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產品設計趨勢研究
時間:2022-01-03 08:55:27
導語:文創產品設計趨勢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從當今新媒體環境的多樣性和時效性等角度出發,深入分析在新媒體環境背景下,文創產品的發展現狀以及所面臨的各項問題,通過分析得出立足于當下,著眼于未來的文創產品發展趨勢,探討如何將新媒體充分融入文創產品設計中,為今后的高校文創類產品設計專門類人才培養提供方向性依據。
【關鍵詞】新媒體;文創產品;設計趨勢
一新媒體發展現狀
新媒體泛指區別于以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為主要傳播媒介的傳統傳播載體的新型傳播手段總稱,簡單地說,新媒體是一種媒介環境。一般來說,新媒體具備以下特點。第一,價值化。媒體本身具備的價值與所傳播內容的價值性是新媒體發展的重要評價內容,媒體作為信息載體本身具備其價值。而在其載體上進行傳遞、擴散的內容信息同樣具有至關重要的價值,兩者價值有效融合,共同推進新媒體向前發展,二者缺一不可,弱一不可。第二,原創性。新媒體在傳播手段和傳播內容上的創造性共同表現為一種原創性,是手段和內容相互影響和促進形成的結果,這種原創性是新媒體創新能力的核心動力。第三,影響力。影響力是評價媒體效果的重要標準,新媒體的發展將當今的媒體影響力推進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各種媒介終端設備、表現手段幾乎將每一個人帶入到新媒體環境中,目不暇接的熱門話題成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極大地影響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間的相互關系。新媒體在這樣的影響力下不斷調整,發展出適合未來媒體發展的形式和內容。第四,可持續性。相對于傳統媒體,新媒體具有更強的適應性、應變性和可持續性。新媒體是基于傳統媒體發展出來的,在技術創新、模式創新中不斷自我迭代,不斷調整以適應更具創新力、效率的現代媒體環境。
二文創產品設計現狀
中國文創產業起步較晚,但是基于我國悠久的歷史傳承、深厚的文化積淀,以及巨大的消費市場和快速增長的文創消費熱情,文創產業發展已經納入國家戰略層面,高附加值的文創產業已經成為國內經濟增長中的亮點。然而作為文創產業的主要載體,文創產品的發展卻遠落后于行業的整體發展,文創產品設計現狀呈現以下幾種狀態:第一,“IP搬運工”。“IP”是新媒體環境下關注度極高的一個詞,這里的“IP”指知識產權,大量的文化周邊產品便是“IP”的直接載體,如日本經典卡通形象之一“哆啦A夢”,是動漫周邊產品中炙手可熱的大“IP”,目前為數不少的中國文創企業,正在通過不斷購買知名“IP”的方式開發文創產品,此類文創產品可以迅速被市場接受,被消費者認可。但從根本上說,此類文創產品的共性是重產品弱創意,處處受制于版權方,更有甚者因為版權方的頻繁授權,而導致文創行業內部同類型產品間惡意競爭,進入低價低質的惡性循環。第二,“到此一游”。“到此一游”是我們熟知的一種旅游生態,和在標志性旅游景點合影留念的習慣一樣,中國游客的傳統消費習慣之一就是購買當地“土特產”,也就是旅游紀念品。傳統旅游紀念品都給人一種“雞肋”的感覺,放之無用,棄之可惜。究其原因,主要是同質化現象極為嚴重,在泰山買到的旅游紀念品,到了廬山一樣可以買到,唯一的區別是把“泰山”兩字換成“廬山”;在海南三亞銷售的貝殼紀念品也許和北戴河銷售的一樣產自浙江地區。旅游紀念品市場的粗放型發展,缺乏基本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原創意識,過度商業開發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第三,“貼圖”設計。中國傳統文化極其深厚,其中大量的符號蘊含了先輩的智慧和審美,如寓意喜慶和睦的“雙喜”,寓意時來運轉吉祥如意的“回紋”,更有蘊含著深厚哲學思想的太極“陰陽魚”等,無一例外都是代表中國文化的標志性符號;然而當下文創產品設計呈現出一種濫用中式傳統符號的現象,為了文化而文化的產品設計并不鮮見,大量的文創產品設計表里不一,對傳統圖形符號的濫用更多的是因為對傳統文化的不解,缺乏最基本的尊重和敬畏感,誤導消費者。
三充分運用新媒體的文創產品設計趨勢
利用新媒體手段,文化傳播和創意產品設計可以更加科學、精準、有效地結合,消費者對個性化、符號化文創產品的需求日益迫切,未來文創產品設計會著力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品牌優先原則。從“IP”熱中,不難看出消費者對于目標消費的熱衷程度。未來文創產品設計首先要著眼于品牌建設,品牌是最大的“IP”,對于品牌的理解有助于設計師和消費者相互溝通。品牌是設計師和消費者之間的紐帶,品牌是文創產品設計的靈魂,是消費者對產品所產生的價值觀體現,打造中國市場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創產品品牌是未來文創產品設計的當務之急。這一點北京故宮博物院走在了前面,以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以及故宮文化的文創產品設計被廣泛認可,這個“IP”已經深入人心。第二,差異化原則。我國幅員遼闊,地理氣候千差萬別,各民族大融合,文化習俗差異迥然,文創產品設計應該更接地氣,深挖不同文化習俗間真正吸引人的內容,利用新媒體的高效傳播能力,通過文創產品設計吸引更多的人對當地的文化習俗、風土人情產生濃厚的興趣,把旅游紀念品升級成地域文化創意產品,不僅有線下文創產品,更要打造線上文創產品,推陳出新,在市場的管理方面可以借鑒日本的原產地限定措施,即哪里的文創產品只能在哪里賣,最大程度保證專屬性和不同地區文化間的差異性。第三,傳承性原則。充分發揮新媒體環境的多層次、多樣化傳播手段,將文化、知識點更高效地傳播出去,讓更多的受眾對傳統文化、傳統符號、傳統知識等有更清晰和全面的了解,提升大眾對中國傳統審美的理解,只有基于對傳統美的認識和理解,才能對現代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有著更為豐富和綜合的理解,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都需要積極的引導和傳承;文創產品設計從業者更加需要利用新媒體從更豐富更深層次的角度發掘文化符號背后的故事,將文化內涵用通俗易懂并且符合現代人審美的方式呈現在大眾面前,提高文化歸屬感。綜上所述,充分運用新媒體環境所帶來的便利性,將文創產品設計與新媒體充分融合,順應時展需要,力爭打造有著中國金字招牌的現代文創產品。
參考文獻
[1]樊幸,張道海.論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文化創意產品的創新設計研究[J].包裝世界,2016(3)
[2]楊淳.系列化在旅游紀念品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8(2)
[3]張愛中.文化創意產業設計人才的培養與就業之思考[J].東疆學刊,2014(1)
作者:湯懿 解亮 單位: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 上一篇:農村配網規劃設計研究
- 下一篇:陶瓷產品設計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