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事件新聞圖片編輯技巧
時間:2022-07-19 03:43:21
導語:突發事件新聞圖片編輯技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突發事件的報道中,現場情況是人們關注的重點,而如何利用現場新聞圖片、文字等冷靜、客觀地向全社會進行報道宣傳,使其能最貼切地反映這些突發事件是當前新聞工作者一直探究的問題。
一、新聞圖片在突發事件報道中的優勢
新聞圖片是對新聞事件現場最真實最直觀的反映,其優勢來源于圖像的特點。正如臺灣學者韓業耀所說,圖像傳播是傳播媒介中傳播范圍最廣泛、傳播效果最好、傳播受眾最多、傳播速度最快、傳播障礙最小、個體傳播親和性最好、族群接受性最廣泛的既古老又新鮮的傳播形態。所以,新聞圖片在突發事件的報道中越來越受重視,圖片編輯的作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不但出現在媒介上的新聞圖片數量增多,而且很多媒體開始由圖片決定版面風格,新聞圖片在一定意義上決定著報紙的可看性。[1]相對于文字描述而言,新聞圖片在突發事件的報道中具有如下優勢:
1.新聞圖片具有極大的視覺沖擊力和震撼力,突發事件發生后,各種類型的新聞報道立即充斥于各個角落、各種媒介之上。各種媒介為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同時讓其最快地獲得全面信息,往往采用“圖片搭配標題”“圖片搭配提要”等形式對新聞本體進行包裝。這些來自攝影記者鏡頭下的現場圖片不僅在報紙等媒介上占據醒目的位置,而且與簡短的文字標題相互搭配,給予讀者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不但迅速地達到傳播和告知新聞的功能,而且在報紙版面上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有效地引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2.新聞圖片具有強烈的現場再現性,對于突發公共事件的現場報道,僅僅是文字模式的敘述新聞,通常很難讓讀者迅速而準確地把握住新聞的核心內容。另外,由于新聞的時效性等因素限制,部分通訊記者因表述能力具有一定的水平差異,通常其在短時間內編輯的文字稿件的語言邏輯性還有待推敲,較少的表述文字更是難以包括事件的全部信息。許多本來可以及時傳遞給讀者的信息又可能因新聞稿件的篇幅限制等原因省去,在這種情況下,讀者只能通過發揮自己的想象,結合字里行間去猜測部分未知的內容。新聞圖片則是通過攝像機等工具及時地將突發事件的現場定格,將現場的情形生動地再現在讀者的眼前,給讀者一目了然的感覺。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種圖片式新聞在為廣大讀者獲取新聞知識減負的同時,還大大減輕了新聞工作者的工作壓力,有效地彌補了文字敘述現場的不足。使得整個新聞的價值及時、充分地體現出來。
3.能夠最大限度地挖掘有價值的信息,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的人們已經邁入了“讀圖時代”,人們看新聞,不再像以前那樣專注于通訊記者的敘述,而是更相信自己的眼睛,正所謂的“有圖有真相”。這主要是因為新聞圖片屬于視覺新聞,它向大眾傳播新聞信息主要是通過視覺形象。新聞圖片內容的選取通常是由專業的攝影記者縱觀整個事件的現場,根據自己的鏡頭對各種場面篩選過濾而取得的。這些新聞圖片通常把最能表現現場的事物展現在廣大讀者的眼前,并且以定格的新聞圖片來表現特別場景,其他的任何一種表現新聞的手段都難以與之比擬。[3-5]雖然電視也可以將突發事件的畫面連接到人們的眼前,但是人們對其印象通常不會那么深刻。這是因為電視信號是流動性的,稍縱即逝。比起圖片這種瞬間定格的影像,觀眾往往更容易記住單一畫面的內容。正因為如此,單一畫面的新聞圖片的價值就得到充分的凸顯。
4.拉近讀者與事件現場的距離,文字報道是新聞記者根據自己的實地采訪所見或者是根據當事人的敘說而進行整理的文字稿件,它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因而會帶給讀者一些想象的空間。[6]因此,純文字性的新聞報道主要出現于一些深度調查或是探究性的報道中。由于突發事件具有不確定性,因此人們在了解突發事件時,其心理狀態跟平時較輕松地獲得新聞事件的心態完全不一樣。人們通常是急切地想了解事件的核心內容,事件跟自己的關系有多大等等。[6]因此,與文字報道相比,新聞圖片在這個時候就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用畫面來還原事件發生現場的真實情況。新聞圖片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直觀性,能讓受眾身臨其境。如在地震報道中,所拍攝到的那些小學生的書包、散落的鞋子和那些悲傷的表情,可以說把這個功能推向了最大化。
二、突發事件中新聞圖片使用存在的問題
由于專注于自身新聞的時效性等問題,突發事件報道的新聞圖片往往倉促間見于報端或是網絡上,有的甚至過于追求圖片給人視覺上的沖擊效果而被妄自編輯。這些問題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選用的新聞圖片過于暴力或者血腥。公共突發事件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也會以人們意想不到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兇殺現場、車禍現場、水災、火災現場、海嘯、地震現場等,這些現場多半會有殘肢斷臂、血肉橫飛的場面。現在的各類新聞媒體在報道事件的同時,為追求自己的發行量,經常會將突發事件的一些血腥場面圖片不經過任何處理,甚至放大刊發。
2.新聞圖片與文字搭配不協調,現在的新聞報道模式大多是“圖文并茂”的形式。對于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而言,文字依然是新聞的主體表現形式。因為再好的新聞圖片,還得配以適當的文字來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新聞圖片與描述性文字的搭配就顯得格外重要。[8]在對突發事件的新聞報道中,新聞圖片與文字的搭配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新聞圖片與所搭配的文字內容出現重復的情況,有些新聞報道,讀者通過圖片就能看出事件的詳情,而搭配的文字僅是將圖片的內容描述了一遍,這樣的文字說明不僅沒有對新聞圖片起到升華作用,反而讓讀者覺得多余;另一種情況是新聞圖片與文字說明文不對題,這樣的文字說明只會起到反作用。
3.新聞圖片附帶的文字呈看客式風格,突發事件的場面往往都很慘烈,報紙等新聞傳播媒介在報道這些突發事件時,為了增強新聞的吸引力,在刊發圖片之后,往往配有相關的文字說明。這些說明性的文字,很多是調侃式的語言風格,有些語言貌似客觀地描述圖片或者場面,但忘記了突發事件中那些受害者及其親屬的內心感受。這樣致使語言文字中表現出來的是對生命和尊嚴的冷漠無情,缺乏應有的人文關懷。
三、突發事件中新聞圖片編輯可采用的應對措施
1.新聞圖片編輯要注重真實性原則。根據新聞的真實性原則,對于突發事件所攝取的新聞照片是不能裁剪和作其他處理的,但是為了適應版面的需要,或者說是受到報紙版面的限制,可以做適當的調整。
2.圖片編輯要凸顯人文關懷。現今媒體在于突發事件,特別是對于大災亂性的突發事件的報道中,對于圖片的選用名義上是關注那些突發事件中的受難者或者相對的弱勢群體,而在做宣傳報道時嚴重缺乏對生命的敬重,把別人的悲痛境遇當成一種向受眾宣傳的題材。針對這種情況,新聞版面負責人可以及時與前方采訪記者聯系,講明新聞的主體報道內容,引導現場記者本著新聞真實性的原則,在體現人文關懷的基礎上可以拍攝什么樣的新聞圖片。
3.要對新聞圖片進行特殊處理,作為突發事件報道中所選取的新聞圖片,不可回避的是破壞性的畫面,特別是那些車禍、兇殺案件等突發事件的新聞圖片。因此,在媒體上出現受傷者的畫面,甚至尸體的照片也不足為奇,但同時新聞媒體的報道者也要以尊重當事人的隱私為前提。比如某地方、某公司等方式隱去當事人的姓名、住址等具有明顯辨識性的因素。另外,在對新聞圖片進行編輯處理時,在保持原照表達的意思不被扭曲或曲解的情況下,對于圖像做一些馬賽克或是其他顏色的處理,例如,對于那些比較血腥的鏡頭,就可以采用黑白照片來替代那些彩色的圖片,這樣可以明顯淡化血腥性。另一種則可采用語言文字的敘述來表達出圖片的內容。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可以減少直接的血腥災難;減少痛苦圖像帶來的對公眾的精神刺激,這樣寫出的新聞更容易為受害者和廣大讀者所接受。
- 上一篇:通信企業營銷服務工作研討
- 下一篇:文化館現狀及措施
精品范文
10突發事件報告流程