱“灌心肥”。

2、澆水:大白菜從團棵到連作期,氣溫日漸下降,天氣溫和,此間可適當澆水,蓮座末期可適當控水數天,到第三次追肥后再澆水。大白菜進入結球期后,需水分最多,因此,剛結束蹲苗就要澆一次透水。然后隔2~3天再接著澆第二次水。這一次很重要,這時如土壤干裂,會使側根斷裂,細根枯死,影響結球。以后,一般5~6天澆一次水,使土壤保持濕潤。

3、連作期管理畝施人糞尿1000公斤或尿素10公斤,施肥后及時澆水,以后掌握見干見濕原則。

4、結球期管理畝追施人糞尿2000公斤或尿素15公斤,每隔5~6天澆一水,始終保持土壤濕潤,水分供應均勻。采收前8天停止澆水,以免球體水分過大,引起腐爛。

5、防治病蟲用病毒1號油乳劑500倍液防治病毒病;用40%乙磷鋁3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150ppm農用硫酸鏈霉素防治軟腐病;用90%敵百蟲100倍液防治跳甲;用國產50%抗蚜威2000倍液防治蚜蟲;用BT乳劑防治菜青蟲。

六、捆葉和收獲

篇9

    一、企業財務失敗預警機制的理論內涵

    所謂企業財務失敗預警機制,是指通過對企業日常財務運行情況進行連續有效的監測,來防范企業財務惡化給債權人造成的損失。作為企業財務診斷的一種工具,企業財務失敗預警的靈敏度越高就能越早地發現問題,使債權人提前采取應對措施,規避企業財務危機而引發的信貸風險。當今流行的企業財務失敗預警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由美國的愛德華。阿爾曼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提出的,多元線性函數公式系統,其判別函數是:Z=0.012X1+0.014X2+0.033X3 +0.006X4+0.999X5;其中:X1=營運資金÷資產總額×100;X2=留存收益÷資產總額×100;X3=息稅前利潤÷資產總額×100;X4=股份市值×負債賬面價值總額×100;X5=銷售收入×資產總額。第二種是通過單個財務比率走勢來預測企業財務形勢。主要比率有:①債務保障率=現金流量÷債務總額;②資產收益率=凈收益÷資產總額;③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④資金安全率=資產變現率-資產負債率。有人將第一種方式稱為多變模式,第二種方式稱為單變模式。從兩種模式的構成看,第二種方法則更適應現階段農發行對企業監管的實際,而且操作簡單、可靠性強。

    二、企業財務失敗預警機制在防范信用風險中的現實需求

    隨著糧棉流通體制改革市場化進程日益加快,糧食退出保護價的區域和品種不斷擴大,棉花購銷己經基本市場化,一些地方和企業非保護價糧棉貸款已經占居主體地位。企業改革改制、價格隨行就市,使政策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管理風險等多種風險交織。農發行履行現行職能將面臨越來越復雜的環境和日益嚴峻的挑戰。當前,農發行對企業的監管主要是靜態監管,對企業捕捉市場價格信息、合理確定銷售價格以及收、儲、銷管得過嚴、統得過死,浪費了企業許多出手的機會,這種日常監管和長遠預警的脫節形成了企業監管中的軟肋。因此,強化企業財務失敗預警機制不僅是農發行防范和化解信貸風險的有效途徑,而且是農發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三、建立企業財務失敗預警機制的對策

    根據企業財務失敗預警機制理論內涵的本質要求,借鑒國內商業銀行和企業界的先進經驗與做法,立足農發行的實際情況和現實問題,企業財務失敗預警機制構建應以具有理論上的科學性和現實的可操作性為基本要求,以良好的監控環境和健康的企業文化為前提基礎,以完善的制度體系和嚴密的制約機制為基本框架,以嚴格的風險監控和高效的事后核查為重要手段,以科學的組織結構和精良的從業隊伍為根本保障。

    1、企業財務失敗預警機制要與農發行的傳統監管方法相結合。農發行成立近十年來,在企業監管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并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監管方法,如信貸員駐庫制、出庫報告制、核打碼單制等,在搞好企業監管、保證資金安全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運用企業財務失敗預警機制不是取而代之,而是作為這些好的傳統監管方式的有益補充,使企業財務失敗預警機制有機地融入農發行的監管工作之中,實現銀行、企業之間的“雙向預警”。

篇10

我是一名心理咨詢師,也是一名心理督導(心理咨詢的老師);同時也在大學里給學生們講課,是名心理老師;還是某些企業的心理培訓師……雖然我擁有那么多的職業身份,但是其實都是在從事心理咨詢工作而已。很多人對我們的職業很好奇,認為心理咨詢師的工作一定特別好玩、神秘。下面,就聽我來絮叨絮叨我們的生活吧!

我在心理咨詢這個圈子里已經摸爬滾打十多年了,你千萬別以為十年的時間很短,心理咨詢這個行業至今不過二十年,真正有心理咨詢師這個職稱也才十幾年。

任何一個新興行業,都會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也蘊藏了許多機會。跟我一起學習的好多小伙伴,如今還能堅持下來的也都練就了“金剛之身”,不是名人就是“大咖”級的。我們說,心理咨詢師是“三年成人,五年成才”。心理咨詢師連續學習、實習三年,便基本可以進行收費咨詢,連續五年基本可以做心理督導。貌似時間不長,可是能熬過兩年就不易。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的工作非常具有挑戰性,當我們面對形形的咨詢者時,實際上考驗的是自己的耐性和心性。

工作之一:心理咨詢師的自我修行

不要以為我們的工作就是每天跟別人聊天,其實跟自己聊天的時間遠遠多于跟他人的。這些工作你是看不到的,只有心理咨詢師自己知道。我們拿出五份的時間提高自己,才能有一份的能力幫助他人。在一周里,我們通常為他人提供咨詢服務的時間只有一到兩天(累計時間),花在自我提高的時間上卻高達三到四天。每天,或者只要有空,我都會進行自我反思,并學習案例、探索療法、涉獵各類相關知識,如果有需要,我還會進行周期性的“閉門修行”。這里所說的“閉門修行”,特指不對外接待咨詢者,潛心進行自我學習與提升或者調節個人心性。

話分兩頭,先說自我學習與提升。你知道嗎?這個世上有成百上千種心理咨詢療法。心理咨詢工作是廣義科學,需要我們吸收的不單是咨詢技術本身。另外你想想,如果我們沒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如何將技術應用到咨詢者身上?如果我們沒有優秀的交際能力,如何才能讓咨詢者信任我們?如果我們不懂得察言觀色,不懂得人情世故,對對方談及的事件完全陌生,我們就無法跟他交流。有一次,一位咨詢者掏出一首古詩,說:“白老師,你看看這首詩,我的心情如它。”哇,這是在考我的古文啊!

再說調節個人心性。有人說心理咨詢師很幸福,能聽到他人的人生,避免自己誤走他人犯過的錯誤;心理咨詢師也很可憐,咨詢者的人生大多艱難,心理咨詢師成為他們傾倒心里垃圾的“精神垃圾桶”。在心理咨詢工作的過程中,可以體會他人的人生,對心理咨詢師來說,是件快樂的事。我們生來好問:“人生是啥?他人又會把人生過成什么樣子?”所以當他人描述自己的人生時,我們大多是帶著好奇去體會,帶著深思去品味的;但是,附產品――“低落情緒”也會悄悄傳染給我們。越是定力不夠的新手,越是容易受到這種莫名情緒的感染。心理咨詢師一旦做了三到六個月的心理咨詢工作,就需要及時放松,轉換關注點,離開心理咨詢室,去大自然看看花鳥,去跟樂觀的朋友混幾日。

工作之二:咨詢是我們的主體工作

說到心理咨詢師,做咨詢似乎是這類人最該做的工作。咨詢不是聊天,更不是開導,而是陪著你認清楚自己的過程。心理咨詢師以平和的態度,跟你聊你自己。我們會好奇地睜大眼睛,關注你的問題:“是啊,就像你說的,為什么你會把自己變得如此狼狽呢?讓我們一起想想吧!”我們通常不會直接給出答案,我們更喜歡傾聽,不喜歡提建議;我們更希望用好奇來激發你對自己的問題的關注,更愿意通過不斷的問話,來聽到你努力得出的判斷。

沒錯,心理咨詢師就是“等著你長大,陪著你變化,在你發生重大失誤時才會指出”。不要指望我們給你指點江山,不要渴望我們給你蓋棺定論,不要以為我們可以預知未來,那是巫師,不是心理咨詢師。因為,心理咨詢師是人,不能看到你的明天,不能預知福兮禍兮。

工作三:心理咨詢之外的副業,其實也是工作

今天的心理咨詢師已經不是五六年前的單一工種。那些看起來更掙錢的副業,其實早就成為我們工作的一部分,比如做培訓、講課、做講座、做公眾號。

技術工人只懂埋頭鉆研,不會宣傳;銷售人員只懂聊天,不懂技術……但是心理咨詢師要懂技術,也要會宣傳。做培訓是宣傳,做公眾號也是宣傳。我們不是職業培訓師,也不是職業公眾號制作者。但是,作為一個心理咨詢師,如果你只做咨詢,就做不好咨詢;如果你只能做咨詢,就不可能收入穩定。

在心理咨詢師的工作過程中,其實最大的獲益者是自己。通過給他人做心理咨詢,不僅可以防止自己少走彎路,還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找到提高的方法。通過自我宣傳,一方面能吸引更多的客戶,另一方面也能滿足自己的成就感。我們的每一項工作都是在享受,都是在了解自己,提升自己。

1. 心理咨詢的現狀

目前,大部分的心理咨詢工作室/公司發展不太如意,只有少數很專業的知名心理咨詢工作室/公司經濟效益不錯。因此,如果想做面向社會收費的心理咨詢業務,從業者必須是很專業的心理咨詢師。

2. 心理咨詢師的職業前景

心理咨詢師是擁有廣闊前景的職業,特別是在教育、醫療、社區、機關、企業、司法系統等領域,對心理咨詢師的需求量較大。國家規定,監獄勞教部門、大專院校、中小學、企事業單位的人事部等都應配備兩至三名心理咨詢師。

3. 成為心理咨詢師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