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探討
時間:2022-09-09 10:15:49
導語: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999年以來,人口老齡化問題逐步在我國凸顯,這就意味著我國社會養老保險所面臨的支出壓力越來越大。由于保險基金收支失衡,政府挪用個人賬戶資金來彌補資金缺口,形成巨大的“空賬”規模。中國老齡化加劇所造成的撫養比增高,使人們開始重視養老保險。保險制度缺陷和不完善使得人們不愿意去參保養老保險,逃費、欠費多有發生,造成收支失衡,賬戶虧空。2016年企事業單位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為8.31%。下圖是2015年度部分省市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由圖1可見,以2015年部分省市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為例,我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大都與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相近,其利率水平大都在3%左右,這種低利率的運行狀態并不能對人們的繳費形成激勵。人們總是習慣性拿記賬利率與銀行利率作對比,如果記賬利率不夠高,從基金的保值增值和流動性考慮,人們則更偏向于其他金融理財產品。而2016年記賬利率的大幅度升高則意味著個人賬戶中的基金以更快的速度增值,這不禁讓我們感到擔憂:是否會加大個人賬戶空賬規模?是否會給政府造成過重的財政負擔?因此,記賬利率的合理設定是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穩定運行的需要。
二、記賬利率視域下我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存在的問題
(一)記賬利率與“空賬”規模。在我國統賬結合的養老金模式下,很多老人因為之前沒繳過保費,或是繳費的時間不夠,個人賬戶積攢下來的資金很少。社會人口老齡化以及保障人們最基本的生活標準的需要,使得政府只能把正在繳納個人賬戶的基金拿出來給先一代的老人們發養老金,造成的結果就是,雖然這些上班者的個人賬戶顯示有資金,但是實際上資金已經虧空,形成了有數字沒有資金的空頭賬面。記賬利率的增加,對個人繳費有很大的激勵作用,讓更多人覺得投保養老保險是很好的選擇,養老基金則擴大了規模。然而大部分個人賬戶資金的挪用使其“虛有其名”,記賬利率的大幅提高反而代表著更多的個人賬戶資金被用來彌補年度征繳的收入和基金支出之間的缺口。在這種死循環下,“空賬”規模持續性攀升,未來的養老資金支付如何保障將成為難題。(二)記賬利率與基金保值增值。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的制定要能夠促進個人賬戶累計基金增值保值。記賬利率和CPI指數之間的相對指標與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增值保值息息相關。由圖2可以看出,我國CPI指數呈上升趨勢,而CPI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通貨膨脹的嚴重性。在只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下,CPI為銀行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差額。隨著物價上漲,即CPI指數增加,如果名義利率保持不變,則實際利率減小,此時存款人的資金收益率降低。當CPI繼續上漲,大于名義利率,此時實際利率為負,存款人的資產將遭到損失。因此,銀行名義利率應與CPI指數同方向變化才能使得實際利率不至于下降,也即個人賬戶記賬利率應隨著CPI指數同方向變化才能保證養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因此為了保證這部分養老金的“含金量”,政府必須考慮合理提高記賬利率水平。(三)記賬利率與養老金充足性。養老金的充足性可以從給付水平和替代率兩個方面來衡量。其中替代率指標指職工退休后養老金的計發金額所占其退休之前工資的比例。該指標越高則勞動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差異越小。當記賬利率升高,個人賬戶中所積累的基金收益率升高,表明退休人員在未來可以領取更多的保險金,養老金替代率也隨之提高。在這種激勵機制下,面對客觀的收益率,人們更愿意把資金投資于養老保險。由此可見記賬利率的高低與養老金充足性成正相關。近年來我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平均替代率在60%與70%之間浮動。一味地提高記賬利率雖然會使替代率上升,但這也會加重養老基金發放的壓力,加之養老基金在投資渠道上的局限性,并不能有較高的投資收益,所以,在提高記賬利率以保證養老保險充足性的同時,也應考慮養老基金投資渠道的拓寬。(四)記賬利率與長壽風險。個人賬戶養老金的發放應考慮參保者退休后的平均剩余壽命。退休以后的剩余壽命是很關鍵的精算參考指標,計發月數要按照退休以后全部人的平均壽命做相應調整。個人賬戶每月發放養老金數額為退休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總額除以計發月數表規定的計發月數得出。退休越晚,則計發月數就越小,在退休后計算得出的養老金計發金額繳費越多。由此可見,根據預期壽命所得出的計發月數表已經嚴重偏小,這顯然有悖于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準則,社會養老金可能會因此背上沉重的支出包袱。長壽風險的解決要計算出承擔長壽風險的全部費用,把這些費用從我們計算出來的個人賬戶養老金中扣除掉,以此使剩余的養老金免受長壽風險影響。
三、記賬利率視域下完善我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的對策
(一)采用名義賬戶制度。名義賬戶制屬于確定繳費型的一種養老金制度模式。它在我國有其適用性。首先,名義賬戶制有助于解決“空賬”問題和轉軌成本問題。在名義賬戶制下,人們所交保費全部被用于當期支付,不存在基金積累,所以也就不存在所謂的“空賬”問題,不需做實個人賬戶,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養老金制度轉軌成本問題。其次,適合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現狀。名義賬戶制對金融市場較弱的依托性使得金融投資產品的風險降低。最后,名義賬戶制下可以靈活選擇退休年齡。“多繳多得、長繳長得”使不同行業的人們可以對退休年齡靈活選擇,可以充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使勞動力市場可以得到充分有效的發展。(二)建立記賬利率自動調整機制。建立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自動調整機制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養老保險由于通貨膨脹使購買力下滑,讓退休人員分享發展成果,它與物價水平和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等掛鉤,并根據市場通貨膨脹率以及工資增長率對記賬利率做出相應的上調或下調。當物價水平上升或者工資剛性上漲時,養老金待遇相對降低,失去激勵的人們不再熱衷于投資養老保險,造成養老金收支失衡。此時,在自動調整機制下,記賬利率根據市場通貨膨脹率和工資增長率做出相應的上調,這樣能夠有效地遏制養老保險病態發展。我國金融市場穩定性不高,自動調整機制對養老保險市場有很好的穩定作用,并能夠長期促進養老金的收支平衡,從而為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轉型保駕護航。(三)建立記賬利率科學的設計規則。科學的記賬利率體現出以下特點:首先,堅持制度的公平性,企業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個人賬戶記賬利率應統一規范,做到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其次,對于參保人員有激勵作用。合理的記賬利率使人們能夠積極地參保,積極地繳費,有利于資金的籌集。再者,保證養老保險計發待遇最低標準,使養老金替代率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標準,使他們老有所養。最后,記賬利率應充分考慮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銀行定期存款利率、養老基金投資收益率等因素,并在制定中體現出精算平衡,實現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四)建立養老基金多元化投資機制。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的提高需要充足的養老基金支持,而養老金的充足要得益于養老基金良好的投資收益。我國養老基金大多通過銀行儲蓄來增值,其安全性高,但收益性低,這對于日漸增加的養老金需求是不夠的。所以,應該對債券基金市場和股票市場進行充分的風險評估,將養老金引入這些收益性較高的市場進行多元化的組合型投資,這樣既能分散風險,又能實現養老金良好的增值。
參考文獻:
[1]柏杰.養老保險制度安排對經濟增長和帕累托有效性的影響[J].經濟科學,2000(01).
[2]王新梅.全球性公共養老保障制度改革與中國的選擇———與相連的空賬比與資本市場相連的實賬更可靠更可取[J].世界經濟文海,2005(06).
[3]鄭秉文.中國社保“碎片化制度”危害與“碎片化沖動”探源[J].甘肅社會科學,2009(03).
[4]鄭功成.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戰略(養老保險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路軍.基金風險管理: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的命脈[J].理論導刊,2005(11).
[6]賈杰.我國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組合分析[J].北方經濟,2007(18).
[7]劉攀.從交易成本的比較中尋找我國養老基金的管理模式[J].社會科學研究,2001(02).
作者:劉偉奇 單位:新疆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 上一篇:股東對公司財產保險利益問題分析
- 下一篇:論保險營銷重塑保險行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