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產品設計與創新探析

時間:2022-06-23 04:40:18

導語:文創產品設計與創新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創產品設計與創新探析

摘要:目的探索文創產品在新時期的發展機遇及其表現出的創新應用路徑。方法分析文創產品的概念及其在紀念性、功能性、溝通性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結合文創產品近年的發展趨勢和具體市場動向進行探究,挖掘當前文創產品在市場上現實存在的開發層次低、重觀賞性輕實用性、同質化嚴重、推廣欠缺等問題,對未來文創產品的設計思路進行整理,最后以文化視角開展研究,分析文創產品在推陳出新、與時俱進、引發共鳴等層面所做的創新性嘗試,指出具體應用路徑。結論文創產品在發展過程中對美學特征、文化元素、人文精神等方面所做的全新的嘗試使得各種文化元素可以借助有效載體滲透其中,產生新型文創產品,進一步豐富文創產品的形式與內涵。

關鍵詞:文創產品;文化元素;創新

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富足,其對文化層面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趨勢,且要求越來越高。文創產品作為一種典型的文化衍生品,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并以極快的速度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1]。為了促進文創產品設計等方面工作的開展,我們有必要對文創產品進行深入研究,最大化地激活其發展潛質,以更加獨特的外在與內涵產生出高附加值產品,吸引人們的視線,豐富人們的生活。從市場實際分析,部分文創品牌沒有通常品牌的設限,更多的是服務于設計師的創意和生活的周邊,其類型主要包含服裝、餐具、文具、玩具、家具裝飾等方面,雖然這些產品在圖案、材料、工藝等方面大多做到了文化和創意的結合,但這并不能代表文創產品已經發展到頂端、完全無需創新[2]。相反,我們要超越當下的審美觀,抑或從傳統文化中挖掘新內涵,以新奇的藝術審美和豐富的內涵給消費者帶來更加理想的情感體驗,進而贏得更大的市場和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1文創產品概述

文創產品是從文化創意產業衍生出來的,主要包含創意內容、載體兩部分,是經過設計師的思考、創意以及制作產生的產品[3]。具體來看,文創產品設計師需要從文化、民族、宗教和地域等視角進行探尋,挖掘典型的文化元素和特色,并將其融入產品設計及加工過程中,實現創意、文化、內涵的多重表達。與普通文化產品不同的是,文創產品更具設計感和創意感,對文化性方面的內容進行了突出強調,能夠滿足消費者的使用需求和精神需求,尤其是其中所蘊涵的文化特質,更讓消費者獲得了一定的精神慰藉和寄托,滿足了消費者的審美需求,激發了消費者的內心情懷,這恰恰是文創產品自身的作用和意義所在。鑒于文創產品的特殊性,其在紀念性、功能性、溝通性方面產生了重要的作用[4]。紀念性多表現在文創產品中有一部分是仿制文物,是一種紀念性的存在,讓人們進入一種回憶,而這正是文創產品自身特有的。功能性多表現在其創意基礎是實用性和便利性,所以多會以生活中的改良需求為基點,借助創新思維解決問題。溝通性則主要是指文化創意產品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有著很強的實用性,能夠讓人們在審美欣賞的同時深刻了解歷史文化內涵。

2文創產品設計開發存在的問題

文創產品雖然有著良好的發展勢頭,但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嚴重阻礙了文創產品的實際發展[5]。綜合分析,其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2.1重觀賞性輕實用。對于一個文化產品而言,其存在必須與文化需求相匹配,如果脫離了市場需求,那么極有可能失去生命力。當前的一些文創產品之所以市場前景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過于重視自身的審美價值,忽視了實用價值,距離人們的生活太遠,加之部分文創產品過于高端,價格昂貴,更讓一般的消費群體望而卻步,從而阻礙了文創產品的市場推廣[6]。2.2開發層次偏低。市場上部分文創產品雖然標榜的是文創,但很多都是對現有文化產品的簡單復制或按比例創造,也有一些直接將文化元素印制在抱枕、絲巾、手機殼上,整體的開發層次偏低,缺乏吸引力。當消費者看到大同小異、簡單重復的文創產品時,自然不會產生駐足欣賞或購買的欲望[7]。2.3品種創意單一。在不同的地域,文創產品有著幾乎完全相同的形式,無論是雨傘、項鏈、手機殼、文具還是耳機、臺燈、杯具,都可以在其他地域輕松找到類似款或者同款,這種單一性的創意導致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難以實現理想的設計效果,更無法獲得人們的認同。2.4市場推廣欠缺。專業的市場化運作的缺乏,整合營銷活動的缺少,都給文創產品的市場推廣帶來了障礙[8]。相關的文創品銷售人員大多沒有接受過系統專業的銷售理論教育,在銷售過程中缺乏專業的銷售技巧和基本的銷售熱情,這嚴重影響了文創產品的市場推廣。

3新時期文創產品設計的創新路徑

新時期的文創產品設計要從創新性出發,盡量避免低層次、低標準的開發方式和單一的創意、缺乏實用性等不足,精準把握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市場定位,結合當下的審美方式,開發出更具特色的文創產品[9]。以下主要針對文化產品在推陳出新、與時俱進、引發共鳴等層面對文化元素的創新應用展開具體的探討。3.1推陳出新:歷史文化元素的新生。在我國悠久的發展歷程中,文明及歷史的逐漸發展造就了我國特有的文化,而這些文化元素又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外延并與各種新型的藝術形式相融合,實現了更加長遠的文化傳承[10]。文創產品對歷史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就十分具有代表性。設計師結合文化元素進行現代化的設計創意,再借助現代加工生產制作出全新的文創產品,更好地滿足了現代人的生活情趣的追求和精神審美的需求。從具體的設計實踐來看,一方面,歷史文化元素的融入要進行深入的挖掘,充分提煉其中的造型語言,講究較高實用價值;另一方面,歷史文化元素的融入要具備很高的觀賞價值,避免出現過度追求文化特色影響使用功能的現象,同時要在世俗觀念、市場需求的基礎上進行突破創新。關于歷史文化元素的選擇,設計師可以將取材的視角聚焦于古籍、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等方面,從中進行藝術化的提煉,將其與文創產品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比如《山海經》中提取的魚元素、古代流傳下來的魚文化等都可以與文創產品進行融合,設計出充電寶、纏線器、藝術擺件等產品,突出其中的文化特色和實用功能。在一款瓷燈文創產品設計中,設計師就將與魚相關的文化元素進行了藝術化的創新改造,并借助不同透光性材料設計成蓮花造型,實現了有趣的光影效果。此外,歷史上很多的代表性文化如吉祥紋樣、青花元素等都可以與文創產品設計掛鉤,借助定向設計、仿生設計、反向設計抑或組合設計等方法進行合理使用,再充分融入現代性元素,實現外觀與功能的升華,從而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文創產品的多樣化需求[11]。3.2與時俱進:影視文化元素的滲透。影視文化中包含有音樂、舞蹈、戲劇、文學等多種元素,這些元素承載著特定的文化信息,并隨著影視作品的播出而逐漸受到人們的追捧。在文創產品設計中應用流行影視文化元素,能夠為文創產品提供新的生命,既有效豐富了文創產品的內涵,又提高了文創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借助這樣的影視文化中的流行元素進行創意設計便成了創新的設計方向。有了這樣的文化元素的輔助,文創產品的文化內涵得以提高,市場份額也得以拓寬,有效推進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穩步發展。從影視文化中提取設計元素后,文創產品的設計風格呈現出多樣化的姿態,現代風格、奇幻風格抑或后現代風格未來主義風格,都以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費者為目的,追求對消費者視聽體驗的深層次滿足。電視劇《花千骨》中古靈精怪的“糖寶”就深受電視觀眾的歡迎,將這一影視文化元素進行形象化的提取,與文創產品充分融合在一起,可以借助電視劇的東風將后續的文創產品——“糖寶”紡織小玩偶進行有效宣傳,從而在更大限度上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并對該文創產品產生濃厚的興趣。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以游戲為基本的題材而展開劇情,這對游戲類文創產品設計有著極大的參考價值。設計師在進行相關的文創產品設計時,可以對該電視劇中的相關元素進行藝術化的表達,充分發揮影視作品的誘導作用,賦予作品新的造型語言、表達形式,使這樣的文創產品更富時代趣味,包含一定的流行取向。需要注意的是,影視文化本身就是創意設計的一種類型,其多會通過在內容上加入一些其他影視劇中并未出現過的文化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吸引力,從而調動他們對影視劇甚至其中某個代表性的點的視覺影響與把握[12],否則同樣會顯得滯后并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3.3引發共鳴:地域文化元素的貫穿。文創產品是一種藝術衍生品,其多源于地方文化,在創意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轉變創意思路,從而成為了具有市場價值的產品[13]。文創產品的設計離不開地域文化的加持,只有將地域文化重新解構,并與文創產品融會貫通,才能設計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質的文創產品,實現特色化展現。通常而言,地域文化主要是某個特定區域的文化特征的集中展現,有著普遍性、獨特性、差異性、滲透性、影響性等特點,其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有效貫穿,應把握其本身的核心價值,將文化意義和視覺美感結合在一起,有效引起人們內心的共鳴。徐州的漢兵馬俑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其與西安的秦兵馬俑存在明顯不同,突出表現在徐州兵馬俑景區的文創設計中。從那些以這一典型的地域文化符號進行開發設計的旅游文創產品可以看出,整體的地域性文化元素十分突出,既宣傳了徐州文化創意產業的基本精神,又將這一文化品牌進行了更加深刻地宣傳展示,效果令人滿意。總之,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創產品中的應用應從地域性出發,正確選擇敘事情境的建構模式,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可以接受并樂于接受的文化產品類型。這正是新時期文創產品的創新性表達。

4結語

在全球化趨勢下,國際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從表層來看似乎出現了文化趨同的現象,但尊重多元文化的呼聲從未減少。作為文創產品設計師,必須結合開發形式的特點、歷史及文化內涵,探新的途徑。在進行文創產品的設計時,設計師要將文化創意產品與消費者情感聯系起來,形成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的關鍵點,同時從歷史文化、影視文化、地域文化等方面進行實際的靈感探尋和形式的豐富,如此文創產品才能走得更遠,實現大跨步式的跨越。

作者:侯明明 單位:三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