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體制改革

時間:2022-04-06 02:44:26

導語: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體制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體制改革

摘要: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基金貶值嚴重,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保守型投資策略導致的,2011年我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和社會保障基金會理事長戴相龍多次表示要加快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機制改革,以緩解養老基金貶值壓力。本文主要從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現狀以及我國養老保險投資體制改革渠道探討這兩個方面進行分析,為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提供了參考意義。

關鍵詞: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體制改革

一、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現狀

(一)統籌水平較低,辦事效率低,投資積極性不足

中國現在是沒有設立完整統一層面上的社會保險養老保險管理其相關機制,養老保險管理組織依舊是停留于地方層次上。其管理的主體通常是由省級進行集中性監管,即賬戶金額是利用中國人民銀行的國庫通往省上解,由省級社會保險辦理組織進行完整統一的監管以及運營,進行省級單位計算以及分級支付的監管機制。與此同時,有少數試點的區域是我國社?;鹄硎聲袑嵤┩顿Y監管的,且和其正式簽訂了具有委托性質的投資協議書。各個層級的管理主體唯有有限的權利在其監管區域內和本地的經濟水平以及收入層次相結合,來確定其繳費以及津貼層次相關的法律法規和體制,這會致使養老保險基金賬戶基金現在是位于高度分散化的管理形式。這樣的由省級管理投資機制的監管形式會面臨著許多問題:第一,是管理主動性不足。因為投資所面臨的市場風險是比較大的,相較于省級以及地方管理組織來說,在投資層面,其專業性人才的缺失,省級政府所主導的投資機制下,很容易會產生投資方面的失誤,致使基金的虧損。為了能夠防范風險,維持在相應的水平,地方基金管理組織在基金有余且在投資的條件下,大部分是采取了銀行存款這樣的一個低風險且低效益的穩定的投資形式,這樣就會致使投資效用較低。第二,是采用省級投資形式是很難建立全國范圍內統一的補償體制。養老保險經濟是關乎到社會的發展以及平穩,如果產生了問題,其結果是由中央政府進行承擔,中央政府主要是負責買單補償。在分散化管理形式下,中央政府是很難建立統一的補償性規范,這樣就加大了投資以及管理難度。第三,難以滿足社會主義公平條件。因為不同省市之間的經濟層次差異是比較大的,對于沿海發展較好的省市和中西部發展較落后的省市間在基金的繳費比例、投資監管層次以及投資層面上都是面臨著較大的差異性,致使不同區域間的養老保險基金范圍差距較大,不利于實施投資管理以及風險把控,最終會致使道德風險難以進行防范,收入差異加大,違背社會主義的公平性條件。

(二)投資形式單一,效率較低

因為我國社會保險基金是缺少了具有確定性的投資管理主體,管理主動性不足,養老保險基金通常是采取了銀行存款中單一的投資機制,養老基金余額通常是存于銀行當中。這樣單一的投資運形式盡管使得基金風險性減少了,然而也會致使投資效益的減少,投資效用較低。在目前通貨快速膨脹壓力下面臨著較大的貶值風險。從長久而言,基金支付能力讓人堪憂。就現在而言,世界和其余國家的養老保險基金投資形式都是以采購國債以及市場化投資運營為核心,存于銀行當中的唯有中國。在以銀行存款為核心的投資機制下,中國養老保險基金所得到的年均收益收益還不到總額的2%,而我國年均通貨膨脹率卻遠遠大于于2%。與此同時,因為養老保險基金當下支付、日后運用的特性,緊跟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減少以及日后薪酬的快速增加,養老保險基金的支付壓力會進一步擴大。在平均薪酬增長率達到14.1%下,收益率不足2%的養老保險基金就表明了廣大參保人是難以分享到經濟發展中收入增加的結果。

(三)養老保險基金競爭壓力大

因為老齡化的快速增加、人口紅利的減少,各個國家的養老保險基金都具有著愈加擴大的增值性競爭壓力。所以,愈來愈多的國家和地區逐漸促進養老保險投資機制方面的改革,走向市場化的投資性平臺。除此之外,由于受到一些世界性的金融危機影響,大部分的發達國家的基本養老基金逐漸將投資眼光轉向了中國。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國家養老保險基金已逐漸在布局以及投資我國的資本市場,這樣會擴大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性競爭以及壓力,讓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面臨著更高的保值以及風險性把控條件,為了適應以及面對這樣的風險,增強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率以及層次,確?;鸬陌踩院头€定性,保證我國日后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收入的增加,所以,對于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機制的改革勢在必行。

二、我國養老保險投資體制改革渠道探討

(一)提升統籌水平

我國現存的養老保險通常都是由各個省市進行統籌管理,這樣的統籌形式是面臨著管理主體不明確、投資形式單一以及效率較低等問題。所以,對于提升統籌水平,把養老保險的統籌管理組織提升到國家層次,進行集中監管,提升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效用以及效益。同時,需建立獨立的法人組織機構,全面負責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運管,這樣就能夠使得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主體更加明確,權責分明,增強監管的主動性。除此之外,提升統籌中的管理水平,能夠使得投資機制的改革內進行生化作用,提升改革效率。由我國完整統一的法人組織機構單獨的管理基金,處理好投資主體不明確的問題,為了可以增強管理效率以及投資效益,管理組織可以主動改變以前效率低下的依據銀行存款為核心的投資性形式,主動實施投資機制的改革,采用多元化組合的投資方案,增加效益,減少風險,來得到更好的投資效益以及成效,增強我國養老保險基金中的投資管理層次。

(二)擴大社會保險基金的投資形式

就現在來說,我國養老保險基金中的投資形式主要為銀行存款,其效益率是比較低的,很難防止日益增長的支付性需要以及通貨膨脹的風險。所以,一定要在保證安全性的條件下,廣闊其新的投資形式。采取多元化的投資形式是我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中的高效選擇。利用組合投資形式,不但能夠減少投資風險,還能夠得到較高的投資性效益,進而達成養老保險基金中最低層面風險下的效益最優。從發達國家經驗與我國實際狀況相結合來看,養老基金是投資于產業中具有風險低以及效益高兩個層面的好處,這和養老基金的金額比較大、來源穩定、收支間隔時間長的特性互相匹配的。所以,需要探討養老保險基金投資在產業間的投資基金的形式以及管理方法,激勵以及引導養老保險基金在增大投資的形式。這樣就能夠降低我國養老保險基金對銀行存款中的依賴性,進而激活來達成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機制內生性改革,提升投資主動性,達成養老保險基金的增值。

(三)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監管,防范道德風險

完整統一的全國性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形式是可以高效增加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行效用,然而太過集中化的監管以及運營,也會造成相應的道德風險以及逆向選擇等具有市場性的問題。倘若不可以對基金的投資運營實施高效的監督和管理,這就會產生侵蝕養老保險基金的行為,這樣會損害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影響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機制的健康發展,甚至會對我國的經濟社會中的穩定致使相應的損害。所以,對于設立與養老保險基金市場化投資運行以及監管相匹配的法律系統是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體制改革的關鍵環節。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我國養老保險投資體制改革還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除上述之外,還需要設立相關的約束以及激勵體制,對養老保險運行組織機構實施高效的激勵以及約束,這樣能夠提升其投資的主動性,減少風險,達成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增值,適應于我國撫養比例增大的趨勢,達成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確保我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作者:宋鳳華 單位: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

參考文獻:

[1]魯全,蔡澤昊.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及其影響[J].重慶社會科學,2012

[2]李佳怡.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制度的現狀與未來[J].江蘇商論,2015

[3]梁瑞英,郭哲.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研究[J].科學導報,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