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業實踐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03 10:13:34

導語:傳媒專業實踐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媒專業實踐教學論文

新媒體與傳統的媒體相比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并且新媒體的出現也對傳統媒體產生了一定的沖擊。新媒體的傳播能力、社會影響力、受眾粘性比傳統媒體強,新媒體的信息采集、制作、傳播等過程環節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除了提供信息之外還會提供一定的生活服務、線上線下交易等功能。新媒體的形態也更加多樣化,APP的出現為更多媒體提供了載體,不僅保持了客戶的穩定程度,還擴大了傳播范圍,增強了社會影響力。然而,在新媒體環境下,很多高校并沒有進行專業教育上的調整與改革,仍然按照傳統媒體的標準進行人才的培養,因此傳媒專業人才培養教學改革是非常重要并且緊要的。

一、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傳媒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一)傳媒人才職業能力落后于新媒體產業發展需求。高校傳媒人才需要掌握的主要能力是產品制作和傳播能力。在新媒體環境下,傳媒人才職業能力的內涵也在發生著相應的變化。新媒體需要針對小眾對象進行針對性的信息傳播,要在具備深度和新穎的同時具備有趣、有料的能力;新媒體要求要具備理性的分析能力,從群眾的評論和點贊中了解各方面的用戶需求;新媒體的運營要注重舉辦線上線下活動,以吸引更多粉絲,新媒體的策劃要具備創意性和價值性。目前高校傳媒專業的人才培養主要通過課程學習,實習學習等方式來進行傳媒人才的培養,而在實際的職業能力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并且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與新媒體人才需求的標準存在很大差距。新媒體對于網絡新聞采編、微博、微信等內容寫作、視頻制作、產品設計與開發、美工制作等能力的要求比較高,而這些都是高校傳媒專業人才培養所沒有做到的。(二)實踐教學觀念滯后于新媒體產業發展需求。高校傳媒專業實踐教學主要有課程學習,實習學習等方式,但是,課程實驗的綜合設計和創新性不夠,對于實踐教學考核的激勵機制存在不足,高校實踐教學的方式仍然比較封閉。新媒體要求具有創新性和活力性的傳媒人才,但是大部分高校的實踐教學觀念比較落后,實踐教學應當有效的服務教學、學生、科研等,因此管理人員應當從觀念上做出改變,以切實解決問題。

二、高校傳媒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重難點

(一)實踐教學內容改革。高校傳媒專業應當根據社會的發展、行業的發展不斷進行調整,要深入進行校企合作,聯合企業一線人員,深入研究專業教材的編寫,深化實踐教學內容改革。高校應當開設有關的導論課程,為學生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引導學生重視實踐技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豐富實踐課程體系的內容,增設與新媒體策劃與運營、文案寫作、網絡營銷、網頁制作等課程。高校教研室應當多組織開展教學活動,開展教師研討活動,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課程設計工作。教師還應當結合有關網站,將網站內容與實際教學任務相結合,組織學生參與各項網絡活動或者線下活動,例如:文案策劃、短片剪輯等,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并且激勵學生做出更好的設計或文案,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二)實踐教學方式改革。實踐教學的方式應當重視對創作的指導、對技術的創新等,重視孵化作品、孵化創業等新型職能。在實踐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比較封閉,而新媒體環境下的實踐教學應當更多采用項目制、競賽制、懸賞制等,多開展競賽活動,多組織設計實驗,多為學生提供便利的工作條件和創作條件,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學校可以舉辦有關專業技能競賽,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制定完善的獎勵機制,并且制定校內外的獲獎認證,從而鼓勵學生們申報競賽項目,完成創業訓練等。再者,學校可以制定考核機制,進行理論、操作、團隊等多方面考核。(三)實踐教學資源庫建設。建設實踐教學資源庫,可以實現各種教學資源、學生作品、教師作品等各種資源的整合,同時還可形成人才資源庫。資源庫的建立與網絡形成了對接,通過網絡等媒體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進行作品等的交易工作。大部分的高校并沒有建立作品儲存與傳播中心,因此很多優秀而課程、實踐訓練以及學生的個人創作作品都在師生個人的手中,也就無法實現資源的傳播。因此建設資源庫,建立一個資源分享平臺就可以有效對師生的優秀作品進行展示、傳播與分享。另外資源庫的建設可以進一步促進專業氛圍和專業創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韋佳,倪杰,吳遠征.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創建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03:207-210.

[2]李晉林.影視傳媒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J].當代傳播,2008,01:88-89.

[3]楊東伶,王淑慧,杜宏艷.試論新媒體環境下影視傳媒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完善[J].西部廣播電視,2014,22:32-33.

作者:羅玥 單位: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